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地进行,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偃2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越冬期水产量为5 940 kg/hm2,比对照增产26.9%,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品质有一定影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3.3%和3.8%,容重提高1.4%,对硬度、沉降值、拉伸面积、延展性、最大拉伸阻力以及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灌拔节水产量为6 210 kg/hm2,比对照增产32.7%,穗粒数增加3.5%,千粒重增加3.9%,对穗数、小穗数无显著影响;对籽粒品质的效应表现为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4.6%和5.1%,容重提高1.9%,影响极显著,对硬度、沉降值、拉伸面积、延展性、最大拉伸阻力以及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均能显著提高小偃22产量,但均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提高了容重,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田进行,研究了奇善宝拌种对中麦895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奇善宝拌种后中麦895产量为5 889.8 kg/hm2,较对照增加178.4 kg/hm2,增幅3.1%,成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大,千粒重显著提高.奇善宝拌种可显著提高中麦895籽粒品质,容重提高3.5%、稳定时间提高7.1%,沉降值提高4.7%,蛋白质含量提高3.5%,湿面筋提高4.2%,延展性提高1.3%,吸水率和最大拉伸阻力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试验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田中进行,选择小偃22为试验材料,采取叶面喷施果宝调节剂研究其对小偃22产量及品质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果宝调节剂显著提高了小偃22产量和品质.处理小麦的成穗数(513.6~520.3)×105个/hm2,较对照增加1.1%~2.8%、小穗数18.8~18.9个/穗,较对照增加4.7%~5.8%、穗粒数29.4~29.8粒/穗,较对照增加2.9%~4.5%、千粒重43.8~45.6 g,较对照增加1.3%~5.6%、不孕小穗数3.7~4.1个/穗,较对照减少7.7%~17.0%、产量5 790.4~6 115.6 kg/hm2,较对照增加3.9%~9.7%,容重787.6~789.6 g/L,较对照提高0.3%~0.4%、硬度79.5%~82.4%,较对照减小1.3%~4.8%、蛋白质含量16.2%~16.8%,较对照提高3.4%~6.7%、湿面筋含量35.3%~35.8%,较对照提高1.1%~2.6%、拉伸面积61.7~62.4 cm2,较对照增大0.2%~1.2%,延展性225.4~226.4 mm,较对照增大0.1%~0.6%.沉降值、稳定时间的变化与浓度有关,吸水率与最大拉伸阻力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2014—2015在陕西三原县安乐镇西毛村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肥料处理对中麦895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复合肥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显著提高,增产10.5%~13.4%,以中化复合肥处理增产幅度最大,达13.4%.使用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个体质量,其中单株分蘖数和次生根数分别较对照提高1.7%~15.4%和11.5%~17.9%;成穗率和成穗数分别较对照提高7.9%~11.9%和11.4%~16.7%;但对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效应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稳定时间、沉降值、容重、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依次较对照增加15.6%~19.4%、3.1%~4.6%、0.6%~1.1%、2.1%~4.2%和0.5%~0.8%,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和吸水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天丰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天丰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使生物产量、有效穗数、穗实粒数提高,实际产量处理较对照提高7.25%~22.97%,增产幅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增产幅度与喷施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奇善宝(寡糖生物制剂)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农药已被应用于多种农作物.本研究通过2年在油菜苗期、花期喷施奇善宝多组试验,发现在苗期喷施奇善宝可以壮苗防病,在抽苔期、盛花期喷施奇善宝可增产10%左右,同时可使油菜的抗冻性和抗病性分别提高65%和40%左右.将奇善宝与速克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多种杀菌剂混合喷施可以起到增效作用,单独使用用量约450 m L/hm2,与杀菌剂混用用量约300 m L/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强筋小麦品种西农509的保优栽培技术,2016—2017年在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氮肥基追比(7∶3、8∶2、10∶0)对其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后可显著提高强筋小麦西农509产量,增产6.6%~15.6%,并呈现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增产幅度越大的趋势.氮肥后移也可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对照提高2.9%~6.8%和5.1%~14.0%,但不利于其千粒重提高,千粒重降低3.0%~7.9%.氮肥后移可显著影响孕穗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对其效应与功能叶叶位和蘖位有一定关系.氮肥后移可显著降低西农509的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0.8%~34.5%和3.5%~7.7%,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也呈降低趋势,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其籽粒的容重、吸水率、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9.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拔节(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挑旗(四分体)期追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极显著地提高粒重,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追氮时期过早(起身期)或过迟(开花期)均对小麦的籽粒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不同,鲁麦22拔节期追氮显著优于挑旗期,而烟农15拔节期与挑旗期调控效果差异不显著.从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看,品种是决定籽粒面粉品质的基础;挑旗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降低公差指数,提高粉质指标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等抗旱性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能延缓叶片衰老,使地膜旱作水稻后期保持较高功能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其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3.8%.  相似文献   

