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鸬鹚》描绘了江南水乡傍晚湖面景色的静态美,以及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时湖面的动态美,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理想的教材.一、图文结合,欣赏静态美.教学开始,教师指导学生按湖面顺序观察图画.提问:图中画了哪些景物?学生说出图画中画了湖面、渔船、稻田、渔人、垂柳,鸬鹚等景物.教师再指导学生看课文,提问:课文中哪部分写了图上所画的情景?(学生指出是第一部分)教师再提问:课文怎样描写画上的景物?学生回答:(平得像一面镜子的)湖面,(又窄又长的)渔船,(一望无垠的)稻卧(悠然吸烟的)渔人,(几棵)垂柳,(灰黑色的)鸬鹚.最后结合上面的词语再观察图画,思考:你认为这里的环境怎样?给你  相似文献   

2.
《鸬鹚》一文描写了湖面、渔夫、鸬鹚,造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既有水墨画的静态美,又有舞蹈的动态美,音乐的节奏美。静态美。课文第一段描绘了湖面的静态,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文章依次描写小湖、垂柳、稻田、渔船、渔人、鸬鹚。“没有什么风”“平得像一面镜子”,可见小湖的平静。“一望无垠”写出了空间的广阔,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谧。讲船、人、鸬鹚的静谧:船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鸬鹚》这篇课文构思新巧,意境和谐,文章虽短,但韵味隽永,十分耐读。全文共七个自然段,以鸬鹚的活动为线索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共五句话,分别描写了湖面、岸边、渔船、渔人、鸬鹚等景物和人,用极简练的语言点出了景物和人的特点;第二部分(2至5自然段)写鸬鹚下水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这一部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渔人赶鸬鹚下水,再写鸬鹚捕到鱼怎样上船,渔人怎样把鸬鹚喉囊里的鱼挤出来,以及鸬鹚不断地跳上来,渔人繁忙的情景;最  相似文献   

4.
《鸬鹚》一文叙述了江南水乡傍晚平静的小湖上,由于渔人驱赶鸬鹚下水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宁静,随着捕鱼停止,小湖又恢复了平静的美景。作者通过描写湖面、渔夫、鸬鹚,造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既有水墨画的幽静美,又有舞蹈的动态美,音乐的节奏美,是审美教学的好教材。教学时,应抓住文中的美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鸬鹚》一文描写中最大的特色是动静结合,而更值得欣赏的是,在这特色之中还有特色。其一,文章以静着眼,又以静收尾。课文开头道:“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这样一写,便把时间定格在黄昏时分,且是个无风、平静得令人陶醉的黄昏。紧接着,通过对垂柳、小船等的描绘,给人以安谧、凝结的画面之美感。而后是渔人与鸬鹚一连串的动态描写,到课文结尾,又道“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这样由  相似文献   

6.
《鸬鹚》一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渔人利用鸬鹚捕鱼 ,随着鸬鹚捕鱼湖面发生变化的优美图画。其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又回到平静的过程及其与鸬鹚捕鱼的关系 ,欣赏其生动优美的语言 ,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此文我们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陶冶情感的作用。一、创设情境 ,激发朗读欲望开课伊始 ,教师播放《江南小曲》 ,并出示本课插图投影。悠扬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江南水乡幽静的小湖边。这时让学生随着乐曲的荡漾自由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在学生尽情朗读…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鸬鹚》有一句:“··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鸬鹚》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写的,原文中那一句为:“··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该文选入1987年小学《语文》第九册时,并没有将“忽然”改为“只要”;而现在改成了“只要”,改出了毛病。课文中所写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景象,而不是想像出来的。事实上,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所叙述的渔人驱赶鸬鹚下水、鸬鹚捕鱼的情景、渔人的忙碌、渔人停止捕鱼后喂鸬鹚吃…  相似文献   

8.
《鸬鹚》一课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渔人怎样利用鸬鹚捕鱼,以及随着鸬鹚捕鱼,湖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语言明快,是一篇融静态美和动态美为一体的写景文章,是陶冶学生爱美情趣的一篇好教材。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美,推敲语句欣赏语言美”。通过“巧设板书,读中品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陶冶爱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看图学文《鸬鹚》(第九册)一课的教学,应着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观察图画,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到近;由湖到岸;由远处的几只渔船到近处一只渔船上的渔人、鸬鹚。而且,要能在观察中体会整个画面表现的宁静气氛。指导学文,要让学生借助看图,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作者对湖面动静变化和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的《鸬鹚》,在我教了三届的旧教材中是这样的: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几棵垂柳,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渔船上,渔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等待命令的士兵。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上一  相似文献   

