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泳教学速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选取仰泳中的反蛙泳作为游泳课的入门教材是合理的。本详细介绍了反蛙泳的教学方法:反蛙泳技术与教学口诀;反蛙泳的陆地练习方法;水中练习方法以及将反蛙泳教学过渡到蛙泳教学的方法等,为快速掌握游泳技术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教法。  相似文献   

2.
在游泳池里,游泳老师指导一名大约十岁的学生在练习蛙泳,他向学生不断及时反馈着该纠正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蛙泳技术发展很快,使蛙泳成绩迅速提高。作为一名少儿游泳教练员,应该懂得蛙泳技术原理,研究蛙泳技术和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游泳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4.
蛙泳速成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游泳,掌握一种游泳姿势,减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通过近几年来对蛙泳教学的不断实践,逐步摸索出比较成熟的蛙泳新教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蛙泳游泳技能。  相似文献   

5.
游泳竞赛规则的变革与蛙泳技术的发展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蛙泳技术发展和游泳竞赛规则变化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揭示了游泳竞赛规则的变革对蛙泳技术的发展创新具有深远意义。可以说游泳竞赛规则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和蛙泳技术发展创新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游泳是以水为介质的运动项目,人在水中游进会受到水的阻力,同时通过肢体与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获得游进的推进力,游泳的阻力和推进力的大小会影响游泳速度。本文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蛙泳腿部技术进行力学分析,阐述如何减小蛙泳腿的阻力,增大蛙泳腿的推进力,从而提高蛙泳游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蛙泳新旧规则变化的对比分析,阐述新规则给蛙泳转身技术带来的影响,调查发现新规则的实施对少儿蛙泳选手技术与成绩并未带来明显的变化,从少儿游泳运动员蛙泳蹬腿训练、蛙泳蹬腿陆上辅助练习、蛙泳转身长划手过程中本体感觉训练、身体超直姿态训练等方面总结新规则实施后少儿游泳运动员长划手技术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泳坛三杰     
《新体育》1996,(3)
王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达到一定运动水平后,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技术动作,哪怕没有出现新的技术动作,也会开始从细小环节去进行改善。本文分析和比较澳大利亚墨尔本第1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蛙泳比赛前三名选手和在上海市沈坚强游泳俱乐部训练的上海市游泳代表队队员在蛙泳游进过程中动作变化对游泳速度的影响,抓住世界高水平蛙泳运动员合理的游泳技术共同特征,探寻他们共有的动作特征。世锦赛优秀运动员游进时动作方式对我们游泳运动员影响深远,明白动作原理将对我们提高运动成绩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几年对蛙泳教学的不断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比较成熟的蛙泳新教法,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蛙泳游泳技能。一、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游泳教学由陆上教学和水下教学两部分组成。不难看出游泳教学是在两种不同媒体空间进行同一种技术动作的教学。学生所承受的身体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合理的教学形式,去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两种不同媒体空间给学习游泳带来的不适应。近几年来,我们对蛙泳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陆为基础,水为重点。所谓陆为基础就是在陆上将蛙泳各项技术动作掌握好,…  相似文献   

11.
在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中,蛙泳的呼吸可谓是个难点。一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手、腿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已基本达到了动作要求,但呼吸技术总掌握不好,不是感到头抬不起来,就是头抬起来还来不及呼吸又沉到了水里。而一般学游泳的时间总是比较紧,所以学习结束时,很多学生只是学了一个蛙泳的动作架子,还谈不上真正会游蛙泳。针对这种情况,下面对游泳初学者中蛙泳呼吸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游泳项目的特点,利用“平行连贯教学法”同时进行蛙泳和爬泳教学,改变对初学者进行单一蛙泳技术教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平行连贯教学法”符合初学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游泳教学特点,初学者能在相同课时内学会蛙泳和爬泳两种技术,较“常规单一教学法”优越。  相似文献   

