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太极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自身所携带的语言、习惯、习练场所等方面被人们忽视。文章以焦作陈氏太极拳为例,对太极拳传播过程中容易被人遗漏的文化空间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太极拳文化空间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力求为太极拳文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20,(4):323-326
目的探讨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静态平衡的改善效果以及不同锻炼水平对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挑选长期太极拳锻炼的专业锻炼者、短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练习者以及无太极拳经验但保持步行锻炼习惯的步行锻炼者各23名进行研究。利用Tecknobody PK252平衡测试系统对静态平衡功能进行测试。结果与结论长期太极拳锻炼能够改善姿势控制和维持静态平衡的能力,在熟练掌握太极拳要领后平衡功能改善效果最明显,持续3~5年太极拳锻炼后,练习效果会维持并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今天的竞争社会中凸显其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以焦作市为例,研究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的群体特征,探讨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的价值取向。经过研究得出:焦作市大众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年龄特征呈现出青少年与老年人居多;焦作市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的性别呈现出男性多女性少;焦作市参与太极拳锻炼人群的职业特征呈现出自由职业者、学生、农民居多。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考察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的作用,为太极拳作为中老年人适宜的锻炼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太极拳晨练的中老年人进行访问,并记录相关的结果.研究结果: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比不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要强.因此,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比不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的心肺能力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的80名参加太极拳健身的老年人(60岁以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选择太极拳作为健身途径的老年人做了关于选择太极拳锻炼的动机、锻炼中断情况及中断原因、太极拳锻炼给予的长期和短期心理效益以及太极拳锻炼的坚持性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太极拳的锻炼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分析法和逻辑法,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竞技价值、技击价值、教育价值进行梳理,探讨了人们对太极拳锻炼价值的需要,提出了坚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在研究和弘扬太极拳锻炼价值时,既注意到太极拳锻炼价值的全面性,又注意突出锻炼者在太极拳价值观方面的个性差异。认为以“以人为本”发挥太极拳锻炼价值的关键在于以锻炼者的需求确定价值取向、以价值取向引导太极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构思设计了太极拳处方教学。太极拳处方教学目标要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智力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空间,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三亚学院教工太极拳健身俱乐部会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三亚学院教工太极拳锻炼会员锻炼坚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教工太极拳会员锻炼坚持性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将近1/3的教工能坚持锻炼,56岁以上的教工是坚持锻炼的主体;约有1/2的教工在太极拳锻炼初始阶段会选择退出,其中35岁及以下教工占很大比例。影响教工太极拳锻炼坚持性的因子分别是:认知与参与因子、组织团体因子、身体状况因子、外部支持因子、兴趣与效果因子、锻炼氛围因子。其中参与习练因子是影响教工太极拳锻炼坚持性最直接、最主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独特的魅力和锻炼价值,吸引着不同层次的人们参与到太极拳活动中来。而青少年是这一群体中的有生力量,是太极拳发展的希望。应加强和扩大太极拳在广大青少年中的影响,提高青少年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以38名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12周太极拳锻炼,并测定比较其锻炼前后的体重、体脂、脉搏、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000 m(男)及800 m(女)跑成绩等6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除体重指标外,男女大学生进行太极拳锻炼后以上各指标均出现积极的变化,说明太极拳锻炼可以减少大学生的体脂,降低脉搏,增大肺活量,提高有氧耐力运动素质和柔韧素质。提示太极拳锻炼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身体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杨宝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0):61-61,8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太极拳运动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从学习效果上来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传统养生观,而且通过学习太极拳,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作用。另外,太极拳运动由于不受场地、器材设施的限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及其治疗方法与太极拳练习方法的对比,提出了通过以太极拳练习来缓解和治疗学生心理疾患的方法。并得出结论:太极拳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使太极拳在高校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运动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并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温州地区老年大学和社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180人为研究对象,同一地区未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200人为对照组,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BMI、WHR、体脂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肺活量增大、每博输出量增、最大摄氧量和射血分数都明显增大,心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增强,说明经常参加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终身体育意识的逐步重视,太极拳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太极拳运动自身的特点,对人体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为人体健康的绿色运动方式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血脂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健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整体血脂状况均有所改善,且效果明显。通过锻炼,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升高,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效果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5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专家设计的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近1个月的晨练,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观察分析,机能测定,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指标、身心状态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实验表明:太极拳运动降压具有可行性。太极拳运动处方,简单易行,动作柔和,强度适中,适合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它能调节情操,修心养性,达到降压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