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运用知识存量排序理论、知识转移共振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集群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排序的演化问题,并构建知识存量排序演化过程模型。通过郑新汽车集群知识网络的案例分析,认为集群知识网络状态和知识转移共振度共同影响知识存量排序的演化过程。从案例讨论中发现,在两种作用力的影响下,形成四种知识存量排序,并沿着非线性路径循环演化。  相似文献   

2.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离散性问题。通过模型假设和案例分析,构建知识存量离散性演化机理模型。认为在知识聚集度、知识转移速度和知识共振度的影响作用下,知识存量离散性经历四个阶段,沿着非线性S型路径演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转移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存量和知识转移频度的影响因素,指出在这些变量因素的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和知识转移频度的变化情况.在知识转移存量和知识转移频度两个结构维度共同作用下,建立了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网络组织理论和知识存量理论,通过小世界网络特征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网络结构的知识存量势差演化路径模型。认为在网络密度、特征路径长度和聚集度作用下,知识存量宽度势差和深度势差进行组合,形成4种类型。得出知识存量势差是沿着两条非线性路径演化,从而促进了知识存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斌 《科研管理》2016,37(6):159-167
在对知识转移理论、知识存量理论等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问题。引入博弈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郑州铝工业知识联盟的案例分析,构建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呈倒U型关系;知识反哺活动的加强,会促使联盟内知识存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同时,知识反哺在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探讨知识转移效率的形成机理,增强对知识联盟运行内在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指导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知识转移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和资源网络的分析视角,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仿真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进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内外因素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必须依赖和通过企业知识、资源存量及结构。②知识和资源存量增加对系统演进的影响依赖于知识和资源结构优化度,在相同增加率的情况下,存量增加对系统的驱动力远小于结构优化度增加。③增加存量的内外驱动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小于增加结构优化度的内外驱动因素。④企业知识和资源结构优化度是系统的核心驱动因素。⑤在投入约束下,企业应优先考虑提高企业知识和资源系统结构优化度。  相似文献   

8.
王斌 《现代情报》2018,38(1):45
运用知识联盟理论和知识存量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破缺性形成机理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存量破缺性形成机理模型。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失真度和共振度3种因素影响着知识存量破缺性。通过模型研究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不同组合影响下,知识存量破缺性的形成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使知识存量破缺性从无序到有序发展,推动联盟内知识存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中知识资源配置效率,融合了效用、生态位、知识管理等理论设计,基于知识转移生态演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协调模式,基于改进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知识投入产出效用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构建知识转移生态关系模型,结合定性与数值算例分析了联盟纳什均衡与帕累托均衡下的成员知识投入量,并揭示了存量知识、增量知识、联盟知识之间生态关系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增量知识、知识转移能力系数、知识转移意愿系数等对成员知识转移演化均衡及投入产出效用的影响较大,通过以增量知识为核心动力,协调联盟中3类知识转移能力系数和意愿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知识共生关系,有利于推进知识的有序增长,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成员及联盟效用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分析联盟内部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对各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探讨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化和扩散的特点及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演化仿真模型。最后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Blanche模拟了联盟内部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新技术,解决自身技术难题的过程,并对企业间技术交流活动中的知识转移状态进行了仿真描述。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影响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主要因素,即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知识特性和人力资本等。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因果关系,并给出因果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和模型有效性及灵敏性检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知识转移双方的行为演化过程,为知识服务网络演化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影响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演化的主要因素,即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知识特性和人力资本等;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知识服务网络演化的因果关系,得出其因果关系图;构建了知识服务网络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知识服务网络演化的过程,对于研究敏捷供应链中知识服务网络演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龙跃  顾新  张莉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583-159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交互行为呈现出产业导向的生态演化特征,本文融合知识管理、博弈论、生态学等理论,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交互的生态关系归结为联盟成员交互关系、政府-联盟交互关系、政府-联盟-成员交互关系等三种生态关系,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分别构建了相应知识交互关系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知识吸收能力、最大知识存量等因素对知识存量增长及均衡态具有正向反馈作用,通过政府向联盟注入知识存量增长的动力,构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的生态关系,有望促进知识交互向高效率均衡演化。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知识、高技术企业以及知识员工的本质特征,构建了解释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知识传播的模型——知识场模型。模型中,知识员工是既接收也提供知识的知识源,所有知识载体都客观地散发着知识影响力,即知识场。两个知识源之间的知识传播效率取决于提供者的知识存量、知识场强、接收者的知识存量,其中知识场强是物理、心理与知识三维距离的函数。运用该模型,解释了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路径、方式、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虚拟企业组织中合作与竞争并存,知识共享与转移成为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盟员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能够增加其收益;盟主企业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行为,能够适当降低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整个虚拟企业的知识收益.文章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及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激励行为与盟员企业间知识转移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盟主企业在针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时应采取的策略.通过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将有助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个人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发生前、中、后的各项成本,然后通过将激励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各项需要,并明确了企业个人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设计了促进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临时团队成功的关键在于高效的知识流动,探索临时团队内粘滞知识转移的动力因素,对于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十分有益。基于扎根理论,本文构建了临时团队内粘滞知识转移的动力因素ODP模型,包括知识运作能力、转移驱动设计、共享保障机制3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2个子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ODP模型中主范畴的作用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临时组织理论和指导企业实践。  相似文献   

18.
多Agent建模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虚拟企业中各规模、实力不相同的成员企业在知识转移活动中进行重复非对称博弈,根据不同收益,选择有利策略逐渐模仿,而最终采取某个策略达到演化稳定均衡状态.依据演化博弈理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础理论,采用复杂适应系统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创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非对称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收益参数下运行模型,对虚拟企业成员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非对称合作竞争博弈演化仿真分析,得出各非对称成员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活动时应采用的策略,同时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也为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斌 《现代情报》2016,36(1):40-44
运用网络位势理论、知识状态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网络中知识状态演变机理问题。认为在关系位势和结构位势主导下,整合架构能力和知识存量水平对知识状态产生影响,并以此构建知识状态演变机理模型。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在不同网络位势作用下,知识状态呈现出离散型——收敛型——更高级离散型3个阶段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9,(4):99-104
运用创新网络理论、领地行为理论和知识存量排序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创新网络中知识存量排序形成机理模型。将知识领地行为分为建设型、渗透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知识存量排序分为并联、串联及并联—串联结构。通过仿真模拟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知识领地行为的组合影响知识存量排序结构的形成,从而推动知识创新和创新网络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