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经验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他还认为儿童的智力起源是物质的活动,通过个体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他们的智力并逐渐建立起更精确的智力结构,  相似文献   

2.
潘海燕 《云南教育》2001,(10):40-41
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建立联系的必要形式。杜威提出:一切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来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等人认为:人的活动是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反映自然、改造自然的特殊形式。因此我们认为,人在活动中生存与发展,幼儿在活动中生长、成熟,停止活动便停止发展。根据艾利康宁的活动阶段划分推断,低幼儿童 (2.5~ 3.5岁 )处于操作活动向游戏活动过渡的阶段。因此,低幼儿保教工作的研究,不能忽略对操作活动这一特殊形式的探究。这里所谈的操作活动包含低幼儿的自主行为和简单游戏。   …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活动材料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动材料作为幼儿园教学、幼儿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栽体,对幼儿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幼儿借助对物质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探究和对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教育者在为儿童提供活动材料时,需要注重材料开发和选取的多元性和实用性,以"幼儿为本",尽力挖掘活动材料的本体价值和可能价值,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体形象,幼儿认知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特别是在科学领域,幼儿更需要直接作用于客体,才能获得有关的体验,促进认知的发展。因此,操作活动日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重视。探索性操作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在操作中探索未知的活动。这种操作活动不是靠记忆进行的,而是需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主动运用分析综合法去探索未知领域。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由于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幼儿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根据具体看到或接触…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需要通过自身参与各种实践操作活动探索知识,也就是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而在操作的时候,幼儿只有通过头脑和材料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有关知识,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怎样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有研究者指出,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定了幼儿的学习必须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材料既是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刘占兰,2000)。幼儿正是在操作材料,在与环境、材料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材料对于幼儿学习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  相似文献   

8.
张洁 《早期教育》2001,(9):30-30
大斑语言操作活动“七巧板乐园”是建立在孩子们自主操作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语言活动。它集知识和娱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在娱乐和操作中获得心理的、情感的、动作的、智力的多方面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1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进行操作、动脑思考,从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培养其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丽红 《家教世界》2013,(9X):13-13
<正>皮亚杰建构理论指出:大班幼儿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操作的动作来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适宜的操作材料能使抽象的数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那么,在数学活动怎样才能有效投放操作材料呢?一、操作材料要体现目的性,达成教育目标操作活动材料本身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能获得怎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和作用能够达到的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如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44-147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与发展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幼儿思维、智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学前儿童思维具有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特点,这与数概念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协调这一矛盾,是数概念建构的关键。操作学习由于其自身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其能在矛盾双方搭建新的桥梁,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利用操作学习建构数概念是真正适合幼儿数学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翁敏 《福建教育》2014,(5):50-51
儿童是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在科学区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幼儿动手操作活动是幼儿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从事的发现、探究和建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操作活动是一种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儿童可在动作中获得发展。动作是幼儿早期认识世界、适  相似文献   

15.
操作材料是指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可供幼儿独立操作和摆弄、作为操作对象和认识对象的各种成品或半成品材料、用具或特制的辅助用品。操作性学习方式是指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认知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幼儿的知识建构必须由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来完成。”操作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发现性等特点,为幼儿主动探索、积累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求欲望。在幼儿科学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而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关键。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材料正是启迪幼儿智慧,打开科学探究兴趣大门的钥匙。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  相似文献   

18.
周红英 《山东教育》2002,(36):27-28
坚持性是指不怕挫折、失败,能克服困难坚持达到目的的意志品质。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坚持性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坚持性与幼儿智力发展也有着较高的正相关。心理学家研究还表明:3~6岁的幼儿坚持性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因此,我们开展了“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坚持性”的研究,看能否通过这方面的有意培养,使孩子们的坚持性在这一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从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入手,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对动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怜爱之心,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科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发展智力和好奇心,感受  相似文献   

20.
一、幼儿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很多人认为探究只是科学家的事.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研究,探究的问题主要来自于高深的学科领域,儿童没有探究的能力。其实他们误解了探究的概念。《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的活动。”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幼儿在自然、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正是儿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并不是科学家才能够探究,幼儿照样也能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