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中的“之”字,主要有三类用法:作动词、作助词、作代词。“之”作动词时,一般表示“到、往”之意。这种用法较为少见,它在句子中作谓语,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表示方位(或地点)的词语作“之”的宾语。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之”即为“到”的意思。又如“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亦为“往、到”之意。“之”作助词时,有三种情况:⑴作音节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可不译,常用在时间副词后。如“久之,蛇竟死”(《螳螂捕蛇》)。⑵作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  相似文献   

2.
代词"之""其"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的虚词“之”、“其”原本是指示代词 ,它们都指向一定的人、事、物。指示代词“之”、“其”的主要功能是作定语 ,“之”偶尔可作宾语。用泛指、特指来区分“之”、“其”的观点很难成立 ,传统用近指、远指区分“之”、“其”的说法更切合语言实际。指示代词“之”、“其”可以兼表第三人称。作为第三人称代词 ,“之”经常作宾语 ,“其”经常作定语。“其”字还可以作主谓词组 (或称“小句”)的主语 ,“其”不能作主语的说法应该否定。另外 ,“其”在秦汉之际也偶有作间接宾语的用例 ;“其”在《诗经》中用作词头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对“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说之异议王玉仁古代汉语中的虑词“之”有种独特的用法,即介于一个作了成分或分句的主谓短谓语短语之间。这种“之”的语法作用究竟应当如何认识,目前仍是其说不一,但有一说十分流行─—“限消句子的独立性”。这种认识值得商榷。所谓句子,就是...  相似文献   

4.
风狂,或作“疯狂”,其语盖源自“凤凰”。风(疯)甲文中与“凤”通,狂与“凰”音近可转,凰鸟在《山海经》中写作“狂鸟”。风狂与凤凰除语音相通外,其语义亦颇与凤凰之品性相吻合。凤凰的“歌舞饮食”,均有出“风”头和“狂”妄自大之嫌;其飞群鸟从以万数,又或漫天翱翔,自是在发“风”或发“狂(逛)”。因凤凰是古东夷族所崇拜之图腾,故凤凰有“风狂”之表现,应是古华族对夷族某些风俗习惯的一种蔑视  相似文献   

5.
“之”属文言虚词。其特殊用法不必向小学生多讲,但一般用法、常见用法如不讲清楚,也会成为学生阅读中的障碍。 一、作代词。作代词用的“之’可以代人,也可代事物,它所称代的对象大都在上下文中。 二、作结构助词。作结构助词用的“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限制或修饰的偏正关系。如:《赤壁之战》中的“之”在定语“赤壁”之后,处在中心词“战”之前。可译为“的”。 “之”作结构助词讲在小语课本里,还有一种情况,在主谓结构之间加‘之”字,使它成为主谓词组,这个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这种用法的“之”字,起着突出…  相似文献   

6.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 ”“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每年职称开评前夕,教育报刊编辑部便会收到一些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送来的教师应评职称之需的文章,言辞恳切地要求“予以关照”发表。这些“论文”中,虽不能说没有佳作,但大多属于临时炮制出来的、质量低劣的“敲门砖”之类。其中不乏拼凑之作、“克隆”之作、仿冒之作、即兴之作,甚或抄袭之作和捉刀代笔之作。此种“职称论文”现象,说轻一点,是师德失落的表现,是一种行业不正之风;说重一点呢,与“学术腐败”沾了边,是师魂的堕落。“职称论文”的作者之所以敢于堂而皇之或半带羞涩地送上这些“敲门砖”,我以为在其深层意识里面,…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之”字的多种用法樊拴稳一、常作代词,表第三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他们”。在句子中作宾语,而不作主语。如:①虎见之。②操蛇之神闻之。例①的“之”代“驴”,作“见”的宾语。例②的“之”代“愚之移山这件事”,作“闻”的宾语。以上句中的“...  相似文献   

