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一 :用“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就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简析 :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②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有和平和武力两种方式。用和平方式 ,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损失 ,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一国两制”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以及《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目的、内容及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国两制”为“反分裂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反分裂法》以法律形式贯彻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分裂、促进统一为主旨,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心愿和坚强决心,是一部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此法从法律上贯彻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前景,也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雪了百年耻辱;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体现;香港回归.为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范例;香港回归,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为其保持繁荣,创造辉煌的未来,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线索,即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到70年代末以后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再到90年代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6.
50年代中期,周恩来基于他对海峡两岸形势变化的悉心体察和科学把握,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国共对等商谈,台湾高度自治”为核心的一整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并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些方针构成了80年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历史先声和思想基因,在我们党探索祖国统一方式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英、中葡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就香港和澳门问题已得到园满解决,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方针的正确性,它也将进一步推动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国两制”做为一种理论体系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我党对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造,又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查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体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艰辛探索及其成果即”一国两制“从理论上形成到成功地运用于香港、澳门的回归,也必将为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开辟现实的道路。文章最后展望祖国统一后,”一国两制“将把整个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必将会屹立于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9.
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祖国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设想,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并付诸实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落实“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本文试就建国以来中共三代领导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提出和实践“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继承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0.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澳门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香港回归祖国标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胜利。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在海峡两岸、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讲话既进一步深入阐明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及政策,又针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主张和建议,对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隔绝时期。197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并采取一系列促进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适时地完成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形成和完善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迈出关键性步伐,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加快和平统一祖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过两次国共合作。回顾与研究这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主动地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一)认清中国国情,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建立两党合作的基本前提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祖国和平统一方针。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和发展;谈判内容和方式的扩充;寄希望于人民方针的发展以及不承诺放弃武力的主张等。这些都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香港回归的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提出的理论构想,并在实践中成功运用.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一国两制”理论从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本文全面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一国两制”的实施和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一国两制”的辩证法思想项淮涛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的探讨目前尚不多见。我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认识和解决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问题。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现实性与预...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祖国和平统一方针。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和发展;谈判内容和方式的扩充;寄希望于人民方针的发展以及不承诺放弃武力的主张等。这些都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构想,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而且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