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用无创性检测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方法(^13C尿素呼气实验),探讨慢性Hp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78例对照患者的Hp感染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有20例Hp阳性,Hp的感染率为23.8%;对照组有6例Hp阳性,Hp的感染率为7.7%。结论: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p感染率比对照组高(P〈O.01);②与国内外诸多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用”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慢性Hp感染,结果是其感染率明显低于用其它方法检测的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均低),其原因可能是在大多数研究中,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p抗体Ig-G、Ig-A、Ig—M来诊断慢性Hp感染,假阳性率高;③慢性Hp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网络故障诊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网络及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及分层诊断技术,结合讨论路由器各种接口的诊断,论述了互联网络连通性故障的排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对303例内镜诊断RE的患者取胃窦活检,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检测Hp阳性率,并设慢性胃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E组与对照组Hp的阳性率分别为33%、56.82%,两组比较Hp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RE组I、II、III级Hp的阳性率分别为51.37%、16%、14.54%;I、II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III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I、III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E组Hp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随着Hp的阳性率下降,RE炎症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不孕症的病因诊断,设计容易管理且系统全面的应用程序,并将相关资料进行总结与统一管理,便于开展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使不育夫妇能尽快找到病因以便指导随后的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方法:查找并总结不孕症病因诊断的各种相关资料,结合本院研究所的经验与附属医院的技术及设备,建立切实可行的不育夫妇病因查找方法和程序、相关资料的电子档案。结果:确立不孕症病因诊断程序并附加各种病因诊断定义标准,建立不育夫妇病因诊断结果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结论:本课题成果应用于临床可以指导不孕症病因诊断过程、缩短不育夫妇的诊治周期。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三类诊断方法(差异模式、课程本位测量和认知诊断)和三种认知干预方法(认知策略训练、元认知策略训练、认知-元认知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各种诊断和干预方法的特点和问题,为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和干预提供方法指导,为进一步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诊断作为诊断性评价的工具,其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具有相应的有效性,均不失为可信的诊断。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诊断结果的评价分析,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化学实验和演算技能的熟练程度,探明学生可能存在的各种学习障碍,确认现有教学方法特点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以及促进继续学习的因素,从而为更好地把握教学起点和难点、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等离子体诊断的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作了介绍,并认为对任何能反映等离子体性质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都可以作为等离子体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它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透视对医学的巨大贡献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光学纤维做成的各种内镜已淘汰了各种刚性导管内镜,计算机和X射线断层扫描X-CT、超声波扫描仪(B超)和磁共振断层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等的制成和应用,不仅仅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而且直接促进了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临床诊断技术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的培养与保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ftc,Hp)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Hp生长的影响;并评价了Hp低温保存与复苏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固体培养Hp时,在微需氧条件下,培养基分别为哥伦比亚琼脂+混合抗生素+6%脱纤维绵羊血,哥伦比亚琼脂+混合抗生素+6%马血清,37℃培养3d,均可培养出Hp;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不添加混合抗生素,培养基为哥伦比亚琼脂+6%马血清,对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且不会造成杂菌污染。(2)采用液体培养HD时,培养基为布氏肉汤基础加混合抗生素和6%马血清,Hp增菌迅速。菌株采取冷冻保存液法保存于-70℃-80℃低温条件下,可以成功复苏。  相似文献   

10.
回归诊断是现代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用SPSS,详述了回归诊断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每一个诊断统计量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作为补救疗法的四联疗法能否作为常用疗法;洛赛克与胶体果胶铋再加二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4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用洛赛克、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四联疗法,B组用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C组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疗程均为7d,比较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四联疗法根除率、溃疡治愈率均较B、C组的三联疗法好.且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三联疗法.结论:四联疗法在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方面较三联疗法优,可用作常用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胃复春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0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7d,之后用奥美拉唑治疗35d。治疗组加用胃复春,对照组不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行Hp检测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p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复春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疗效显著,Hp阴转率较高,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51名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尿素酶抗体检测,同时进行胃镜检查,采取胃粘膜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探索出一种更适于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称图是由谱确定的,如果没有非同构的图具有相同的谱.用Cp标记长度为P的圈.设Hp,2标记一个长度为p的圈上的任意一个点邻接两个度为1的点.本文将证明图Hp,2(p是正奇数)由它的邻接谱确定的,并且图Hp,2是由它的拉普拉斯谱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子分解理论给出了一类带变量核的抛物型Littlewood-Paley算子gφ在Hardy空间Hp(Rn)(2α/2α+1相似文献   

16.
狭义函数相对论基本原理:对于任意二真值的逻辑变量p和由任意一元算符H与p所形成的二真值变量Hp,无论Hp是否为p的真值函数,它总会等值于p和独立于p的另一二真值变量q所形成的一个真值函数。由于有且仅有16个二真值二元函数式和有且仅有16个相应的基本二真值二元函数,所以有且仅有16个一元算符和有且仅有16个相应的基本二真值一元非函数。其他的二真值一元非函数由且仅由这16个一元算符叠置所形成。那么可进一步认为现代模态逻辑公理其实是按一阶逻辑对经典二真值函数做分类研究。模态命题逻辑中任一可能世界集W仅对应一组二元真值函数,相应的可能世界间的关系R就是这组函数共有的一种集合性质。任一公理模式在一框架内有效,就是将属于W的每个真值函数(式)按K-2分别依次代入该公理模式中的每一个"□",使得形成一组经典定理。  相似文献   

17.
设Ap(P是正整数)表示单位圆盘内形为f(z)=Z^p+αp+1^Z^P+1+…的解析函数类。利用线性算子Lp(α,c)引进Ap的子类Hp(α,c,λ,μ)与Hp^*(α,c,λ,μ)。函数类H1(2,1,1,0)合于一致凸函数类,本文研究Hp(α,c,λ,μ)与Hp^*(α,c,λ,μ)的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8.
胃癌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危险因素众多。出门螺杆茵、基因多态性、饮食因素、吸烟及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都会影响胃癌的发生。通过综述发现,出门螺杆茵可引起胃癌发病增加;GSTM1、ras、P53等基因可诱导胃癌发生;腌制、熏烤食品及吸烟可引发胃癌;饮酒与胃癌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乘积空间上的分数次积分算子的核推广为非乘积型的核,考虑卷积算子的到有界性,同时考虑了T的到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染色镜检、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任何两项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0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加0.35g双歧杆菌片0.7g2次/d,口服,与抗菌药物间隔2h服用,疗程14d。对照组58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不使用双歧杆菌,疗程14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C-尿素酶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根除率80%,对照组根除率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双歧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不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