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而结束了传统的藏书楼时代。民国藏书家为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可贵贡献,其藏书遭到战乱、灾异的重重侵害,损失惨重。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至今大多有存,主要书目种类有:综合性家藏书目;专科、专藏书目;读书题跋、题记;知见书目和书影等。  相似文献   

2.
私人藏书在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认可的中国的藏书观念是以藏为主、为藏而藏、藏而不用;谈论古代藏书楼也多批判其保守的一面,但我国古代也不乏开放型的藏书家,他们敞开门户、广招来学,把私人藏书从狭小的天地里解放出来。该文在汇总6个著名的开放的私人藏书楼的基础上,归纳这些藏书楼主人的"储书供众"、"传布为藏"、"流通开放"等开放思想。最后分析这类私人藏书楼致用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对藏书家自己、  相似文献   

3.
苏州是全国的私家藏书中心,有全国一流水准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末清初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藏书流派形成具有辐射和影响力的独特流派。苏州现今存世的藏书楼屈指可数,迫切需要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藏书楼,弘扬藏书楼文化,要把现存藏书楼整体保护、开发、利用,让藏书楼与现代文化、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合理配置资源,找准发展定位,作为遗存的...  相似文献   

4.
杨璐嘉  徐雁 《图书馆》2023,(2):84-91
随着近代社会制度的变迁,一批工商实业家成为新兴藏书家群体,儒商藏书家严遨、严谷声父子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二者的藏书实践与藏书思想不仅是近代私家藏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近代社会之流变的映照。文章通过钩沉索隐、考史辨事,梳理了严氏父子的藏书源流,勾勒出近代私家古籍聚散流转的轨迹,并揭示出古籍递藏背后所反映的近代私家藏书群体的转变特征。文章通过探究严氏父子藏以致用、嘉惠学林的藏书实践,体现出二人“整理古籍、刊刻流布、公开家藏”的先进、开明的藏书思想,展现出在近代社会剧烈变化的背景下,严氏父子为保护文献典籍、传播中华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清代嘉兴藏书业兴盛,私人藏书大家辈出.在藏书过程中,藏书家大多构建室、楼庋藏,并以典雅的名称命名自己的藏书处,以书蕴名,以名传书.这些充满了书卷气、书香味的室、楼之名,无一例外地折射着各个藏书家藏书的心理、情趣和旨归.这些异彩纷呈的藏书楼名,不仅是嘉兴藏书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著名私家藏书楼考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纯 《图书馆建设》2001,(1):103-105
本文简述了藏书楼阁建筑的特点,对中国著名私家藏书楼的建立、命名、藏书及其变迁进行了考证。从文化学、文献学、心理学意义上对私家藏书楼进行考证,既可反映某一时代文化学术的发展水平,也可为研究中国图书馆史、著名藏书家和学者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喜见不少学者着力于藏书史实挖掘和文化传播,私家藏书通史、断代史、地区史、藏书楼史、藏书家传等藏书文化著述不断涌现。2007年6月,范凤书先生的一部《私家藏书风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又为书林新添一景致。  相似文献   

8.
明清民国时期的晋商是我国私家藏书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藏书家群体,但受材料所限,目前学界未能开展充分的学术研究。笔者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方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全面揭示出当时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明清民国时期,晋商藏书家的收藏、整理、著述、刊刻、捐书等活动,对传统古籍的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搜集编印、三晋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近代山西新式图书馆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晋商藏书家“藏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晋商“儒贾兼通”商业特质的塑造和三晋近代新文化的流播。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9.
卧雪庐,袁芳瑛(漱六)藏书楼。对于卧雪庐的藏书,不论是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还是郑伟章的《中国藏书家传略》,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都语焉不详,因而卧雪庐在私家藏书中的地位不彰。这固然和袁芳瑛来不及釐清所藏文献宝藏、著成目录传世有关,更由于他的后人榆生辈缺乏文化素养、不知  相似文献   

