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高中语文备课更有效。本文认为通过教师备课与学生备课相结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纸质备课与电子备课相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实现有效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1988年,袁浩与全校教师谈个人备课。在说到备课笔记时,袁浩说:什么是备课笔记?备课笔记是教师为了上好课,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设计的文字记录。好的备课笔记中无处不浸透了教师的心血,闪耀着智慧的光  相似文献   

3.
据悉,某地区为了狠抓教学质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备课笔记大抽查活动。最后张榜的结果自然是谁的备课笔记写得多、字写得认真就成了大张旗鼓表扬的对象,而备得少、“看不懂”的备课笔记就成了被棒杀的“落水狗”。  相似文献   

4.
电子备课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师传统备课模式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升了备课效率。目前的电子备课主要借助于电子备课平台,将教案或课件上传到平台,与同科目教师相互交流、借鉴,或者通过这种形式实现集体备课,但这种形式在体现便捷性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5.
崔益林 《师道》2013,(4):31-32
教了20多年的书,搜集的有关语文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有近万册,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我这20多年来的备课笔记,要是把这20多年来的备课笔记积攒起来,说夸张一点至少有几箩筐,也许有人会说,每年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干吗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年年重新备课,这不是在做重复劳动吗?年  相似文献   

6.
备课笔记该怎样写?近些年来教育界人士对此一直争论不休。笔者以为,写备课笔记还是应该先规范,再讲个性。我初登讲台时,不知道怎样写备课笔记,更不知道怎样上课。每次备课,即便看了几遍《教师用书》,感觉还是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电子备课极大地简化了教师的备课过程,减轻英语教师备课负担的同时,在实现教案的共享、积累与交流方面也非常便利。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电子备课对学校、对教师都是一种十分有利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电子备课又称数学化备课。是指采用计算机网络工具对教学素材进行采集、加工,对电子教案进行设计、制作的一种备课方式。本人探索和实验电子备课已经三年有余.在感受到“电子备课”这一改革创新举措给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风暴式改变的同时.也发现如果处理不好电子备课中的几个问题,电子备课也会流于形式,出现重技术而轻学生的不良隐患。以下是本人在电子备课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想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商榷,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要想上好课,就要备好课。但是,写好了备课笔记并不等于备好了课,更不等于上好了课。有的校长片面认为,看一位教师的课上得怎样,主要就是看他备课笔记写得怎样,写得详实、规范,那他的课也一定上得漂亮;写得简略、不规范,那他的课上得一定很差。  相似文献   

10.
曾令华 《江西教育》2003,(12):16-1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师们的备课开始“换笔”了:用纸笔备课改为用计算机备课。“电子备课系统”就是教师常常选用的一种工具软件平台。目前,所谓的“电子备课系统”林林总总、鱼龙混杂。因此,选择一种好的“电子备课系统”就成为必要。其标准只有一个:针对广大非计算机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一直坚持认真备课。我觉得,写规范的备课笔记好处很多。  相似文献   

12.
吴汝萍  宦方霞 《师道》2007,(3):44-45
教学考评,备课方面重点是看教师的二次备课及教后的回眸与反思。某天在办公室看到一位老师在补写备课笔记中的回眸与反思页,  相似文献   

13.
课前笔记——预见性教学笔记,也可称为备课笔记。即在备课阶段,针对所要讲授的知识,思考与其相关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你准备给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讲授本课等,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把它记录下来,同时把自己准备教学用的资料也归纳整理好记录在案。课中笔记——实践性、即兴性教学笔记。即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课前预料不到的问题。如学生提出了新问题,自己讲授中即兴发表的见解,针对教学实践提出的新问题等,要及时、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点评。课后笔记——补充性、延伸性教学笔记。即在授课结束后写出较详细的课后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个整体、全面的反思,分析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在什么地方易出差错、用什么方法才能避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下的电子教案可以让教师分享到更多资源,从而提升教师备课能力。电子教案带来快捷的同时也滋生了教师的拿来主义、唯心主义和虚无主义,削弱了教师的备课能力。为此,学校在英语备课组内进行了电子教案调研,目的是让执教多个班级的英语教师能够重审互联网下的电子教案,提高备课质量,提升备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受上级教研部门"统一要求"、教师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中曾一度出现了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况、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这种"写备"现象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备课,究竟该备什么、怎么备,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讨论的话题。本人认为,教师备课要体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教师传统的备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海宁市小学教师备课工作现状,我们开展了从教师备课数量、时间、形式与手段到教案的结构与内容的较为全面的调研,同时提出了正确认识备课、改革备课管理制度、完善和推广电子备课、形成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新备课方式、把备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教了多年的教材,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很简单:照搬以前的备课笔记或借助教参。其实,备课是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一门科学,尤其是集体备课,它有许多值得教师去关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大学英语泛读和高中牛津英语教学实例,分析电子备课的优劣势,列举名家观点,提出有效备课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陈峰 《辽宁教育》2011,(7):24-25
电子备课,即无纸化备课,与传统手写备课不同,是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备课、学校利用校内网系统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学校办公现代化的一项教学管理举措。虽然电子备课存在效率高、节约资源等优点,但仍然有人担心,电子备课是纯粹的“人机对话”,电子备课的管理更容易陷入“机”上谈兵的管理“真空”,从而让鲜活的人本化的管理表面化、机械化,失去备课管理中应有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在电子备课管理中彰显必要的人文价值追求呢?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电子备课1.电子备课的含义电子备课又称数字化备课,是指采用计算机与网络工具对教学素材进行采集、加工,对电子教案进行设计、制作的一种备课方式。2.电子备课的意义和作用第一,能改善备课劳作方式。承传千年的传统备课方式中,教师每天都在以“笔耕”方式重复着自己和他人的劳动。采用电子备课方式,可以使教师从用纸笔手写转为用计算机写作,从人脑单向备课转为人工智能支持与交互式备课,从独自备课转为可远程协作备课,从一次性备课转为动态备课,从文字写作备课转为多媒体写作备课,从稿子、胶片、磁带等低容量实物教材准备转为光盘、硬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