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轴对称”共安排了三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主要内容是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变换及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第1节轴对称,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实际出发引入问题,突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入手,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通过观察、探究、思考等一系列栏目,探索出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学生有真实感受,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也能较好地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既欣赏了图形的对称和谐美,体会了轴对称的广泛应用,又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了轴对称的本质.在经历了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的过程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性思维得到了培养.第2节轴对称变换,教材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形以及让学生自己动手经历由一个图形得到与它轴对称的图形的过程,引出轴对称变换并归纳轴对称变换的特征.这样,学生既感受了轴对称变换这一运动过程,又自然地体会了轴对称...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1.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100-102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层次分明,循序渐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正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说一说、剪一剪、看一看等活动,学生能自己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渗透美育…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目标分析本节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基本概念等内容,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  相似文献   

4.
《课标(2011)》将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领域改为“图形与几何”领域,并要求在此领域中主要体现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同时,《课标(2011)》把实验稿中的“图形与变换”改为“图形的运动”,虽然保留了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等内容,但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化动为静,以静制动,动与静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起,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初中几何试验教材》,教学实验至今已有三轮,现经上海市教育局审批,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同意铅印出书,教材的特点是: (1)用几何变换的观点组织教材,培养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图形、认识图形,利用轴对称、翻转变换解决作图、三角形与圆中的一系列问题;利用中心对称、旋转变换解决四边  相似文献   

6.
李勇 《天津教育》2012,(3):49-50
我要与大家研讨分析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这三方面进行阐述。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钱卫华 《中学教研》2014,(11):18-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围绕"基本图形"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旨在使学生掌握分离、补形、构造等基本方法,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直观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第一节《图形的旋转》.本章是在学生学过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全等、轴对称图形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对平面图形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图形的旋转是继图形的平移与翻折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变换,也是研究中心对称的基本方法.八年级的学生喜欢通过自己观察、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知,他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初步了解了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中先呈现了蜻蜓、蝴蝶等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安排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画出对称轴,这样学生可以逐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学生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辨识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把上面的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安排了一道"试一试",让学生从一组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以巩固刚才获得的初步认识.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不难看出,教材的编排正是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联系生活学数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操作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联系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所以,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是运用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去做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且这一板块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轴对称的再认识”是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深化学生对对称本质的理解,以实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轮新课标修订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对课程内容作了结构化调整。本文从新旧课标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出发,具体分析了“图形与几何”内容领域的两个学习主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阐述了各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要求及学业要求,并对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教学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4.
平移、旋转和对称是《图形的运动》部分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能给学生一种数学的眼光,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积累几何活动经验。结合《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的两次教学设计及其反思,探寻《图形的运动》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在三年级上册安排对称知识的学习,共2课时:感知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三年级下册安排平移和旋转内容的学习.现在我说的是<感知对称现象>.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在三年级上册安排对称知识的学习,共2课时:感知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三年级下册安排平移和旋转内容的学习。现在我说的是《感知对称现象》。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堂“做”数学的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做”数学。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嘶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8.
张绪昌 《山东教育》2012,(Z1):73-76
模型1:轴对称教学内容:P2-P4简要分析:"轴对称"模型是概念模型。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建立这个模型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几何的必要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并能画出一个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本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模型建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强化已学平面图形的特征,为后继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平移、中心对称图形等作铺垫。本课设计主要体现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节,它在本章中起着开启新课的作用。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轴对称世界,深刻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学习与探索,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至深,为后面学习抽象的轴对称图形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