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意义。从思维学的角度。联想可以划分为形象联想和抽象联想。形象联想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根据形象联想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词语和作文教学进行联想训练是方便有效的途径。从思维学的角度。想象也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唤醒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创造想象的训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7,(Z1)
作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方式。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 ,对这样一些作文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加工整理 ,与大家商榷。一、想象型作文。是指在命题要求或题目指向上 ,需要凭想象才能完成的一种作文类型。这种类型的作文又可以分为三种 :即再造性想象作文、创造性想象作文和联想性想象作文。再造性想象作文是对原有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再造的作文。它的想象基础是艺术形象———或图片形象、或音乐形象 ,或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如 :《龟兔赛跑新编》、《方仲永新传》等。创造性想象作文是对生活原形进行加工、创…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工大附中陈峰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联想能力,我将它分为三类作训练。一、同向联想。同向即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之间的想象飞跃是同一...  相似文献   

6.
作文离不开想象,纵观几年来的中考、高考作文,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越发显示其重要性。想象训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各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形象再造法。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自己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具体说就是由当前感知的某一事物,去回忆相关的另一事物。中学生作文的大部分题材来源于对往事的回忆,我常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它会使你联想到什么事或人。还可结合教材的学习,及时抓住文中想象的原型,训…  相似文献   

7.
作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方式。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  相似文献   

8.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的现  相似文献   

9.
训练联想能力调动作文材料和县香泉中学丁先成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作文帝遍存在材料贫乏、陈旧,甚至文不对题的毛病.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便能医治这一病症,提高学生调动作文材料的能力.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运用它来调...  相似文献   

10.
一、训练重点联想和想象二、训练要求 1.分清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表达思想内容,抒发思想感情。三、知识要领 1.联想和想象的联系和区别。联想和想象都是心理过程,在写作活动中,联想和想象往往结合起来运用,不是截然分开的。联想是由此时此地此类事物想到彼时彼地彼类事物。由这一个想到另一个。而想象则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联想和想象的表达作用。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使文章主题鲜明、突出,使所写的形象具体、生动,使作者感情得以充分抒发。  相似文献   

11.
林天宋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何为联想和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联想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即由此及彼,并反映出了物问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两的共同点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点是:联想是从有到有,想象是从无到有;联想重在“联”,想象重在“象”,是“想”的结果。刘勰在《心雕龙·神思》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联想和想象在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学作品时,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与表象的相似因素有关,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前者是创造性想象,后者是再造性想象。联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元素,形象思维本质上就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意义。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学作品,作品中的形象、意境等都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必须通过想象来还原和充实课文中的形象和意境,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在作文中,也必须有想象的配合,才能使作文丰满形象、新颖独特。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重要的一环。本文拟将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联想的方法概述如下: 1.形似法。即根据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在外表形象上的相似之点,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以后,让学生想象美人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孩子们在作文中,往往出现“咬笔头”,“挤”不出几句话来,除了不会细致观察以外,另一原因是不会联想。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搭好联想这座桥?这里,谈谈我在作文指导中的浅浅体会: 一、教给儿童联想的方法。儿童如果不会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想象便不能持续下去。一次,  相似文献   

16.
想象作文,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一定的提示或要求完成的现实还不存在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表明自己某种愿望、理想而设计的,具备超前意识的一种作文。它一般包括看图作文、给材料作文和命题想象作文三种方式。写想象作文,关键是放飞思维,要放飞思维,就必须会进行想象和联想。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会学生去放飞思维进行联想和想象,以此来写好想象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想象力培养甘其勋一、联想力的培养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它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相关的事物之间有多种联系方式,联想也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接近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例如由“冬天到了”想到“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18.
胡雪静 《小学生》2012,(12):50-50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  相似文献   

19.
想象作文,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一定的提示或要求完成的现实还不存在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表明自己某种愿望、理想而设计的,具备超前意识的一种作文。它一般包括看图作文、给材料作文和命题想象作文三种方式。写想象作文,关键是放飞思维,要放飞思维,就必须会进行想象和联想。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会学生去放飞思维进行联想和想象,以此来写好想象作文呢?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说过:"重视联想,就是重视文章内容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但是难题的关键是如何写好文章的内容,尤其是中高年级小学生,要想使作文语言生动、准确、形象地描绘一种事物,联想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联想的作文,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骷髅一样,使人看了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针对学生实际,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了几种常用的联想方法,现在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联想的方式1.比喻式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或现象想到和它在形态上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或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到:"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