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情与写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采诗以补察时政》)这段话说明了情与诗的关系,强调了感情是诗的源起。其实,情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起。没有向往明天,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感情,就没有屈子、李白那汪洋恣肆的诗歌;没有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深切痛恨,就没有鲁迅投枪匕首似的杂文;没有对社会深刻的认识,对人生丰富的感情体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兴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祖述风雅,彪炳六义的诗歌理论及其讽喻诗,是对中国诗学的重要贡献。"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等理论提出,使得白居易在中国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不少理论主张,在今天也没有失去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感"而"悟"其情 (感情 )白居易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这种"情"和"意",正是形成作品的重要元素,因为所谓作品"无非是美学感情和道德感情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作家管桦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提出了"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也"的说法。因此,当生活中某一物某一事触动了你的情感,使你心潮难平后,你将之整理成篇时,说不定它也会触动他人的情感。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抒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于是,千百年来,人们便常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告慰远方的亲人。再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看到…  相似文献   

5.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与辜正坤先生的"多元互补论"是国内现阶段最具权威性的诗歌翻译理论,但他们讨论的焦点是标准问题,而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法论,这对学生的帮助不大。中国诗歌重在抒情而西方诗歌重在叙事,实际上情也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如果我们着眼于"情"背后的"事",就能找到中西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意象替换、意象重构,实现意境对等之目的。这样具体的方法论研究能为学习者带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表现诗人审美理想和激情的艺术形式,是激情奔涌的产儿。诗歌中的一切景物形象,都是感情的产物、感情的载体,是诗人感情的艺术表现。诗歌教学就是要把诗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触摸诗的情怀、品尝诗的情味、领悟诗的情感。“情”,可谓诗的气脉,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就是盛开“情”之花的历史。因此,把准诗的“情”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把准诗的“情”脉来传递诗情呢?  相似文献   

7.
陈子昂送别诗跳出前代送别诗有送别之名而无送别之实的俗套,诗歌所抒送别之情全是诗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一扫前代送别诗歌聚少离多、人生无常的悲伤基调,风格昂扬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诗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后来又经过文人加工而成。关于诗歌的内涵,《诗大序》阐释得十分精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诗歌的产生,乃是由于内心为外物所感,在口则发而为诗了。诗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情"和"韵"。"情"是内在的,"韵"是外在的,"韵"依附于"情"。诗人表情的主要手段是创造或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并且找到与内在之"情"相吻合的外在之"韵"。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人主观的感情是诗歌的本质、灵魂之所征。闻一多说:“诗是被热烈的感情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我国古代也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认为诗歌“吟咏性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写景咏物诗,都或浓或淡或隐或现地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即使有理性色彩的哲理诗,也常以情促理,融理于情。所以,我们鉴赏诗歌,从本质上说就是体悟诗情。那么,从哪些方面切入呢?  相似文献   

10.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是感情的产物,而感情是诗歌的根本。诗言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诗歌的目的,也是进一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前提。"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2011年高考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再次成为命题热点,全国有8套试卷直接考查。笔者选取相关试题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诗要有强烈的感人力量。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他认为感情是诗的根本,必须有感情,诗才能起到“感人心”的作用。这种看法和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所说的“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一样,都强调真情实感,在“情动”的创作过程中,深入地接触所描绘对象的感情领域,并把这种“情”寓于诗的艺术形象之中去“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一首诗令人读之不厌,回味不止,甚至被感动到“方解其中意,欲语已忘言”  相似文献   

12.
情为文之根     
高红哲 《学周刊C版》2011,(11):200-201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髌.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人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其实.写文章也是如此,“情”应是一篇文章的根本.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文章。  相似文献   

13.
李文清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4-15,32
白居易的讽谕诗大多是"以情为主而义附之,所以成为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诗,"主要作品有《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思想内容,白居易的讽谕诗对后世诗人关心政治和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其讽谕诗创作也存在不少缺陷,这是由作者创作的主旨所决定的。过分注重"为时为事"、"补察时政"的创作原则,影响了讽谕诗的情致韵味。  相似文献   

14.
朱熹对“情”在作文中的作用曾这样阐述:“人生而静,天之情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可是,我们的学生在提笔写作时少的恰恰是“情”,所以我们的写作教学很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大多数情文并茂的作文成功的原因也无非是“情”———那些孩子的写作是自发的,以一吐为快,所谓“常行于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由此可见,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写作教学根植于“真情”,根植于“激情”,…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对于宋词产生较大影响的诗歌,并不是他所重视的讽喻诗,而是感伤与闲适诗。闲适诗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侧重感官享乐、世俗生活的旖旎风流、写景咏物之作;另一类则是偏重精神层面的乐天知命之诗。这其中又以恬淡之情、旷达之意、空幻之意为主。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理论上曾发表过不好很好的见解。他在《如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呼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认为“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这就揭示了诗歌创作的一条根本规律,诗歌并非无情物,有情之师方动人。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八一六)的《琵琶行》可说是这一实践理论的典范。诗人情动于衷而命笔,情注于笔而为诗。融情于景,其景斑烂耀采;附情于事,其事婀娜动人。通篇情意浓郁,因而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集中体现在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诗道”里,而这所谓“诗道”又是同他的政治主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白氏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言情达意,它有声情融合的特点,要用美刺比兴的创作方法去达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创作目的。由此出发,白氏批判了周衰秦兴以后历代的诗歌及其作者,结合现实状况,得出诗道崩坏、六义丧失殆尽的结论,从而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挽  相似文献   

18.
用事之美     
用事是诗歌常用手法。其妙处,诗家多有论述。白居易《文苑诗格》曾说:"不用事则不精华。"黄山谷云:"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清代赵翼认为,用事能增加诗文的文化内涵,他在《瓯北诗话》卷十中指出:"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古诗动千百言,而无典故驱驾,便似单薄。"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诗在文学史上以"讽喻"和"直白"而著名,这也成为了描述其诗歌主张和写作风格时的常用标签,但是以往的研究似乎过分高估了白居易讽喻诗的意义与价值。白居易的讽喻诗存在两大"困境":一是讽喻诗的实际讽谏效果远远没有达到白居易所预期和后世所想象的程度;二是虽然白居易十分推重自己的讽喻诗,但当时社会所欢迎的却是白居易其他类型的诗歌。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任何诗歌,包括儿童诗在内,都是诗人形象思维的结晶。诗歌靠什么发挥它的功能?靠的是情(感情)理(哲理)象(形象)。这也是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情能感人,理可喻人,象则为诗之貌,诗以象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