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问计于民,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备受关注.普通高中究竟该不该文理分科?笔者认为,高中教学与高考密不可分,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是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19)
关于文理分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赞同,有人谴责,有人无所谓。分还是不分?理由在哪里?为此,《教育》旬刊在"教育新闻网"上展开了网上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网民建议取消文理分科,30%的网民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有10%的网民对此表示无所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社会化与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学教育文理分科最早渊源于20世纪初.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学文理分科的局面仍无根本改变.近来对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对中学文理分科的弊端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全国政协常委、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大声疾呼:"高中阶段应取消文理分科!"目前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祸端"正是自高二开始的文理分科制度.他还认为,马加爵等事件正是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其后果非常严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也指出:"高中文理分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文理的过早分科,肯定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4.
日前,教育部发布公告,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作为带着浓厚"中国特色"的高中文理分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的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各方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争论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评判高中文理分科。基础教育公共利益的私事化使得学生和家长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教师在教育理想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找平衡而谨慎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教育专家学者高举理想大旗。主张坚决取消文理分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对政绩和社会影响的考虑而观望,暂时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由此可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纸政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相关利益各方不断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中文理分科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专业预设,并且文理科目的选择带有强制性--这种"非文即理"的排他性选择,是对受教育者思维和发展的一种限制.关于文理分科制度存在种种质疑,其中包含对于分科制度下人的专业性假设的质疑、高中教育本体性的质疑、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质疑、文理分科背后人的全面素质的质疑等,在质疑中应进一步明确高中教育的本体功能和发展目标,为取消文理分科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经争论了好几年。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成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从道德层面出发处理两难问题,可以借鉴价值澄清方法。可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是一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文理分科的由来 自清末引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初创中学教育尚未出现文理分科.其后1909年学部奏请中学堂实行文科、实科分科教学.民国初年,在蔡元培文理兼修教育理念影响下,中学取消分科,实施普通教育.但1915年袁世凯效仿德国,将中学教育分科设立.至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取消文理分科.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开始分科全国高校统一招考,后虽分类和科目时有变动,但分类招考方法一直延续.  相似文献   

9.
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果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其前提条件是:整合高中课程,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文理渗透;降低学科难度,改革高中评价方式和高校招生方式;提升教师素养,注重文理隐性渗透.  相似文献   

10.
一、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当前,主张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士认为,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全面,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张实行文理分科的人士则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习负担。粗略看起来,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11.
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是否继续实行文理分科,不能仓促决定。不过,文理分科模式当应取消,其理由有三:一是高中文理分科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二是高中文理分科背离了科学发展规律;三是高中文理分科违背了人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9,(7)
熊丙奇2月10日在《新民晚报》撰文:从2月7日起,有关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民意的消息成为不少门户网站的头条,一家网站关于"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调查吸引26万余名网民投票,结果显示,54%的人赞同取消分科,认同文理分科的接近40%,"取消派"占据上风。但与此同时,记者采访学生和家长时发现,大部分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担心因此会加重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关于我国高中阶段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人们仍然存在争议。应当看到,实行文理分科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升学。另一方面,文理分科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不利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不利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泛滥。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文理分科,从长远看,取消文理分科是必要的,但目前取消文理分科条件还不够成熟,不宜实行一刀切。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评价制度中看文理分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教育部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高中文理分科该不该取消问题引发热烈讨论。本文试从教育评价制度的角度出发,揭示取消文理分科的本质所在,并从中得出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也论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沸沸扬扬,一部分人倾向于取消文理分科,以人大代表朱永新的意见为代表:文理分科削弱了文科水平;分科后文理分家,影响学生的素质;分科加剧了应试的竞争;分科有可能导致选错专业.反对意见则集中认为文理分科加剧了学生学业负担.作者认为,分不分科只是表面问题,实质上在于知识观和教学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就四个方面、二十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倡导者言辞犀利,认为“文理分科只能教出‘1/4个人’”;“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素质,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扩大了教育的不公”;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初教育部公开向社会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大问题之一,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热火朝天的争论。《燕赵日报》以"取消文理分科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题"为题提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取消文理分科并非是导致国民素质降低的根本原因:取消文理分科并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现况;取消文理分科未必削弱学生文科的水平;当然文理分科也不完全能反映出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事实上,取消文理分科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是时机尚未成熟,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仍尚未解决。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在正确理解文理分科内涵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必修课与选修课,实行学分制,通过适当改革高考政策来缓解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新闻日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公告涉及的"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到底是取消还是保留?如何取消如何保留又引起了一阵教育"风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理分科这一教育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取消文理分科成为社会发展的呼唤和要求。作为一项教育变革,取消文理分科在改善人的知识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也对人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职业规划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取消文理分科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要真正推进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政策,需要趋利避害,要有考试制度、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