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深入研究推广魏书生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主题的辽宁省中语会第八届年会于9月23日至26日在盘锦市人民剧场隆重召开。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定远、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金明、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中语会理事长魏书生、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阳代娜以及辽宁教育学院、盘锦市委、盘锦市教委、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的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张定远先生高度评价了魏书生教育思想对全国语文界的积极影响,称赞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语文界的光辉旗帜。他说,今天我们倡导的许多教育理念,魏书生老师在20…  相似文献   

2.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丝绸文化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组块教学模式。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语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呼唤智慧的语言教育》等50多篇论文。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苏州市“十杰”教师,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C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C6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相似文献   

3.
刘卫民简介     
刘卫民 ,1986年 7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执教于凌源一中 ,1995年 10月调入葫芦岛市高级中学语文组 ,他大胆探索 ,积极开拓 ,业绩显著。 1996年 7月 ,被评为“东北三省十佳中青年语文教师”。 1998年 ,被市教委评为“教坛新秀” ,并被市里确定为“学科科研带头人”。同年 9月 ,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刘老师主张语文教学首先必须刻意求实———砸实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能力。他不仅把语文教学看作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更把语文教学看作一门深邃而精美的行为艺术。执教伊始 ,刘老师就在科学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扎实精要地培…  相似文献   

4.
李镇西 《师道》2003,(6):8-10
黄玉峰是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其实他并不是青年。但他分明有着青年人的纯真、率直甚至天真;更可贵的是,他以民主与科学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当时我诙谐地称他为“五四青年”———“五四”者,乃“五十四岁”之简称也。不过,四年过去,斯人已五十有八了,尚不愧此称号,实属难得。语文教学的叛徒我最初看到“黄玉峰”这个名字,是与“叛徒”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1999年4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关于他的通讯,题目就叫《语文教学的叛徒》。标题中的“叛徒”二字并没有加引号,因为对于现行语文教学来说,…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拉丁美洲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界定为一种对话,这无疑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师独语状态,对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尚文先生在明确提出“语文意识”(见《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简称《阶梯》)之前,很早就提出了语文课程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导论》),在《语感论》(修正稿)中详加发挥。“语文意识”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近年来,他和弟子们在文章和讲话中反复阐释这个主张,而且认为是“语文”离开“悬崖”以防“自我消亡”的“缰绳”,影响颇大,有“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蒋保华 《师道》2003,(10):21-21
自上个世纪末《北京文学》的《不仅仅是语文》始,掀起了一场讨伐语文教育的运动,引起了很多人士的响应:《三位大学教授评1998年语文高考试卷》《语文教学的“病根”》……1999年,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了《世纪末的尴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回应: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语文教学沦落到如此境地,自非一日之寒。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和生产速度之迅猛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的教学仍固守着曾拥有无限魅力和风光的教材体系而停滞不前,现代气息弥漫至此就被隔离了,…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认为 ,语文教学当前最突出的、影响全局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冲击。语文教学本来就存在偏于技术训练的问题 ,受到应试的扭曲 ,更有不良发展 ,陷入了误区 (见 1998年 6月 5日《中国教育报》第 3版 ,《肯定成绩 正视问题 探求改革———全国中语会等单位召开语文教学座谈会》)。“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和“扭曲”的确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这里只就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这一侧面略作分析。矫正“应试教育” ,倡行“素质教育” ,当然并不意味着在初中阶段完全彻底地取消语文学科的考试。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建民简介     
杨建民 ,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本科。现为甘肃省兰州市长风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以“大语文教学”观念为指导 ,实施“一二三”教改实验 :一个书写基本功 ,两个课外衔接重点 ,三项听说活动。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进行语文教改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 1999年 11月 ,在兰州市第六届教学新秀评比中 ,以语文学科高中组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教学新秀”称号。2 0 0 0年 11月参加了兰州市教委组织的“教学新秀观摩课”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先后参与《学生古汉语字典》等三本书的编写工作 ,公开发表教学论文多篇…  相似文献   

10.
钟国榜 《教育艺术》2006,(10):62-62,30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是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倡导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以前语感教学一直不被人重视.《新课程标准》的问世,为语文教学园地吹来了一股凉爽的风,《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孙敬华 《教学月刊》2003,(10):44-45
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而且“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一向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这一点却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 :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 ,而且听说教学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不注重实际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首次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概念 ,并和“阅读”“写作”一起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标准》的这种变化既反映了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同时也显现了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迫切需要改变以往听说训练教学方式的事…  相似文献   

12.
魂兮何所附——与钱梦龙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伟 《教学月刊》2004,(11):3-7
钱梦龙先生向来是我所敬重的,他的“三主”教育理念也曾对我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尽管“三主”模式在当今理论界遭到程度不同的批判,甚至被扬弃,但我仍认为,钱先生是中国现代语文基础教学领域里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级人物。日前拜读钱先生的《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2期,以下简称“钱文”)一文,感慨良多,欲以一孔之见,就教于钱先生。  相似文献   

13.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而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如故。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负效”“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呢?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论,早就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一位考上大学的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是说:“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尴尬,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08,(11):64-64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发表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一文。文章指出,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许冰 《江西教育》2003,(6):14-15
张树林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938年生,天津人。天津市红桥区教研室副主任。天津市小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天津市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委员会会报《小浪花》主编。天津新蕾出版社《小学生作文》特约编辑。曾获天津市“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他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提出了“整体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该实验受到兄弟省市的重视,他应邀到全国许多省市做示范课并讲学。 张树林老师成绩显著,著书颇丰。曾著《小学作文指南》、《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作文分类指导》和《小学生作文丛书》多部。他还在省市级教学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17.
孙绍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自1995年,他介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论文《炮轰全同统一高考体制》、《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批判》;2002年,主编教育部实验初中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专门建立“语文教学博士点”;2003年始出版《直谏中学语文教学》、《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名作细读》、《文学性讲演录》等著作。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的《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从〈记金华双龙洞〉教学片断说起》(以下简称为〈要冲出〉文)一文: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到“学习语文”的轨道上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我认为还有深入谈下去的必要。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忽略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以老师的思维结果代替学生的感悟过程,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19.
蔡欣欣 《教书育人》2009,(11):60-61
1985年张孝纯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从此“大语文教育”便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大语文作文”教学观,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母体,并通过延伸拓展,从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翼作文方面,丰富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使“大语文教育”思想更具有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感悟”是语文课堂标准中的关键词,感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策略。对学生而方,也只有感悟了,他们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注重对感悟教学策略的探究,将“感悟教学”作为其主张的“诗意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他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为例,赏析他的“感悟教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