13.
翻开竞技游泳的历史,其四种姿势,没有哪一种像蛙泳那样,经过多次变革。蛙泳之所以叫蛙泳,就是因为它是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姿势,是一种古老的游泳姿势。早在1875年蛙泳还未成为一种竞技游泳技术以前,美国著名运动员维伯大卫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就是采用宽蹬夹水的蛙泳技术。 后来,人们为了提高蛙泳的技术,就加长了两臂划水路线,两腿收向腹部再向后做蹬腿动  相似文献   

14.
李影  李贲 《游泳季刊》2003,(1):26-28
本通过对蛙泳技术发展和蛙泳竞赛规则变化的历史回顾,揭示游泳竞赛规则的变革对蛙泳技术的发展创新具有的深远意义。可以说蛙泳竞赛规则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和蛙泳技术发展创新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随 着游泳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蛙泳技术也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在竞技游泳的姿式中 ,蛙泳技术的演变最为多而复杂。近年来 ,主导蛙泳技术的主要有“平式”蛙泳和“波浪式”蛙泳两种 ,但是在世界游泳锦标赛和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 ,优秀蛙泳运动员几乎都采用“波浪式”蛙泳技术 ,例如澳大利亚选手赖莉 ,南非选手海恩斯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平式蛙泳的特点是身体位置接近水平 ,游进时较平稳 ,蹬腿力量在游进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而波浪式蛙泳主要发挥了腰腹的作用 ,打腿时充分利用了腰腹力量 ,并且起到划手与蹬腿的纽带作用 ,使臂与腿的配合更…  相似文献   

16.
薛惟奇 《新体育》2023,(2):48-50
蛙泳的腿部动作较其他泳姿更重要,蛙泳腿部动作技术是否熟练对蛙泳成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也是蛙泳速度主要的推进力。随着蛙泳技术的不断改进,蛙泳腿技术动作主要分为三种:平式蛙泳腿、螺旋式蛙泳腿和活塞式蛙泳腿。本篇研究内容旨在分析当前游泳教学训练中三种蛙泳腿的技术特点,并进行教学实验训练,使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不同的蛙泳腿训练有进一步的认识,为广大游泳教练员的蛙泳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欣 《新体育》2007,(3):9-9
2007年1月29日,中国游泳历史上最优秀的女子蛙泳选手,本世纪中国游泳的一面旗帜,雅典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冠军,5枚世锦赛金牌得主罗雪娟,在度过23岁生日后的第三天,宣布退役。从此,一个属于罗雪娟的时代结束了。  相似文献   

18.
郝文彬 《新体育》2008,(3):18-19
一种泳姿,一个时代,一方荣耀。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游泳带回了一枚金牌,夺得那枚宝贵的女子正是罗雪娟,因为她的存在,那段时期,女子100米蛙泳.乃至整个女子蛙泳都成为中国游泳屡屡称雄世界的强项。然而,在罗雪娟因身体原因离开泳池之后,中国女子蛙泳陷入低迷,在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之时,思念与期待成为后罗雪娟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1996,(3)
一一一一 — —捻;徽;。;。1明星风采乐靖宜在'95世界杯短池赛中夺得3枚金牌,至今保持着50米,100米自由泳两项世界纪录及4项短池世界纪录.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世界冠军.怡武世界杯短池赛男子200米蛙泳金牌得主,中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丛宁丽  黄灿  杨虎 《游泳》2011,(6):74-75
蛙泳是通常老百姓认为最容易掌握的游泳技术,但实际上蛙泳技术是四种冰姿中最难协调的技术。一旦掌握蛙泳呼吸技术后,就容易长距离游,并且蛙泳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我国目前为“速成”目的学习游泳,通常首选学习的泳姿就是蛙泳。本文通过成都体育学院的游泳教学实验,对成人初学蛙泳采用“五步简约教学法”。与传统教法相比,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还能达到使学生轻松快乐、教师省力愉悦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