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学发展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学人物辞典>中所列中国心理学(思想)家条目为依据来探讨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突出特点是总体上表现为加速度发展,同时又颇具跳跃性;加速发展期集中于先秦、宋、明清与现代;中国现代心理学体系具有浓重的西方气息,较少"地方风味",在应用上偏重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若要得到长足发展,需要本土化、深化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十分丰富,从心理学的角度归纳、整理、总结古代学习策略对发扬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丰富现代学习策略研究,促进现代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现代学习策略的理论,从一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古代学习策略思想,比较了现代学习策略与古代学习策略的异同,指出了古代学习策略中的独特策略,总结了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对现代学习者和心理学研究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理清和把握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对于认识和掌握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国心理学的历史,进行中外心理学的比较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尚缺乏这种把握整体的研究.尽管中国心理思想起源很早,内容极为丰富,头绪也繁多,但是,在认真地全面地考察这些思想理论以后,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仍是很清楚的.对这些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应遵循整理和研究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内在逻辑与外部历史条件兼顾的原则,即既要研究心理学思想本身的发展规律,又要看到社会历史条件对它的影响.第二,古今参照的. 原则,即以现代心理学概念、理论体系为框架,去对照整理心理学思想这份珍贵遗产.第三,中外比较的原则,即对中国与外国心理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并且坚持心理学本土化与世界性的辨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思想巨著,其中提出的"人欲论"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研究人的需要问题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1918年《新青年》以陈大齐为主的批"灵学"破"鬼相",即"科学与迷信"的讨论,由社会现实问题所触发,有明确的针对性,是一场不弱于"批孔"的硬仗,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但论辩中的"灵学"问题,难说可以"盖棺论定"。陈大齐跻身《新青年》的另一重要意义,是使现代心理学之真正进入中国,并有多方面运用,其思想与学术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美的态度说"是吕澂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吕澂在借鉴立普斯的"移情说"和摩伊曼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美的态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美的态度"是主体生命和情感在物象上的投射,并且进一步提出主体的"美的态度"是美感得以产生的基础。他不仅将西方流行的各个学派的美学思想介绍到中国,而且将心理学应用到美学的研究中,试图来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给中国现代美学形态与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西蒙(Simon,1916—2001)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也是最出名的多学科专家。西蒙的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管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上,他是现代管理决策理论的创立者,也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奠基者,提出了著名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本文阐述了管理决策理论的理论基础、决策的原则、类型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描述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人类认知的基本过程和重要的人类认知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西蒙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列子》一书多寓言,文中故事汪洋恣肆意蕴丰富,其中心理学思想更是言前人所未言。它以冷静的理性精神,正确揭示了意识的一般规律,细致描绘了意识清醒状态、睡眠状态、以及催眠状态。其对感知觉理论的理解相当深入,对变态的感知觉及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释梦理论充满活力,内涵了现代心理学的多种释梦思想,为研究中古时代人们对心理的认识提供了可借鉴的材料。对《列子》的心理学思想提玄钩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源头,进而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建构具有中国化主题、实证材料和结构体系的中国本土心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散落在中国心理学思想中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按照个体发展的年龄阶段进行罗列,介绍不同思想家对"性习说"的看法,并简要总结中国心理学思想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中国儿童心理学的思想散落在广博的教育学背后,虽然内容丰富却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狄尔泰是科学心理学开创时期一位举足轻重却长期被埋没的心理学家。他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并创建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通过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对体验表达的解释以及对客观精神的理解的方法,描述整个心理生命结构系统、心理生命的发展和心理生命的差异。他的描述心理学为后来的描述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对于西方管理思想我们总是以一种膜拜的心理来学习。而当前,中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断融合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修己安人”、“中庸之道”、“以扣为贵”、“以义生利”等方面。这些闪光的思想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淡”美的生成及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其生成于中国传统一定的民族思维基础、文化思想基础和审美心理基础之上。当“淡”超越了感官化的本义 ,升华成一个集中表现民族审美精神的审美范畴 ,它包含了清淡求质的艺术表现、冲淡见味的审美境界、恬淡明志的人生追求等多层次丰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3.
《尔雅》作为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为我们研究汉语词义演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时,通过了解《尔雅》词义演变的情况,即古今词义的相同及不同,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 古今字的意义范围不相等, 即古字的意义范围大于今字。本文通过严格界定古字(以及今字) 的内涵, 提出并论证了古今字的意义范围相等的观点, 批判了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一直是文论界关注的话题。文章作者从古代众多诗学范畴中选取“意格”加以研究,从创作心理学、文章写作学和应用语言学等多学科视野对这一范畴进行了审视和观照,指出:意格,就是一种“意动模式”,一种“意构体式”,一种“意达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为观察和了解现代汉语的阶段性发展变化寻找一个新的角度,这就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现代汉语量词意义的阶段性发展变化,最后对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作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身分”是中古时期产生的一个口语词,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地位”义是其现代的常用义,但其本义为“身体某部分”。只有搞清楚“身分”词义发展脉络,才能正确理解本义“身体某部分”和现代常用义“地位”之间的内在联系。“身体,身子”义是“身分”词义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他意义都是以此为基础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  相似文献   

18.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such as national customs,geological environment,mode of thinking,relgious faith and national psychology,the associative,symbolic and implied meaning of color terms are different,though the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of colon by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are the same.Therefore,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their primary meaning and extended meaning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gui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能离开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通过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蕴含宝贵的资源。法的现代化过程是法的趋同过程,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正确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注释学的观察角度审视汉语语汇中的歇后语,揭示歇后语的语面义和引申义,分析引申义的实现手段,强调歇后语的释义不能忽视其语面义,肯定语面义在歇后语表义中的特殊作用,讨论歇后语释义的语言学表述,探究“指”“形容”“比喻”等释义术语混用的根由,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