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学生作为一个人具有以下根本特性:理性、自由性、文化性、自为性等.教育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根据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出现、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错误既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反思"减负"     
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出发来分析,现实中的学生学业负担并非一个"重"字可以概括,而是畸重畸轻.减负绝不能一概而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负担应该是有减有加.减负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痛"快"爽"死     
某班级上课纪律不好,学生整天无所事事.班主任老师觉得学生是在浪费青春,挥霍生命,请我去与学生谈谈。接到任务后,我想了半天不知说什么好,午休时看到了以前读过的一个小故事:“蛙死冷水”,我觉得我应该和学生说说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家访在教育学生中的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可是近年来,教师家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校访.学生的一个"带信"或老师的一个电话,家长们就像接到"圣旨"一样,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恭恭敬敬地倾听老师的"高论".教师将自己职责中的家访,变成命令似的校访--"传唤",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6.
大凡做老师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不爱学生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为学生的发展成长着想的.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或是在作业中错了两道题,那就再奖励5遍吧.期中考试没有考好,教师会关爱地给他两个耳光.然后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向学生表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  相似文献   

7.
"效应"妙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是具有思维和心理活动的个体.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感应能力、可塑性、个性倾向性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在现在教育界是一个热门话题,到底何谓"课程"?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不妨这样来解读:课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餐.今天的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精心设计和搭配这份精神营养餐,才能使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充满愉悦地将其吃下去,并最终保证学生们不会消化不良.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老师们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全面领悟新教材改革的宗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问题解决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问题解决有科学的理解,并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品质.通过有效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反思,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更好地生成问题解决思维,然后反过来实现有效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亦爱,爱亦情.教育者需要学生的关爱,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的关爱.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过程.班级是一个爱的磁场,它一方面将学生紧密地粘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调节和补充部分学生情感的缺陷与危机.  相似文献   

11.
用"感激"唤醒"感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是一次普通的作文训练,题目是"感动".记不起是哪一年了,应该是在高一年级.好像当时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个写作单元就有这样一个题目,我也觉得这个题目很适合高一学生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胡洪 《天津教育》2002,(7):53-55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父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比那种显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学地理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二是让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所发展.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发展.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我们总结形成的"讨论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平等待生,忌居高临下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其实反映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关系,班主任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来对待.出现问题时,总是喜欢用强制的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往往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其实,新时期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并无高低尊卑之分,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不要摆出师长的架子,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诚相待,与学生交心结友,使其敞开心扉.只有班主任赢得了学生的信赖,才会达到教育感化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学后记",是指学生对课堂内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内容的个性化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一双双眼睛,一只只耳朵,一个个脑袋就像设置在课堂内的"活探头"、"黑匣子",以理性或非理性的方式记录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许多秘密,注视着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声调,同时又揭示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学后记"这一活的"黑匣子"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差生"辩     
报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我国现有的学生中,被列为"差生"的有5000万人. 我怀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 5000万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个法国人口数,或7个瑞士、10个挪威的人口数.我国现有学生3亿人,5000万"差生"不就是6名学生中就有一位吗?中国人并不笨,能有那么多"差生"吗?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义是生物教学的磁石,也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剂.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有趣而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等.通过种种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为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嗣中探究知识,来谈谈"初中生物教学应以‘乐'促‘学'"论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语文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除了学科知识学习外,更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活动与其他学科活动相比,其特点、类型、组织形式、价值有所不同,我们要作好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需要"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