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0个旱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沪旱15的单产最高,中旱221、赣农旱稻1号、绿旱1号产量分别位于第二~第四位,且与沪旱15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焦旱1号、津原85、旱糯2号的产量分别位于倒数第三一倒数第一位。其中,赣农旱稻1号和绿旱1号生育期、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适宜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2,(12):74
据2012年7月1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农科院上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用杂交技术将旱稻耐旱的优点与水稻高产的优势融为一体,先后研发出籼型和粳型节水抗旱杂交稻系列品种,并在全国多地试种中显示出了优异的性状:适应免耕栽培、旱种旱管;能扎根工业抛荒地和"望天田"(等天落雨的田);亩(每亩合1ha/15,下同)产超过550kg,每亩节水超过400t。迄今,已经研发出针对不同地区的节水抗旱稻系列品种"沪旱15号"、"沪旱3号"、"沪优2号"和"旱优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沿淮地区麦茬直播播期对"绿旱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25日-7月5日范围内,随着播期的延迟,"绿旱1号"的株高、生物产量、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及经济产量均降低,而千粒重、经济系数呈先升后降趋势;因播期推迟,导致减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在6月15日之前播种的处理较对照减产幅度较小,6月22日以后播种的处理较对照减产幅度达17.9~43.9%。因此,"绿旱1号"在沿淮地区麦茬直播要尽可能在6月15日之前播种,提早播种对增加产量有显著效果,一定要避免在6月29日后播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始穗期喷施芸苔素内酯(BR)、吲哚乙酸(IAA)、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酸(GA3)对国审稻"绿旱1号"生长后期部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始穗期喷施6-BA IAA、GA3、BR四种植物激素,以清水为对照。结果:于始穗期喷施BR、IAA、6-BA、GA3四种激素均能提高旱稻后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光合速率,促进灌浆结实,穗实粒数及粒重显著提高,较对照分别增产8.84%、10.26%、14.62%和7.42%,其中BR、GA3处理较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IAA、6-BA处理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始穗期喷施BR、IAA、6-BA、GA3四种激素能改善旱稻生长后期光合性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从三百多个陆稻材料中,经过多年、多地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示范和推广试验,筛选出旱糯稻、远诱一号和 IRAT109等几个适合四川地区种植的旱稻品种,并制订出一套可行的旱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山区望天田、高塝田粮食稳产增收,改变山区农民粮食结构,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我院生物系杨才华副教授主持了《早稻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及配套技术的示范》这一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三年多来,课题组对旱糯稻、远诱一号等早稻品种的特性及适应性、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栽培模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试验,进一步完善了旱稻栽培技术,提高了旱稻产量。三年累计示范种植早稻面积达到11000余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收获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史上有典型代表性的8个春小麦品种:克强、克壮、克旱6、克丰2、克丰3、新克旱9、克丰4、克旱16,结合高产、超高产小麦育种目标,分析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特点及源库关系.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代表性小麦品种在各自适宜的密度条件下产量是递增的.克强、克壮、克旱6号、克丰2号、克丰3号随着密度的增加倒伏率增加,适宜密度为650万株/hm^2,新克旱9号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增加不明显,适宜密度为750万株/hm^2.克丰4号。克旱16号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适宜密度为800~900万株/hm^2.粒叶比、收获指数与产量的关系表明,克强、克壮、克旱6号的粒叶比、收获指数高,但产量不高,克丰3号、克丰4号、克旱16号产量高,粒叶比、收获指数也高.表明收获指数高,产量不一定高.但产量高的品种却常常伴随着较高的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8.