10.
古代私家藏书楼的构建与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私家藏书是一种内蕴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看,它既有汗牛充栋的藏书、岿然屹立的书楼等物态文化,又有在长期藏书活动中形成的风尚、习俗等行为文化及心态文化。本文拟从藏书楼的构建与命名角度作一考察,希冀可有神于古代藏书史的全面研究。私人藏书在有了相当的数量以后,就应该有便于度藏和保管图书的处所,于是出现了藏书楼的营建。藏书楼的出现是私家藏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献中对私人构建藏书处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晋,王嘉在《拾遗记》卷六中日:曹曾,鲁人也。家产巨亿,学徒有贫者皆给食。天下名…  相似文献   

11.
<正>古代官府藏书发轫于商代甲骨和周代守藏室,私家藏书则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藏书。汉魏以后,藏书楼开始出现,历代相沿不绝。延至明、清两代则臻于鼎盛。在近现代图书馆出现以前,古代藏书楼对保存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献传播功莫大焉。然而,这些藏书楼的兴废、图书的聚散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清末四大藏书楼以秘册精椠、庋藏丰富闻名一时,它们是浙江湖州陆氏皕宋楼、杭州工氏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氏  相似文献   

12.
刘丛 《图书馆学刊》2012,(10):111-114
古代私家藏书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在社会文化环境对私家藏书的影响、私家藏书的文化形式———藏书楼以及藏书楼命名、私家藏书的文化情结———藏书心态等方面。从文化视角探求私家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冯晓霞 《图书馆》2012,(5):136-138
清代浙东私家藏书不仅保存了浙东文化的精华,而且对浙东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文章通过对清代浙东私人藏书家收藏活动的详细描述,考察了我国私家藏书楼的历史演变,揭示了藏书在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中很多来源于历代著名藏书家,在这些古籍的书页上钤盖了丰富的藏书印。古代藏书印的内容类型可分为私人藏书印和机构藏书印两大类,其中私人藏书印又可分为记人、记事、记言等三种类型,每类以若干小类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古籍藏书印在版本鉴定和考察古籍递藏源流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藏书,渊源甚久。诸暨古为绍兴府八县之一,人文荟萃,素有私家藏书之风,古代书楼众多,书家辈出。文章论及了诸暨古代部分藏书楼及藏书家概况。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之发展肇始于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而始建于1916年的诸暨图书馆,为诸暨有公共图书馆之始。  相似文献   

16.
范凤书先生是中国私家藏书研究的名家。近十年来,范先生又不顾高龄,走访各地私家藏书楼,结合半生积累资料,撰成《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一书。此书虽似普及读物而内容大有可观。丰富的文献线索、对藏书楼名号的全面解读、通俗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可谓三大特色,可谓私家藏书研究方面的一道新风景。当然作为千余藏书楼资料的汇集整理,它还有白璧微瑕之处,本文也举例了部分疑问聊以商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清代私家藏书为视角,对黄宗羲、郑性、全祖望、徐树兰等浙东著名的藏书家及其藏书楼作了阐述。同时分析其藏书特点,即勤抄不辍,注重积累;藏书多、版本精;藏书家多世代相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藏书楼,就其规模、历史和功绩而言,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为数千年绵延辉煌的藏书事业自豪的同时,常又伴生出深深的遗憾──迄今为止,尚无一部系统全面反映中国历代藏书楼、藏书家的著作可供读鉴。如今,这一空白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藏书楼》一书填补。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藏书论”。首先按官府、私家、寺观、书院四大系统概论藏书楼的产生,藏书活动的兴衰,各藏书系统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然后从不同角度,列出十个专题分别剖析藏书的来源、私家藏书观、藏书与借书、藏书与刻书、藏书家与…  相似文献   

19.
明清白族地域的私人藏书家身份多样,藏书内容丰富,形成了藏书为乐、爱书勤学、藏以致用的私家藏书风尚,这种藏书风尚对汉文化的传播和推进明清白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白族文化史研究中,私家藏书自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长海  王涛 《图书馆》2023,(3):105-111
藏书楼匾额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物及艺术价值,充分体现出藏书家的雅尚志趣、藏书特色及藏书楼环境风貌,是我国灿烂藏书文化和悠久藏书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古代浙江43位藏书家64幅匾额的分析,宋代藏书楼匾额已普遍存在,多为名家题写,亦有皇帝御书。藏书家字号、印章与藏书楼的名称、匾额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