11.
以2014—2015年度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33份小麦新品系为材料,以周麦18为产量对照,以豫麦34为优质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个小麦新品系产量比对照增产.小麦新品系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不显著,提高产量可能会使这些品质性状变劣,但产量与多数品质性状呈正相关或微弱的负相关.面团流变学特性和产量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较易同步改良.以千粒质量为切入点,同时协调产量各因素间的关系,有可能在优质和高产上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籽粒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程度为行粒数>轴粗>出籽率>穗行数>穗位>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轴粗>出籽宰>穗位.认为单株籽粒产量改良,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行粒数;适当增加轴租,以利提高千粒重:协调好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三者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关中中部灌区的三原县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农大399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农大399小麦群体数量、个体质量、产量及其结构和籽粒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同一播期,群体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龄、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分别降低5. 4%~16. 9%、10. 7%~19. 2%和9. 8%~30. 4%,成穗数提高3. 9%~7. 0%,穗粒数降低0. 5%~0. 6%,千粒重提高3. 8%~6. 1%;增产1. 9%~8. 3%,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和沉降值分别提高3. 9%~9. 9%、6. 5%~11. 2%、14. 5%~16. 8%和2. 4%~12. 9%,其他品质指标变化不大.同一密度情况下,群体随着播期的推迟降低3. 6%~8. 8%,越冬期叶龄、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均显著降低,个体质量显著变差;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降低1. 1%~8. 9%和1. 1%~4. 5%,千粒重增加1. 9%-3. 8%,减产3. 7%-13. 6%;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和沉降值较早播依次降低2. 9%~7. 0%、3. 3%~5. 1%、12. 4%~18. 1%和1. 4%~6. 1%,但对籽粒面粉和拉伸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当目标产量在8 250 kg/hm~2~9 750 kg/hm~2时,农大399适宜播种期为10月7日~10月1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2. 30×106株/hm~2~2. 89×106株/hm~2.  相似文献   

14.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15.
2016—2017在关中东部渭河灌区的大荔县韦林镇,选择农大1108进行了不同播期播量对其功能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农大1108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蒸腾速率影响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提高2.2%~48.3%;株高和单株成穗数分别减少2.0%~11.6%和4.8%~30.0%,单株颖壳、叶片+叶鞘、茎、穗和籽粒的干重依次增加14.3%~72.3%、12.2%~18.1%、39.5%~58.4%、22.0%~69.3%和18.1%~53.7%,穗粒数减少6.3%~8.9%,千粒重提高11.0%~13.5%,低播量的成穗数减少23.6%,减产22.7%;高播量的成穗数增加11.8%,增产19.0%.随着播量的增加,旗叶和倒三叶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株高、成穗数、颖壳、叶片+叶鞘、茎、穗和籽粒的干重分别减少0.2%~6.1%、0.0%~30.0%、21.4%~24.4%、34.9%~40.1%、28.9%~40.6%、24.2%~53.4%和17.6%~34.1%;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减少1.3%~10.8%和1.9%~6.7%,减产6.2%~11.7%.不同的播期和播量对籽粒的容重影响较大,但对其他的蛋白质品质和拉伸品质指标影响较小.通过寻优,农大1108的高产最适播期为10月8日~10月19日,最适播量为256~340 kg/hm~2.  相似文献   

16.
2015—2016年对不同小麦品种选用新型海洋寡糖生物制剂奇善宝进行浸种实验,研究其对不同小麦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奇善宝浸种可提高不同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较对照提高0.3%~3.5%和0.1%~3.5%.浸种可促进幼苗和种子根的生长,浸种10 d、15 d和20 d后幼苗株高分别较对照提高4.1%~20.9%、0.6%~8.2%和1.0%~3.7%,初生根长较对照增加1.7%~4.5%、0.1%~11.7%和0.6%~19.7%;初生根数量较对照增加3.8%~13.3%、7.5%~15.8%和6.4%~14.8%.奇善宝浸种显著提高了不同品种幼苗的茎叶和根干重,分别较对照提高4.8%~11.4%和4.4%~10.7%.奇善宝浸种后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物学效应与品种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8个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T1、T2、T3、T4和T5共5个施肥水平,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氮磷钾施用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施用水平增加,各小麦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5个氮磷钾施用水平下,偃展4110平均公顷穗数最多,百农AK58和百农307较多,周麦18、周麦22和百农201较少;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小的品种有偃展4110、百农307、百农AK58、周麦18、华育198和周麦22;周麦22千粒质量较高,且比较稳定.百农201、偃展4110和百农307产量均以T3最高,百农AK58、百农207和华育198均以T4最高,周麦18和周麦22分别以T2和T5最高;百农307、百农207和周麦22平均产量较高,百农AK58和偃展4110较低;在40个品种与施肥水平组合中,"T4百农207"产量最高,"T5偃展4110"最低.施肥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在小麦栽培中,应合理控制施肥水平,最好通过"减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对20%丰抗乐水剂不同施药量下新麦19号的穗粒数、穗重、千粒重、小区产量、株高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剂量20%丰抗乐水剂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无不良影响.每亩施用50 g、100g、150 g 20%丰抗乐水剂,小麦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 cm、4.5 cm、10.5 cm,分别比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降低了1.1 cm、3.1 cm、9.1 cm,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每667 m~2施用50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与对照药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施用50 g、100 g、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后喷施20%丰抗乐水剂可较好地降低小麦株高,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增加粒重、提高千粒重,具有一定增产效果,且优于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20%丰抗乐水剂150g/667m~2较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综述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施肥水平及穗、粒结构等因素的关系,认为适当的肥力水平、生育期及穗、粒结构利于增加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