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1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淮两优527的分蘖能力最强,淮两优1141的分蘖能力最弱;徽两优6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61d,两优996生育期位居第二,为158d,其余品种的生育期均在149~151d之间;II两优838抗倒伏系数最高,淮两优527的抗倒伏系数最低,其余品种的抗倒伏系数介于二者之间;淮两优1141、两优996、II两优838实产分别位于第一、二、三位,较对照(新两优6号)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淮两优527、农丰优256和Y两优1号、两优6326的实际产量分别位于第四、五、六位,较对照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因此,两优1141、两优996、II两优838可作为沿淮地区首选的推广品种,淮两优527、农丰优256、Y两优1号、两优6326也可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1999—2004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洛旱3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抗旱性突出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93577),穗粒数次之(0.74201),干粒重最小(0.49476),洛旱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是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小穗结实率,增加穗粒数,稳定干粒重,充分发挥其丰产性能。该品种的品种*地点互作变异系数与对照相当,产量与环境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或大于1,在5250~6000kg/hm^2肥力水平下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判旱地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2006-2007年度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抗性及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01—8、洛旱8号、漯优7号三品种综合表现最优,其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836、0.769、0.746;洛旱2号、中麦12综合表现较差,其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369、0.342。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全面、综合、定量地评价新品种的优劣,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为试材,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潜力及其产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筋品种克97—831产量显著高于强筋和弱筋类型,分别较克旱19号、新克旱号、克90—99、龙麦26高出21.6%,20.66%,18.7%,30.5%.产量构成因子中以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作用关系不同。绿色旗叶面积始花期达到顶峰后,下降陡度小,灌浆速率大,且持续时间长,利于有效同化产物的转化。收获指数对籽粒增重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超高产春小麦品种克丰4号和一般品种新克旱9号、 东农7742、克涝3号为试材,综合考察其冠层形态结构对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超高产品种克丰4号较其它三个品种一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单株小麦酌生物产量和粒重相对较低,但单位面积上群体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经济产量分别提高41.7%、47.9%、54,7%,单位面积上的旗叶干重分别提高3.9%、65.8%、44.6%。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 旱直播栽培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有效穗数增加,穗长、穗实粒数及分枝数下降;在播种量较低的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可提高有效穗数和穗长度,但在高播量的情况下,增加氮肥用量对增加有效穗数及穗长度效果不明显;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穗粒数、粒重及着粒密度影响效果不明显;各个处理中,以A2B2处理产量最高,A2B3处理的产量次之,即播种量在40~60kg/hm2范围内,氮肥用量(纯氮)在270kg/hm2左右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包括江、浙、沪、皖、赣、鄂、湘、渝、川等7省2市)位居我国腹地,横贯东中西三大自然经济带,土地面积148.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0亿,分别占全国的15.44%和37.40%;2002年末GDP46019亿元,占全国的43.92%。以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通过沪、宁、汉、渝四个特大型城市自东向西传导辐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在大棚栽培下不同辣椒组合的早期产量与经济效益,为新品种的审定及椒农对高产高效辣椒组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种植19个辣椒组合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其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对部分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辣椒组合的早期产量和效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绿果类组合1117×1111产量最大,其次是紫果类组合FL-2×1111PYTZR-1-2-2,产量分别达3 890.83和2 313.71kg/667m~2,效益达7 780和4 626元/667m~2。不同辣椒组合的株高等产量构成因子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产量与开展度、果实个数、果重、果宽等成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和果长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常规种植时优先选择绿果类辣椒组合1117×1111;特色种植时选择紫果类辣椒组合FL-2×1111PYTZR-1-2-2。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奖励》2004,(5):92-93
经过10年攻关研究室,数载赤脚试验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李道远带领的科研课题组研制成功耐旱高产的“培杂桂旱1号”,并且经过多年在广西最干旱地区反复试种,证明它可水旱两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病性和耐寒性,而且旱种产量最高达500公斤。  相似文献   

17.
以8个杂交籼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部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干旱胁迫使水稻株高、穗长、一次分枝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下降,生育期延长;其中新两优6号、新两优香4号、新两优6380、两优0293经济产量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四位,产量分别为83.11、82.88、79.08、78.02g/盆,且较正常水分灌溉减产幅度仅为4.3%、5.0%、5.2%、10.3%。因此,新两优6号、新两优香4号、新两优6380、两优0293四个品种适宜在沿淮缺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郑敏 《成才之路》2012,(17):98-98
正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今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第21年。调查工作在京、津、黑、沪、浙、赣、鲁、豫、鄂、粤、川、滇、陕、宁、新等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同时在上海开展了网络调查。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调查表明,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91.4%的学生认为应  相似文献   

19.
字谜     
w。」tR—。——$二一卜。、、微︵赣。—字。口—0。体/个人个里回—︶︶—赣。?每—。—/—一—。—一—号—︵—、、、页翰避括》—。 ——。一右—。餐主—彝一—1。上一半,下一半。( 「weqrttototwtoCh?吃一半,吐一半。李一半,桃一半。花一半,果一半。阳一半,阴一半。红一半,绿一半。秋一半,春一半。你一半,我一半。留一半,甩一半。 根一半,叶一半()()(一K$M>%g、。。~..~、,一、-_ ____\林 4_5 明。 6 丝-7 香-8-伐9.电、10M字谜@韦万华…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水分对洛旱2号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是丘陵旱区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对底墒和生育期模拟降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根系、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耗水量的增加,分蘖、根系增多,籽粒产量也随之提高,丰 丰的生产率为1.28,旱 旱的生产率仅为0.75,分析还认为不同土壤水分,不同耕层根系有明显的差异。0~40cm土层根量最多,占总量三分之二,40~200cm土层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