11.
《鸬鹚》的教学重点应着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观察图画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到近,由湖到岸,由远处的几只渔船到近处一只渔船上的渔人、鸬鹚,而且还要能在观察中体会整个画面所表现的宁静气氛。指导学文,要让学生借助看图,形象地理解课文语言,品味湖面动静变化和时间先后顺序变化的描述,从而提高理解和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教例一:图文对照教学法教例说明:图文对照教学法即以图画与课文对  相似文献   

12.
《鸬鹚》一文,按捕鱼前、捕鱼中、捕鱼后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的经过,以及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又恢复平静的景色的变化,表现了小湖自然环境的宁静优美及渔人快乐的心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赏析美的语言,领略美的意境,培养美的情操。一、揭示课题,感知课文,理清层次因为学生对鸬鹚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在板书课题后,首先出示有关鸬鹚的幻灯片,对鸬鹚作以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课文:1.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2.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3.捕鱼前后湖面有什么变化?4.课文…  相似文献   

13.
毕海燕 《中国德育》2006,1(1):77-77
郑振铎的《鸬鹚》是一篇动静结合、节奏感很强、有着山水泼墨意境的文章。“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人、湖、鸬鹚都平静得像一幅画;随着“渔人拿竹篙往船舷上一抹”,小湖的平静打破了,鸬鹚入水、出水,渔人不再吸烟……小湖一派喧闹景象;夕  相似文献   

14.
《鸬鹚》是篇描写景物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清新的格调,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鸬鹚捕鱼图,反映了渔家丰收的无限欢乐.课文结构严谨,意境优美,妙语连篇.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会使学生感受到美在其中,接受美的教育. 教学《鸬鹚》可作如下设想. 一、理脉络,感受结构美《鸬鹚》采用两条线交织的描述手法:一条是湖面,写了湖面从平静到不平静又回到了平静的过程;一条是这湖面的“静——动——静”与鸬鹚的活动的紧密关系.两条线相互依存,相互衬托,显出作者精心安排结构的妙处. 怎样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这个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一次执教《鸬鹚》一文,笔者尝试着和学生一起赏析课文遣词造句的特色。欣赏完作者的动态描写后,吴磊同学突然举手发言:“老师,我想课文第三节的‘渔人……又把它(鸬鹚)甩进水里’这句话的‘甩’字用得不确切。因为渔人是非常爱护鸬鹚的,用‘甩’字从感情色彩上分析好像不能反映这一点。‘甩’字能不能改为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看图想象说话 1.看图说话。先让学生确定恰当的观察顺序,然后要求学生按由远及近、由小湖到岸边的顺序,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想象说话,体会意境。先让学生根据垂柳的枝条、平静的湖面及湖中的倒影,去想象天气情况,包括蓝天、白云、太阳和风等;再根据渔人的神态、动作以及鸬鹚站立的姿势,想象渔人当时的心情,最后把图上的景物结合起来,去体会图画给人以静的整体感受。二、品词析句学文悟法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让学生自读课文,分析湖面的变化过程及其变化原因,弄懂课文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顺序,描写了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最后又恢复平静的变化过程,从而理清了作  相似文献   

17.
听一位教师教《鸬鹚》(六年制九册)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渔人赶鸬鹚下水的动作,用的是“抹”字,为什么不用“赶”呢?  相似文献   

18.
1.看图,结合“湖面、岸边、垂柳外边、稻田、几只小渔船,近处的一只小船、渔人、船尾、鸬鹚、船舷”等词语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了解作者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  相似文献   

19.
一、分享宁静引“一抹”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节,是不是让你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和美丽的宁静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种宁静和美丽吧!读第一节。(边读边击课件出示: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和五句浓缩相关内容的短语———(1)渔船浮在湖面上;(2)湖面平得像面镜子;(3)岸边垂柳和稻田;(4)渔人悠然地吸着烟;(5)鸬鹚列队待命。然后,学生站起来自由读、尽情背。接着,在教师引导下调整语速,把握语音,捕捉语感,着力将各自体会到的“宁静”在朗读、背诵中流露出来)师:这些列队的士兵———灰黑色的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呢?生:捉鱼的命令。…  相似文献   

20.
一、分享宁静 引“一抹”师 :上节课 ,我们学了第一节 ,是不是让你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和美丽的宁静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种宁静和美丽 ,读第一节。(边读边出示课件 :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和五句浓缩相关内容的短语—— (1)渔船浮在湖面上 ;(2 )湖面平得像面镜子 ;(3)岸边垂柳和稻田 ;(4)渔人悠然地吸着烟 ;(5 )鸬鹚列队待命。然后 ,学生站起来自由读、尽情背 ;接着 ,在教师引导下调整语速、把握语音、捕捉语感 ,着力将各自体会到的“宁静”在朗读、背诵中流露出来。)师 :这些列队的士兵——灰黑色的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