9.
节奏,原为音乐术语,最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出现,《礼记·乐记》的前两章就曾频繁使用:“广其节奏,省其文采”,“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孔颖达在疏中训为:“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又说“谓奏作其乐或节止其乐,使声音和合成五声之文也”,“声无曲折则太质素故以文采节奏而饰之使美”。这说明“节奏” 的概念刚形成,人们就意识到了其中蕴藏的美学涵义。  相似文献   

10.
“是”代语作介词“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宾语,以及非否定句中用助词“之”等标志,都可以前置。对“寡人是问”一类句式,通过大量语例说明,不宜将其动词前的“是”解为代词,并视之为一种“例外”的宾语前置现象。而应该判作是连接词组或句子表顺接、因果等关系的连词。  相似文献   

11.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 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剐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12.
南宋学家刘子Hui《汴京纪事》之七“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对北宋误国六贼中的蔡京、王黼作了尖锐的讽刺,后在仕人中则有将“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改为“秋雨梧桐皇子宅,春风杨柳相公桥”的拟似之作,并广为流传,本对其改作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陋室铭》中末句“孔子云:何陋之有?”中的“陋”,向来释为:简陋、狭小,即“华贵”“宽大”的反义词。其题中的“陋室”之“陋”,亦作如是解。课本、“教参”及诸多古典学读本均持此见。笔以为,此说为非。  相似文献   

14.
走进当前的小学,经常能看见孩子们穿着唐装摇头晃脑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许多小学的语文老师更是在其上汇报课或观摩课时都要来上那么一段好象不可或缺的三字经。这确实给小学教育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毕竟这些都已多年未见了。但是在叫好的同时,我们不无担忧,这样的应景之作大有作“秀”之嫌疑。小学生的国学教育不能光靠“读”,“秀读”就更是纸上谈兵,纯粹的花架子。我们应该走出“秀读”,扎实且富有成效地开展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惟妙惟肖”之本字即“微妙微肖”──“惟”“微”互通说刘喜军笔者在翻检当代出版的语言工具书中发现有些成语或典故的解释,似是而非。比如,“惟妙惟肖”(亦作“维妙维肖”或“唯妙唯肖”)即为其例,现略引四家之说:1、《古今成语词典》(中华书局)“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6.
数学知识都具有“形”与“质”两个方面。“形”与“质”在认知结构体系的协调下应是统一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或先“乱”其形,或先“忆”其形,或先“明”其形,或先“补”其形,善用数学知识之“形”来凸显数学之“质”,以达到数学教学的“形质”兼备。  相似文献   

17.
曾勇 《湖南教育》2002,(13):29-29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一篇文章要作惊人之语,“见他人之未见”实在难之又难。常而可行的是“见他人之所见”却“语他人之未语”———通过独特精妙、耐人寻味的遣词造句容纳更多的有效信息,让读者有“生疑————思考———共鸣”的思路历程,感受到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或未能深刻领悟的美或哲理。因此,设计课文语感训练点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说法或写法不一样)的词语或句子,通过与其“常态”的比较,使学生知道“非常态”的内涵大于“常态”的内涵,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将这一“…  相似文献   

18.
“铭”,本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字,后来演变成一种体。出自唐代名诗人刘禹锡之手的《陋室铭》,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成为古代众多铭中的佼佼,一千多年来,深受广大读的喜爱。惟其如此,后人多有刻意模仿其调,推陈出新之作,现采撷两则欣赏。  相似文献   

19.
《楚辞》中的《九歌》,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是屈原修定的民间祭歌。这一提法,主要来自王逸,《楚辞章句》中为《九歌》所作的题解中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词。其词,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宋代朱熹在王逸此说的基础上,断定《九歌》是屈原对“昔楚南郢之邑”的民间祭歌,“颇为更定词,去其泰甚”而成。这样《九歌》就成了“屈原在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定论。①目前,学术界和大中学校教村编者…  相似文献   

20.
本试图论语迟子建小说中的常见情节“父亲之死”源于作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的心理情绪,并以“父亲之死”为线索来解读其小说中浓重的死亡意识、“灵魂”的频繁出现以及小说中传达出的富有悲剧感的幸福观与完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