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课程与教学的隐喻:课改必须"改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们与课程建设共成长,与课程改革共进步,对课程、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收获就是:课改必须"改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十余年,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很多学校的课改由"穿新鞋走老路"变成了"形改神不改"。课改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讨论的作用。小组展示成了没有效果的"表演",很多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人云亦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不够到位……课改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不只是操作上的问题,更是教师思维和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本质,于是以往经验式的教学限制了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反思课程改革就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十多年前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2.了解新…  相似文献   

5.
李裕民 《广东教育》2005,(11):49-49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人们一直在议论评价问题。一是担心将来高考怎么考,二是思考我们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评价学生。关于第一个问题,中央明确指出,高考要和课程改革相结合。这几年高考改革的方向与课程改  相似文献   

7.
课改,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老师们大胆更新教育观念,全力开展教学实践,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语文课改局面喜人。这十年的改革路上,也出现了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一知半解,甚至误解的问题。所谓"一知半解",即为"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全面、不透彻"导致语文新课程走入了改革的误区。所以,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认清课改精神核心,理清课改思想源头。一.知"自由"半解"自主"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包含了"以  相似文献   

8.
正一、实验背景为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合肥市从2002年全面进行课程改革开始,在高中阶段探索"全面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学校的教学研究情况、高考情况、学生体检健康情况等六个维度。2013年,我们又引进上海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进行抽测、考察,来对各县、市、区的教育工作进行评定。为了改  相似文献   

9.
考试评价是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终极环节。早在新课程改革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许多课改专家就明确提出要以高考命题思路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最终实现高考、课改与中学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2007年以来陆续亮相的各省区新课程高考历史卷(或文综历史题)的命题思路已经明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为课程评价尤其是学业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土壤。在我国现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是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各地的高考命题改革对这一作用的发挥作出了很好的探索。本文以数学学科为例,基于高考命题的研究性学习与综合课程评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案例分析,讨论以高考命题改革推动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说到课改,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认为势在必行。因为靠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从形式上看固然比较公平,但在衡量学生真实水平上,在构建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上的确弊端多多。但老师们认为课改有几大难点:一、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老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老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或不科学,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谁改谁吃亏,就会…  相似文献   

12.
课改十年,有学者认为"课改"就是"改课"。实践证明:这种说法的确不假。课堂,是一块凹地,所有的课程都在这里汇聚并得以整合;课堂,又是一块高地,所有的课程又都在这里提升并得以实现。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有其深远的实质意义。常态课是最真实、最原生的教学过程。为了深化课改,近几年,我校把焦点锁定在"常态课堂"上。以课堂监督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不符合新课改倡导的课程理念。学生、教师、教学被高考绑架,使得教学效果低下。随着《江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建构一套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学业评价体系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纸笔测验作为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担负着引领课改、导向教学、发展学生的重要职责。进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笔者基于自己对课程改革不成熟的认识与理解,尝试着命制了一些试题,现将命题过程中的想法与思考汇报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高考不改,高中新课程难行。”“不搞高中‘考改’,就不要奢谈高中‘课改’!”类似这样的话,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常常能够听到。尽管前人总是教育我们“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只有这样的“末端思考”和“终端估量”,才是“切合实际”和“对学生负责”的。在课改过程中,这样的声音始终存在,特别是当课改面对难题、面临抉择、需要攻坚的时候,它们还会变得“高亢”起来,甚至于形成了声势不小的“合唱”。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喊了多年,然而,高中语文课改并未有多少实质性动作.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教学评价未改革,高考题型未创新.课改的宗旨是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也强调要变革教学评价,使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多年来全国高考语文题型几乎千篇一律,极少变化.这有诸多弊端,故应该改革语文教学评价,创新高考语文题型.  相似文献   

17.
学业评价的改革是整个高师课改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教学论课程学业评价的主要问题是:评价目的单一,忽视对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关注;评价重心偏失,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关注;评价内容狭窄,忽视评价的全面性与综合性;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忽视评价的多样化;理论与行为不统一,忽视评价的示范性。建立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教学素养提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系统工程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课改实验中 ,我们始终把评价的改革视为重中之重 ,出台了《乌市第二十七小学全国基础教育课程课改年级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各学科教师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评价对象)、教学实际制定了本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我们的评价是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动态评价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们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课改十年,思想活跃,方法多元(一)小语课改十年,顺应时代潮流,思想空前活跃,方法层出不穷,涉及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教师与学生多个维度,成果显著,风景亮丽。翟京华(北京育民小学):对待课程改革,我们要有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新体育课程需要新的评价理念与之相适应,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给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使教学评价改革成为课程改茧中各爰美沣的焦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