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森林能改变气候,而气候又直接影响森林的形成。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气候变好了,又更有利于森林的形成。(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用自己的话写出,开篇便高人一筹。)它们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概括精当。) 联想到我国的现实生活,人才与建设不正是具有这样的关系吗?(过渡自然。)首先大批人才的出现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社会建设搞好了,又更有利于人才的出现。(点明了建设与人才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正标题是:树木·森林·气候。为了使考生准确理解与把握题意,试卷上有一段提示性文字: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的眼中,比喻,往往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明白化,它的喻体通常也是实在的、易于捉摸的东西。但这种常规化的比喻方式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以大胆地突破它,把喻体虚化,使构成的比喻呈现出一种虚无、空濛、奇幻的意象美,我们暂且称这种变具体为抽象的比喻手法为虚喻。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一种最普通的辞格。它由三个要素组成: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使用比喻的作用是: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使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并能使描绘的个别事物增加思想容量。比喻虽然普通但并不容易写好,其中喻体的选择要慎重。本体和喻体要有一点相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六部习语词典中的明喻习语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着重探讨明喻习语构式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些非典型现象,分析了这类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指出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更为复杂多变,在喻体中心词的前或后往往带有明确的限定修饰语;英语明喻习语构式除了具有一喻体多喻义、一喻义多喻体的语义特征外,部分习语构式还呈现喻体与喻义相反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我有机会参加高考语文试卷的阅卷工作,那些青年学生谈思想、谈学习、谈人生的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每次都给我以激励、启发和思索。去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树木·森林·气候》还有一段附言:一棵树木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这里说的是一  相似文献   

7.
比喻与比拟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构成比喻的因素有三个: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象”、“是”等词)。在比喻句中,本体和喻词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喻体一定出现。构成比拟的因素,也有与比喻相应的三个:本体(拟被比的事物)、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拟词(体现拟体动作、性状特征的词语,移接在本体上,使本体获得拟体的特  相似文献   

8.
比喻修辞的基础,是类比联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是建立比喻的基础。古往今来的作家创造了无数绝妙的比喻,我们认识其中的奥妙,在作文时能够增强想象力,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比喻由本体(被比喻说明的事物)、喻体(用以说明本体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构成,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现在我们从联想的角度,把比喻重新分分类。第一类:本体是抽象的事物,喻体是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比喻作为最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俯拾皆是。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语辞呈现一种动人的魅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可是,由于受到句法分析的影响,传统的比喻句教学往往流于空泛和刻板,停留在表面的"本体""喻体""喻词"的分析上,在测试中多体现为"把比作"及"用比喻"这样的本体、喻体的简单区分,至于比喻句的作  相似文献   

10.
比喻复合词的本体、喻体从概念层面可分别被归入不同的语义类别,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表现出特有的分布规律。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造词能力不同、在比喻复合词中的搭配规律不同、与比喻点的对应分布特征不同,这体现了语义类别对本体喻体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造词过程中人们对本体、喻体选择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本届高考作文试题,不仅在教育界引起一定反响,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树木·森林·气候》,副标题“谈×××”.我认为这个题目出得好.首先,它综合考察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七十余字的短文后,理解其中谈到的三个事物之间涉及到的两种关系,悟出这种自然现象所揭示的深刻哲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这短文中写到了树木和森林,两者之间是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同时还写到了森林和气候,两者之间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  相似文献   

12.
根冠比(shoot ratio, RS)通常用来描述植物同化产物在地上(茎、枝叶)和地下部分(根)的分配比例,受到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和制约,是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同化产物分配模块的重要参数.根冠比是一个动态参数,而目前多采用经验性常数,影响了模型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分配的客观评估.本文利用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其环境因子数据集分析了根冠比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根冠比对土壤质地和气候变量等影响因子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根冠比中值为0.23,根冠比在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数值变化较大;随着土壤质地由黏土至壤土、砂土的变化,根冠比变大;落叶针叶林的根冠比最大,常绿针叶林次之,而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根冠比最小;总体上根冠比表现出与多年平均降水、多年平均气温和干旱度系数等变量显著负相关;次生林的根冠比与降水、温度、干旱度系数等显著负相关,原始林与人工林关系不明显;不同植被功能型和土壤质地的森林,根冠比对气候变量的响应关系不同,证明森林的受影响程度、植被功能型和土壤类型等改变着根冠比对气候变量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3.
D.H.劳伦斯认为所有的艺术实质上都是象征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反复出现的“森林”意象,体现了劳伦斯写作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本文将以“森林”意象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包括古老阴郁的森林形象、绿色的森林象征、伊甸园的隐喻,以及森林作为人体本身的喻体。  相似文献   

14.
D.H.劳伦斯认为所有的艺术实质上都是象征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反复出现的"森林"意象,体现了劳伦斯写作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本文将以"森林"意象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包括古老阴郁的森林形象、绿色的森林象征、伊甸园的隐喻,以及森林作为人体本身的喻体。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著名老作家扎雷金在《评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中说:“拉斯普京的作品中展示出来的不仅是个别人、个别主人公、个别家庭,而且对我们今后应该如何生活给予了启示,提出了改变今后生活的实质性问题。”“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作品,就不可能对当前的俄罗斯和苏维埃散文作出正确的评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往往涉及哲学观点,如果能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材料,认识问题,往往会高屋建领、一失中的。下列哲学观点通俗易懂,属于基本知识,要求必须掌握。一、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986年的高考作文就需要用这一观点去分析和立意。题目是“树木·森林·气候”,具体材料是:“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  相似文献   

17.
辨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首先要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一般说来,喻体常在外形、色彩、声音、状态、质地、重量、数量、长度、明亮度、姿式、动作、情状等方面与本体有相似点。抓住了喻体的这些外部特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画横线的部分为本体,画△为喻体,下同)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外形相似.例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比喻,同学们一般都比较熟悉,现就你们不太注意的几种变式加以例析。一、倒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颠倒次序的比喻。倒喻与一般比喻"本体像(是)喻体"的格式相反,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构成"喻体像(是)本体"的形式,这又有两种格式。甲式为"喻体像(是)本体"。如:  相似文献   

19.
一、辨析本体。类比性议论文进行类比的两种事物一曰本体,一曰类比体。所谓本体就是题目中打比方的事物。辨析本体就是辨清题目中打比方事物的种类、各种类型的属性(以下简称“属性”)以及各类事物(包括“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简称“相互关系”)。如: 《树木·森林·气候》这一题目中打比方的事物的种类是三种:树木、森林、气候。其属性有三:树木是少量的树组成的,森林是由许多树木组合而成的,气候是指温度和湿度等。相互关系为:许多树木组成森林,只有树木长得好,森林才能茂盛,森林茂密,就形成好的气候,即具有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反过来说,有了好的气候,就会使树木长得好,森林茂密。用同类方法可分析《花儿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喻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所决定的。文章主要从地域环境(地域分布、种植农作物的差别、气候特征)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影响、宗教神话、生产劳作)两方面探究英汉比喻中喻体的选择,从而让人们准确地接受、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