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意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在拳理拳法上,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技击内容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拳法上以形取意、意自形生为主要特点。以徒手搏击和器械攻防格斗为一体,以及内外结合、锻炼人内在的精、气、神、意、劲为宗旨。同时在拳理拳法中蕴藏着"天人合一"及祖国医学中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十大形”是戴氏心意拳的基本拳法。内容是“龙、虎、蛇、猴、马、鹰、燕、鹞、鸡、熊”,是模仿动物搏斗动作,取其锐击之意创编而成。十大形如同五行拳,也是单练拳势;左、右势式。同是母型拳法,依附母型还有诸多子型拳势。所不同的是,五行拳是遵循自然规律产生内在的变化;十大形是“像形取意”呈外沿  相似文献   

3.
夫拳法贵炼,炼气炼意为上,炼形炼力居其次。盖气能帅力、意能君形也。浅识拳者,得其形,不解其意,深识拳者,得其意而忘形,故欲通上乘拳法究竟,须炼有定规,至诚之道充于中;打无常法,法备则用周;变遵自然,感动兴起于不容已;庶不致走入歧途也。  相似文献   

4.
宋学玉 《武当》2010,(7):10-11
龙门十三形是武当全真龙门派(简称武当龙门派)拳法的灵魂,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拳术套路之中,且以身手步法协作的应用形式出现,是形成龙门派拳法特征的关键。诸如狼形取其奔之意,坐腰而出,身步相欺,蹿闯扑杀,名曰“狼奔”;猿形取其灵,身严步灵,手惊心灵,身手之快,迅捷异常,名曰“猿灵”。  相似文献   

5.
朱伯伦 《武当》2014,(1):29-31
四门八打是以十大形实战动作为基础的套路,它起落跌宕,舒卷大方,非常精简干练。同时突出了心意六合拳"六形(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合一"以及"六艺[恨天无把(塌无意)、恨地无环(地翻天)、曲断中节、拉锚断绳、翻弓断弦、勒马停风]之劲意"。风格上较完整地保留了姬龙峰所传拳法的原风原貌,古朴苍道,拳法简捷精粹,博大雄浑,不尚花架,  相似文献   

6.
孙保才  周美良 《精武》2007,(3):18-18
十大真形归定把中的虎形虎扑双把,是在龙形枯树盘根之后的第三个单练动作,取意为虎的扑食之勇。虎在扑食之前,静静地寻找猎物,称之为虎搜山,找准目标后再快速勇猛一扑。心意拳法取虎形正是指此而言,不但取其轻灵的一扑,还参悟出其中含有的拳法之理,即“动静相兼,欲前先后”,这在具体动作中都有表现,如虎搜山时,头与颈同时转动,在心意拳四把捶中的“出手横拳无敌家”、“青龙出水”式后也有转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明了"南少林"拳法之起源与流变,揭示了"南少林"拳法是以道家武术理念改造"北少林"拳法的结果,为"道"、"佛"之共创。"南少林"拳法青出于兰而甚于兰。是为中国"物理"拳法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录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后手中段逆突拳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手道运动中有拳法、腿法和摔法这三种技术,在这三种技术运用中运动员更侧重于使用拳法技术中的后手中段逆突,拳法技术后手中段逆突是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在空手道拳法技术中,后手中段逆突技术是运动员实用频率最高拳法技术和成功率最高的拳法技术,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实用的拳法技术中的主要得分技术;腿法技术的使用稍低于拳法,在腿法技术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中段回旋踢,但是成功率相对较低。在战术分析方面,运动员的主要战术形式为直攻战术。  相似文献   

