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罗明 《中国高教论丛》2002,24(3):134-135
如何才能创作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作者从要反映出时代精神、浓郁的时代气息、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高超的摄影技巧、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创造性等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摄影可以看做是对生活、自然和景象的记录,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行为。对于高超的摄影师而言,不但要追求摄影的技巧和技艺,更要追求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很多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启示。对于我国的很多优秀摄影作品来说,其中不乏艺术精品,也不缺少与传统文化接轨的作品。本文以此为论述线索,阐述了优秀摄影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3.
《张勋仓摄影作品选》的问世,是延安摄影创造主体审美创造力的真实体现。在独特的陕北文化背景上,作品的高原风格特色表现在山、水、树、塬、雪、冰等物象之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形成了追求形式美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4.
Suzanne Lewis 《课外阅读》2007,(2):I0002-I0003
Suzanne Lewis是美国名的花卉摄影家之一,她的摄影作品多以插花为主,作品风格非常特别,有着细腻的色彩层次,看似随意实则严谨的构图方式,一眼看上去与一般花卉摄影作品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而且别人无法模仿她的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丽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灿烂的人文土壤,促成了丽水摄影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发展到现在,丽水已呈现出了“全民摄影”的趋势.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丽水摄影“辉煌”背后的短板,如作品单纯停留在对“美”的追求以及创作风格单一等问题.后摄影节时代的丽水摄影亟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摄影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又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后现代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其最终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摄影作品不一定是坏的作品,但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作品,不可能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在摄影对文化的诉求和文化对摄影的救赎中,文化对于作品内涵和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沙飞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开拓者.其人生历程可总结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爱国进步青年-革命战士三个阶段.沙飞的成长历程对其摄影创作影响深远,其作品的审美风格亦相应呈现出小资唯美-悲剧性审美-革命崇高美的演变历程.探讨沙飞摄影美学的演变历程,可以丰富和深化对沙飞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陆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56-357
摄影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是新闻学和摄影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新闻摄影作品提供给读者的是清晰可辨的具体形象,并且是对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务进行报道,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在新闻事实同步进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形象的观察,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文将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欣赏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摄影需要自己的评价和指引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摄影教育、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三个方面。文章综述了现在国内一线摄影教师关注的青少年摄影作品评价体系十多个问题,以期完整呈现国内业界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摄影特性的限制及信息传递语式的需要。摄影文化的传播必须用其特定的语言、语式来表达、传递。摄前意识在摄影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成败。因此。把握摄影意识以及影响摄前因素的三大文化因素,可以准确传递作品内涵.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1.
姜黎敏 《教育》2012,(1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魅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电子产品遍布市场,也  相似文献   

12.
贾永生 《邯郸学院学报》2013,23(2):F0002-F0002,F0003
细览了这部装帧精美、沉凝厚实的《凝固的旋律——马计斌建筑摄影作品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一书,对书中的152个国内外代表性建筑的360幅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摄影作品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与印记,品读再三,不忍释手。作者马计斌1958年生于河北任县一个农家,现任邯郸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对新闻摄影作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对其选择评判的标准随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的分析,了解其发展趋势,目的是为了能选择更多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中。  相似文献   

14.
摄影是源于美学的艺术,是美和艺术在瞬间的凝炼。新闻摄影脱胎于艺术摄影并与之有着"母系的血缘关系";获得主题鲜明、色彩饱满、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使得新闻摄影聚焦区域跃出画面,涉及到设计作品的构图、安排各类别的视觉元素、光圈、景深以及曝光的精密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以上因素探讨新闻摄影构图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沈凯 《文教资料》2011,(15):84-85,52
本文从摄影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摄影作品推动文化传播和保护、摄影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和谐及摄影作品丰富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手法是造成文学性的关键因素,但是它不仅对文学作品而且对摄影作品非常重要,特别是观念摄影。陌生化手法是帮助摄影师突破受众的漠视,审美疲劳和麻木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究摄影大师是如何在观念摄影中运用陌生化手法使照片变得新颖而具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17.
唯美的高调     
姜彦 《中学科技》2014,(6):42-43
咔嚓!不对? 小明在网上看到一些画面非常简洁的摄影作品,背景多为浅色或白色,有的颇有水墨画的淡雅韵味。摄影爱好者称之为“高调照片”。小明模仿其构图,试着拍了几张树枝,但效果与之相去甚远。这些作品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构图和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构图关系到怎么选择并拍摄所选的对象,一幅作品画面的布局与安排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视觉效果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色彩、形状并质感的那些作品,也就是说摄影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的本质就是用光来作画,光线也是摄影作品最本质的要素,光线能使画面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赋予照片视觉韵律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9.
何今强 《教育》2012,(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章骞 《文教资料》2012,(5):68-69
构图是平面类艺术创作的立足之本,构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外貌特征,摄影构图更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使内容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本文着重探讨摄影构图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