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说麦天枢     
为中国青年报记者麦天枢画像很难。31岁的他,两鬓未生霜,头上却开了顶。说他年轻力盛,他却认定自己必须“大补”,一气喝5盒蜂王精,灌凉水一般,没事没事的。说他未老先衰,他却只靠灌凉水,也能跑上几千里地,轻轻爽爽地写上3万字或炮制个“系列片”,里面还充满了“麦天枢思想”.他的毛细血管似乎只吸收思想而不汲取营养,所以浑身上下精瘦精瘦的,而作品却洋洋洒洒的,别有一副风骨。今年,麦天枢的一部自选作品集,题名为《土地》的,要公诸于世。他的作品中,并没有这样一篇,倒有叫“土地与土皇帝”的,是他的成名作。书名所以删掉后四个字,据他自己讲,“我是农民的儿子”。但实际上,取名“土地”,起码包括这样的含义,即,这部书里的作品象土地一样广博而精深。当然,这是我的意会,倘确是,也正隐在麦天枢的傲骨里,他自己并没有说。  相似文献   

2.
“天气好晴朗 刈麦正当时”,这是刊登于某省级晚报2004年6月12日一版头条的标题。看了这个标题,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刈(yi)麦的“刈”字感到冷僻,就像见到了熟人,怎么也叫不出这个人的名字一样尴尬,只知道是割的意恩,可怎么也读不出“yi”音来。  相似文献   

3.
我与记者     
自以为我是一块干新闻的料! 尽管我绝不拥有建伟(张建伟)那样深思熟虑充满睿智的思索;绝不拥有老麦(麦天枢)、伟中(李伟中)那样扬溢激情振聋发聩的文字;更不拥有阿川(陈小川)、阿米(米博华)那般严谨犀利潇洒恢弘的议论,尽管此刻为我看中的这伙人也没有在将来大红大紫的迹象,和这帮挺能“抡活儿”的主儿在一块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1988年第11期上差错又有回升。仅举问题的几例: △麦天枢同志的《自问》(第16页右倒数第16行):“况且,我只所以能这样较为直快的言语露出来几瓣儿‘内心’,……”。△张文彦同志的《“请”的忧虑》(第17页左顺数第5行):“这些应时之物当日只所以不忍丢弃,……"。  相似文献   

5.
陈远 《出版参考》2007,(6):14-14
就像在中国谈到大学绝对不可绕开北大与清华一样,在美国,如果谈大学.则不能不提及哈佛与耶鲁.哈佛与耶鲁是美国最为古老的两所大学.哈佛创校于1636年.耶鲁创校于1701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境内只有这两所大学。三百年来.这两所大学在美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珞珈 《出版科学》2007,15(3):9-79
2007年5月10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和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以下简称埃朗根大学)哲学二院院长麦赫蒂尔德·哈伯曼  相似文献   

7.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进京时的年龄一样。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这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8.
记者提问中的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流是人们沟通感情的最直接、最基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交流艺术在记者与被访者沟通时有着很多的技巧。中国青年报记者麦天枢说:“你的采访对象是哪个层次,你的寒暄与提问就属于哪个层次,你将永远与你的采访对象一般高。”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记者在采访中一个最重要的语言因素——提问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即教育——杜威与美国州立图书馆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维尔·杜威在阿默斯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图书馆学思想,1889年,就任纽约州大学董事会秘书和纽约州图书馆馆长后.他认为美国的公立图书馆不应该仅仅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图书馆,而应该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或为民众终身学习的"平民大学",完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理念的现代转型.他坚持纽约州图书馆学校的办学事业,为美国图书馆界培养了专业化的馆员队伍.也为图书馆学的学科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传播学者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做出预言五十年后,真正的泛媒时代已经到来。"泛媒研究院院长、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李海容教授在"泛媒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当我还在大学读书时,我对Google知之甚少,但现在不一样了,Google几乎成了我工作的起点。”当我和我的朋友谈起Google时,她掩饰不住对Google的依赖之情。“只要你一接触,你就不能不被它吸引,你会真正感到简单就是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春寄语     
时光流转,万象更新。随着新年钟声一声声响起,我们跨入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大学出版》这个备受大家关爱的杂志在这新年之际,也以新的面貌同大家见面了。本刊创办之初,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依靠全国各大学出版社、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扶植,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勤恳扎实的工作,为建设与发展大学出版事业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日渐临近,面对我国大学出版事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业内同仁和各界朋友的热切期盼,我们…  相似文献   

