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所发挥的重大作用逐步凸显出来,并且为各企业经营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既具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非正式组织提供的工具性支持与帮助,对组织实现承诺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从企业角度出发,非正式组织的支持与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工作方面内容息息相关,并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如何准确认识非正式组织支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出发,简单阐述了非正式组织的内容与实际影响,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了方法,以期为企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梁修斌  王志强 《职业圈》2010,(31):67-68
2010年5月,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在部机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上,明确提出了:"我为组织工作奉献、我为组织工作负责、我为组织工作争光"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团委组织在国有企业建设中扮演着突击队的作用,青年团员也是国有企业职工队伍中最具活力的核心群体,为使国有企业思想指导水平得以提升,使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就要充分发挥出团委组织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基于此,文章将分析团委组织在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现阶段国有企业团委组织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重点探索团委组织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服务的路径,旨在强化国有企业团委组织的职能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先考 《职业圈》2012,(26):154-155
【选题背景】努力将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即“三个转化”,是太钢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企业需要设计适宜的组织管控模式来适应所处的环境,使企业各部门和各要素充分协调和有效配合,进而促进企业达成战略和目标。本文以某成人教育培训机构H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H公司基本情况与组织管控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组织管控优化设计,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以期为其他企业开展组织管控优化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许清 《职业圈》2014,(32):27-28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把握党建工作与组织文化建设相互间的规律。以党建文化引领组织文化建设。以组织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党建工作,使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有效提升单位发展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陈彩祥 《文化学刊》2015,(1):139-142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有义务性和志愿性,因此,他们有无组织公民行为对高校管理影响重大。组织公平感、工作满意度和情感承诺等对辅导员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激发辅导员组织公民行为可以从提高辅导员组织公平感、工作满意度和情感承诺等方面出发。本文基于辅导员组织公民行为对高校管理的影响研究,为高校团队创新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解释组织中技术引入初期,技术是如何得以存续的。本文将以制度与合法性为视角,结合组织制度扩散研究整合模型中的要素,提出解释框架。研究发现,技术引入组织后,合法性为主导的制度环境和技术与制度的嵌入程度是决定技术在组织中存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组织中个体对技术的接纳程度源于个体卷入组织的程度,而技术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是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非营利性组织的预算往往局限于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的年度计划,常常忽略了投入对产出的要求,预算拨款及资源配置难以与绩效挂钩。为了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资金和服务质量,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汪波  苗英杰  刘培正 《职业圈》2010,(33):26-27
组织行为学致力于寻找人的更有效的行为方式,为管理者提供了一整套实用的针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工具。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的三个层次的发展理论,为构建和谐供电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工作实践中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随着专业化分工和技术革新速度加快,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生存,为了打造和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以目标为导向的理念渗透在组织日常管理当中:组织一方面充分挖掘内在资源,最大限度激发组织潜力;一方面积极进行绩效考核,以保证组织目标层层得到有效落实.经验表明,组织发展越迅速或者管理层想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就越应该学习和重视组织压力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目前学术界上没有达成共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针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提出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事业单位。文章将着重介绍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包括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个企业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组织活力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激发组织活力,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发,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激发组织活力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够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从而激发组织活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浅谈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组织的层面,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组织工具。人们一般将事物属性抽象为字、词或概念,然后再用字、词或概念的序化来表征和组织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是信息组织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另一理论基础是逻辑学,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信卫星为大众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实现通信卫星的作用,很多通信卫星组织应运而生,本期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之一——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Organization),简称INTELSAT。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组织,于1964年8月在美国创立,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该组织一直致力于通过全球商业通信卫星系统的空间段维护和营运全球卫星系统来为国际公共电信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斌 《现代企业文化》2023,(34):145-148
本研究探讨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两者的理论框架、目标、步骤与流程以及绩效管理的定义、目标、评估方法和与组织发展的关系,揭示了它们在组织中的密切联系。研究进一步剖析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包括人才招聘与培养、组织文化与员工满意度以及薪酬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同时,研究也关注组织绩效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包括绩效数据分析与人力资源规划的调整、组织学习与变革、员工参与与反馈机制等方面。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为企业提升组织绩效、优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苏畅  赵静 《职业圈》2012,(12):34-34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在工会产生之初,工人就是为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而结合成为工会。因此。工会首先是一个维权的组织,是因维权而产生,为维权而存在的。这决定了工会与工人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因此。工会必须以维护劳动者的权利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同时,工会是工人自愿组织的群众性组织,在组织上独立于外界,在内部意志的形成上高度民主自由,最能体现广大工人的意志与利益。  相似文献   

18.
孙毅  邢春玉 《职业圈》2011,(29):83-84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适用的组织形式 我国事务所组织形式的选择经历了挂靠(无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合伙三个阶段。一、重“有限责任制”轻“普通合伙制”——规避风险的现实考虑。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正式颁布实施,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制”两种。1999年底,全国4805家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由注册会计师个人发起设立的“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事务所。  相似文献   

19.
赵杰钢  邹卉州 《职业圈》2013,(3):119-119
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如企业、政府部门、军队等)为其成员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它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其成员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此来维护其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成员的工作绩效,改善组织的管理和形象,从而建立良好的组织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0.
郑理 《职业圈》2013,(29):67-68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我党与时俱进的新思想。自然理应是组织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学习为前提基础,以服务为目标方向,以创新为永恒追求,凝聚建设“学习·服务·创新”“三型”组织共同愿景。推进各级、各类组织“三型”建设,普及“管理创造价值”理念,深化“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认识.改革创新促动力,科学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