9.
醉八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和特点醉拳,也叫醉酒拳,是武术的象形拳术。练习时,步法踉跄,身形飘忽,时而举杯自酌,时而颠扑醉倒,跌跌冲冲,趑趑趄趄。由于它的运动形式别致,致使这一拳术能流传至今。醉拳特点:寓拳法于醉形,藏机关于跌扑。它在东倒西歪、前仰后合的醉形醉态之中,含蓄着若刁搂点扣、踢弹勾挂、挨傍挤靠、闪展腾挪等技击手法,腿法,攻法和避法;而在一跌一倒之中,则蕴藏着扑、翻、剪、绞等地趟摔法的攻防技巧。这个特点使拳法、摔法和醉形融合为一体,构成了颇饶趣味的独特风格。醉拳的拳路很广,名目不一,内容也各有偏重。我们编写的这…  相似文献   

10.
一、拳法 在跆拳道比赛中,拳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运用拳法时,拳必须握紧,动作发力要迅猛短促,完成击打动作后要立即回收,以免被对方抓住手臂或手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拳法。  相似文献   

11.
七仙形秘拳     
高翔 《武当》2001,(6):5-8
“七仙形拳”系秘门武功,在历史传承中,门规森严,传递保守,故武道中人对此门知之极少。鉴此,笔者把此拳源流、拳法、兵刃、技击、功夫、劲力等加以概述,让学者了解其大略。  相似文献   

12.
泰拳的拳法基本上与拳击相同,大致可分为直拳、钩拳、上击拳和摆击拳等等。 拳击只准许用拳击打,故此其拳法比较密集紧凑,力度大,威力强。而泰拳是手足并用的自由搏击,没有拳击那种限制,因此拳法的变化较多,许多拳击中不准使用的拳法,在泰拳中则是随意使用的,例如鼓拳、掌掴、回击拳和后摆拳等拳法。  相似文献   

13.
蔡李佛拳是广东人陈享融和他的师父蔡、李、佛(陈)三家拳法之长创立的武术流派,因为博采众家之长,所以拳法中既有南派拳法的稳健刚强,也蕴含北派拳法开合舒展,具有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特点。蔡李佛拳发源于江门新会,创立百年以来,风行岭南,弟子遍及世界五大洲。  相似文献   

14.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6,(12):24-24
首届全国梅花桩拳研讨会于2006年11月7日至9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为期j二天。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主持召开,得到全国各地梅花桩拳法研究会群众组织和个人的响直与支持。参加研讨会的各地代表有: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广东省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北省六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南省三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山东省四个市县地区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安徽省梅花桩拳研究会、辽宁省营口市梅花桩拳代表、江苏省梅花桩拳代表等共计四十余人。中央电视台影视记者和领导,《中华武术》杂志主编均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王忠海 《武当》2005,(11):23-24
“野马盘草”是洛阳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中的马形拳把,主要练习耐力与爆发力,是“拳功一体”的拳法。由于“野马盘草”拳把发力刚猛、爆烈,负荷极大。所以规定只有年满18岁之后方可学练。年龄未满十八周岁者,由于骨骼、脏腑机能脆弱,难以承受发力时产生的震荡,很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17.
朱道琼 《武当》2014,(8):55-56
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创办《武当》三十年间,挖掘整理出大量武当武术拳法套路,推荐出大批传人、掌门人,彰显了这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谛及养生文化底蕴。可谓群英荟萃,拳法璀璨。一时间,武当武术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洲四海。  相似文献   

18.
组合拳在拳击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拳就拳法的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拳法的技术动作和组合拳技术动作两大类。单个拳法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组合拳技术分为左直拳接右直拳、三次扰视拳接右直拳、左直拳接右摆拳接左钩拳等。在拳击比赛中组合拳是一种常用的拳法。阐述了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组合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拳经拳法备要》,对散打步法和拳法的重要性及二者之间的协调训练进行分析,揭示散打拳法与步法训练之间的关系及心理训练在二者协调中的重要作用,为武术散打训练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麟角刀     
刀名由来 像形取意是戴氏心意拳“像形拳法”的立义之本。 麟角刀像于何形,立于何意?麟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它与龙、凤、狴同一性质,是想像中的奇异珍兽。龙为畎之帅,凤为禽中师,狴为囚监,麟为仙骑,四畎皆为人的教化物。男人坚强不屈要有龙的神威,女人文雅华贵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