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建与科学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形成期,大学研究院的成立之于科学研究体制化和高等教育迈向研究层次具有双重意义。通过考察“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建历程,及其在国民政府《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出台前后相关的制度探索,进而聚焦抗战前理科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与派遣留学制度之间的关系,透过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个案,初识大学研究院之于20世纪中国实践“学术独立”与“科学救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报学“独立”的学科地位问题,主要是同它的学术声誉相关的两个问题,即以“学科”标准与“科学”标准衡量情报学问题。从“学科”标准来看: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依然是现代情报学的缺陷;从“科学”标准来看:情报学的真正“科学”之路依然漫长。情报学由于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导致情报学成为“别的学科的领地”,它的“独立”的学科地位反而成为问题。然而,事情还有另一面,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情报学才是大有可为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基于近日在巴西召开的第四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主题内容,结合中国科研管理机构与期刊学术出版诚信环境的改进,确信科研诚信是一个全球课题。【方法】 通过数据搜集和图释分析,客观比较了中国“211”等高校、科研院所、相关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及中国学术期刊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结果】 中国科研与教育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均在2006年前相继设立了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与办公室等;截至2013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211”等高校均在各自网站在线了学术道德奖惩政策,并相继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等机构;中国近60%的学术期刊正在使用反剽窃软件进行重复率检查工作,以防学术抄袭,部分期刊还制定了严格的学术伦理政策。【结论】 近十年来中国的科研管理与期刊学术出版的诚信环境正在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有利地提升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和信誉度,也对如何进一步探索学术诚信的外延和内涵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CNKI数据库中选取2019-2023年学术不端研究领域的243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近5年学术不端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研究表明:在学术不端研究领域,小规模的核心作者合作团队已初步形成,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是文献的主要期刊来源,高被引文献与发表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检测、学术不端防范措施3个方面;研究趋势从对“重复发表”等不端行为的研究转向对“撤稿”“撤销论文”等深层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更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胜利  张杰 《中国软科学》2005,19(7):128-136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国内外首次以EVA表示公司业绩,研究国内独立董事更迭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更迭受公司业绩、诉讼仲裁事件和独立董事工作时间等因素影响。本文最终对2003年度报告中独立董事更迭原因属于“模糊原因”的上市公司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了“模糊原因”背后隐藏的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章对“科学语境”、“科学修辞”、“科学隐喻”相关论文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给出了中国关于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概况:这三个主题研究的时间较晚,而后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主要是个别学者从事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而山西大学已经形成了团队研究的态势,是我国在这三个主题研究上的重镇,在郭贵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研究团队成员在上述这三个主题上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建复合h指数和动态h指数,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我国39所“985”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揭示了高校图书馆学术影响力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审稿功能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制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依托强大的数据库,能将编辑提供的稿件与库中已发表的文章进行快速全文对比,并给出比对结果。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来稿初审,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判断来稿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其检测功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影响了该系统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检测结果也不具法律效应。因此,编辑在审稿时要利用该系统的查重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依照《著作权法》对稿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正确区分“合理引用”、“侵权”与“抄袭剽窃”。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暖通空调杂志社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于2007年10月26~29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60余位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共收到论文八十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研究工作的进展,展示了青年编辑的业绩成果。在会上安排大会报告的有:杜大力“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王亨君“从SCI申报过程谈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游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未来研究会根据研究会“章程”的规定,将召开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经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和在京理事扩大会议研究确定,第三届年会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举行主题为“当代世界新潮流与中国的未来”的学术讨论会;二、召开会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介绍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化学教育家、科学史家张资珙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基础和相关工作后,分析他从科学思想史进路和实证主义编史学进路于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从而说明西方科学史研究理论亦能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社会系统深层次的科技价值观,以及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对科技价值观认识上的偏差和影响因素。指出要高度重视科技价值观的巨大作用,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各层次活动主体的科技价值目标的统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空间科学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客观呈现世界空间科技能力布局现状,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空间科学任务产出进行了定量评估,全面描绘了国际空间科学领域聚焦重大基础和前沿问题蓬勃发展的整体趋势,并通过大量客观数据揭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有基础、有潜力、快速发展的整体态势,同时指出中国空间科学任务严重缺失、尚需全面规划大力发展的现状,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尚智丛 《科学学研究》2007,25(2):228-232
通过对227名中国科学院50岁以下杰出科技人才的统计分析,研究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已成为杰出科技人才的主体部分。这一年龄特征与国际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一致,但是,在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并进入职业科研活动方面,稍晚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澳大利亚科学国际化战略出台的背景和主要目的,介绍了澳大利亚科学国际化战略包含的要素、计划和举措,并就中澳两国发展科技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时机和挑战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环境政策评估,可以提高环境政策的科学化水平、优化政府资源的配置,是完善环境政策的依据。我国缺乏环境政策的评估体系,相较于我国,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环境政策评估体系,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以美国环境政策评估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法规基础、组织机构、实施状况等视角分析了美国的环境政策评估情况。基于美国的评估理论和实践,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建立环境政策评估体系的建议,需要制定法规政策保障政策评估的实施,明确评估工作的责任机构,研究形成评估工作的技术规范以及并立推进官方评估机构和非官方评估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锦飞  王臻 《科技与管理》2011,13(3):118-121
以2007年为研究窗口,选择沪深两地全部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从董事会独立性角度,选取独立董事人数、董事薪酬、未领取薪酬董事人数、专业委员会设立个数、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非一致性5个变量,分析了董事会独立性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独立性变量均对高管薪酬水平产生影响,但是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独立董事制度有待强化。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史研究是以学科独立与学术自由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科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编史学也长足地发展起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还没形成系统研究。文章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科学编史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对开展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卓越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学的首倡者和主要奠基人,他的科学学思想是其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一部分。2011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深入研究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对于中国科学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源于他的技术科学理论与实践,正是他把握住技术科学的中介学科地位,演绎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而阐发了科学学产生的必然性。从率先在中国倡议“科学的科学”研究,到首先发表完整的科学学论文,表明钱学森是中国倡导和创建科学学的第一人。科学学属于社会科学,是科研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居于技术科学中介层次,它以全部人类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包含科学技术体系学、科学能力学和政治科学学三个分支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构成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和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前文已对霍尔丹的身世和早年教育,他在生物科学领域的贡献,以及《代达罗斯》的内容及其引起的若干争论作了介绍和评述。在这一部分里,笔者将更多地关注《代达罗斯》在文化和伦理层面的意义;也将由此进入霍尔丹的精神世界,讨论他的政治立场和他所倾心的意识形态,以及这些同20世纪英国社会与国际局势变迁的关系;最后,笔者将根据手头掌握的一些零散材料,尝试摹画霍尔丹这位人物在中国政治与文化舞台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