13.
灾难新闻照片里的"身体恐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吃惊于一张新闻图片 2006年4月11日,我与平常一样,到暨南大学校园里唯一的报亭买报纸。当毫无准备的眼光落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的头版时,猝不及防地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14.
刘琼 《编辑学刊》2006,(3):49-53
大学出版社有一个优势,就是方便将博导、硕导们请进来当栋梁.这样的方式和社会上企业的市场化经营还是很不一样,所以博导、硕导们经营几年后给出的答卷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电子教科书     
本文全面分析了电子教科书的市场和需求,对一种典型电子教科书做了分析,指出开发电子教科书的机遇和风险。 几十年来,教育是电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在1980年代苹果Ⅱe型电脑主要用于教学,而1990年代互联网和万维网使远程教学和网上学习普遍起来。在过去20年间,电脑读写及其应用基本上取代了教学经验,但教科书确没被代替。除了更多的彩色,如今的教材,特别是大学教材,看上去与过去几十年一样。不过,今后十年就不同了。互联网已极大地改变了教科书带给大学教师的价值,迫使高等教育出版商改变经营。在过去20年里这个…  相似文献   

16.
提鞋     
上大学有什么用?在人才市场好不容易谋到两三千月薪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往往很困惑。"鼠目寸光!"对于类似困惑,我侄儿常常嗤之以鼻。虽然他如今也只拿2000多元的月薪,虽然他某个初中没毕业就去当木匠的同学已经月入8000了,不过他坚信这只是暂时的,假以时日,读没读过大学肯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谁不该念错?     
念错字,古时或许不大常见。因为,那时的人要么穷得念不起书,他因此也不假装斯文,不在电视上主持节目,私下里骂隔壁阿二淘气时,也不会把“可恶(Wu)”说成“可饿”;要么他就从“小学”学起,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学成了卖弄“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酸是酸掉了听者的大牙,却断不会念错。至于现在念错字,实在是稀松平常之事。因为如今大家差不多都识文断字,识字人一多,念错字者也是几何级数陡增,这就像汽车多了交通事故随之增多一样。 我一向以为,大众念错字,错就错了。汉字有五六万,就是章太炎、郭沫若…  相似文献   

18.
《天气好晴朗刈麦正当时》,这是刊登在某省级晚报一版头条的标题。看了这个标题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刈麦”的“刈”字感到冷僻,就像见到了熟人,怎么也叫不出这个人的名字一样尴尬,只知道是割的意思,可怎么也读不出“yi”音来。笔者好事,拿起电话便要通了责任编辑(现在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两天谈论的实际上都是经营战略问题。虽然我们的办社宗旨都是一样的,但是各个社的地位、定位、管理模式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上也有差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1957年成立,另一家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社在“文革”中停办,“文革”后又重建。我1996年到华东师大社工作,当年图书销售码洋5000万,1997年达到7000万,  相似文献   

20.
黄勃 《新闻世界》2005,(6):54-55
2004年4月,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即将毕业的蔡琛蓝,收到了荷兰商学院发来的留学邀请函。此前,他先后收到了英美等国几所知名大学的留学邀请函,其中有两所大学许诺免试入学。荷兰商学院是荷兰惟一不经过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而必须单独考试才能录取的大学——即使你是哈佛的MBA,或荷兰国王的王子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