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界兴起,进而影响到世界的教师教育。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从认知心理学、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与思想流派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为自身的成长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它针对技术型教师观和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反思型教师观和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它认为教师不应被看作是技术人员,不应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与之相反,反思型教师应是学者,是研究者,他们一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2.
建立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首先在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界兴起,进而波及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这种模式直接着眼于教学行为的改进,认为改进教学行为的起点在于对教学获得自我觉察,教师不应该被看做是技术人员,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目标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者、研究者。这种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具有课程教学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课程原理等更宽广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这种培训模式的培训内容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体现创造性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西方反思型教师认为:教师不应被看作是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与之相反,反思型教师应是学者、是研究者。教师时时追求自己的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创造性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设计,仿效的教学设计或者同一模式的教…  相似文献   

4.
怎样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型教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视野内人们对现代范式下经验型教师的解构,是对经验型教师的超越。反思型教师不仅具有课堂教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技巧,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等问题进行探究和处理的能力。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使教师通过对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交流、分享和创新,成为一名专业成长的“反思型实践者”和“自我引导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彰显了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实践知识”和“专业自律”等观念的关切,更契合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基于经验反思的“反思性实践者”的理想教师的形象诉求。个人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成长自我省察的表征.而反思性实践则是促使教师专业觉醒的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反思”(reflec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的一种波及全球教育界的教育思潮中的主要观念。除此以外,它还包括“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学”、“教师即研究者”、“研究为本”等内容。“反思”为我们反观幼儿园课程实施(这里的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不同,它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师直面和加工课程文本的过程),提供了新鲜而有力的视角。 一、“反思”教育思潮简述 1.《我们怎样思维》——思想渊源 教育理论界公认杜威是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第一人。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是这样来界定反思的含义的:“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认为遵循逻辑顺序并考虑后果的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反思能力被看作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倡导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也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理论界形成的共识。要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其拥有的知识和使用的方法技术策略,而是教师对教育对象、自身特殊倾向,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信仰,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思能力。例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就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有“知识”,还要求教师“形成终身学习和研教结合的理念,具备研究教学、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此时代背景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崭新教育理念;同时,“反思型教师教育”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研究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对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善教育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审慎地对待他们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地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内在价值的关键因素。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知识由课程理念、生活态度、反思能力、课程知识等内容构成,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即时性、自我建构性等特征。课程研究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途径。为此,要强化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具有个人性的研究,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