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李渔和莎士的喜剧的相似点即喜剧精神之和解与包容。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喜剧滋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喜剧包含的意蕴——含泪的微笑;喜剧创造的模式——夸张的揶揄;以及相同的喜剧创造思路——致笑的旨趣。论述中,选择了李渔喜剧的代表作品《风筝误》和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仲夏之梦》和《错误的喜剧》进行了比较,意在说明他们都采温和的讽刺、圆满的结局、夸张的场景等来表现和解包容的喜剧精神。  相似文献   

2.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剧形象的理性超越,对肯定性喜剧形象轻责加赞颂;以“大小框架”加附表层结构及内在喜剧基本环节的结合为总结构形态,实现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看钱奴》和《吝啬鬼》两部讽刺喜剧进行研究,将中西方历史中的文学作品当成人类思想演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进而促进中西方世界之间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本文研究成果是对《看钱奴》和《吝啬鬼》两部讽刺喜剧的个性特征和共性进行系统分析,涵盖现实主义强弱和文化思潮波荡、民族精神和喜剧效果、情感冲突以及经营方式,通过此次研究能够为相关讽刺喜剧创作提供有效参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阮大铖与李渔是古代卓有成就的两位喜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燕子笺》《风筝误》运用巧合、误会(错认)等编剧技巧进行情节设置,构建喜剧情境和运用“自曝其丑”的方式来塑造喜剧人物是其共同之处,体现了古代喜剧创作的共同规律.相比之下,李渔的喜剧创作更加具有平民化色彩;减少巧合而多运用误会的情节设置也使得他的喜剧更为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真实;生旦正面角色的喜剧化更是李渔对喜剧人物塑造的创新和开拓.  相似文献   

5.
张泓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5):102-104
<李逵负荆>是水浒剧代表作,作品喜剧性很强.喜剧性主要通过由误会和巧合引起的数次冲突构成.剧本情节真实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6.
幽默常常是喜剧作品的重要特征。分析喜剧作品幽默产生的原因对于理解喜剧作品的内涵是十分重要的。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可以为幽默的产生提供合理的阐释,即幽默的产生往往通过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个或某些准则。研究喜剧作品中人物对白的语用特征,可以深入诠释幽默产生的理据,从而为我们深入理解喜剧作品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笑"是喜剧外在表现范式,喜剧传递出的笑,貌似轻松实则严肃。《看钱奴》是中国最早的讽刺喜剧之一,人们被剧中人物滑稽言行逗乐时,内心却很难平静。从该剧贾仁等人的言行中,人们体味到了批判、辛酸、旷达三种不同意味的笑,看到了人性的恶习和弱点,并在感叹生命渺小与生存不易的辛酸过程中,思考着人生该有的态度,从而达到了对生命一种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喜剧语言的角度对中美情景喜剧言语幽默的潜在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通过《我爱我家》、《老友记》中的典型范例着重分析他们各自的语言幽默特色,探讨中美情景喜剧在喜剧语言创作上的异同并对他们制造幽默的途径和效果做出比较。  相似文献   

9.
喜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它的特有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喜剧艺术的基本内容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丑恶";喜剧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夸张";喜剧的美感特征是"笑".  相似文献   

10.
小品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短小精悍、幽默风趣、雅俗共赏、针砭时弊的语言风格.本文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探析喜剧小品<不差钱>的语言特点及其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现代喜剧中的现代人文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喜剧的反封建意义,不仅体现在它对于封建主义传统的直接批判上,而且也体现在其自身新思想的建设中。自我意识的确立和民主意识的发展为中国现代喜剧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实践带来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自从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问世以来,这个人物就引起许多文学评论家的注意,人们按照各自的理解,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本文试从夏洛克这一形象复杂性格的深刻性,丰富性入手,从正反两种“导向”分析,探求剧作家在喜剧人物夏洛克性格中融入的深刻的悲剧美学效果,及寄寓其中人性复归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13.
"曲解"同喜剧小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对交际常规的一种偏离,通常是被人们作为消极现象来看待的。但是,从积极的角度上看,"曲解"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合理地利用"曲解",能收到很好的艺术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人们往往注意到余象斗《三国志传评林)和《列国志传评林》相对浓厚的史传结构和笔法,而忽视了其自身的另一种文学因素——喜剧情节的展示与描写。在喜剧手法上,《列国志传评林》在《三国志传评林》的基础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但由于《列国志传评林》作为《三国志传评林》在商业利润驱使下最早产生的列国志小说的效颦之作,艺术上比较粗糙,因而其在喜剧情节的经营上呈现出某些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赵本山喜剧小品以其特有的语言魅力倍受观众青睐。赵氏小品贯穿于始终的"俗"是其特立独行的灵魂,也是广受欢迎和饱受非议的方面。研究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俗雅文化,结合作品分析赵本山如何完成"以俗为主,雅俗结合"的语言风格,可以发现其雅俗文化重点表现在质俗、超俗、非俗、雅俗等四个方面。这种"俗"的现象不但是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更是赵本山小品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本质表现。赵本山让雅的艺术"还俗",让高雅扎根土地、紧系群众,架起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欢乐共鸣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足球并非一种古典式身体修炼方式,作为群体运动,它具备了凝聚人心的功能,现代工业化社会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在足球的世界里得以回应。足球传入中国后,足球的道德律立即派生出高度的实用主义意蕴,并逐渐使得中国球迷衍生一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工具理性,足球由此成为中国球迷的道德器具。在道德主义的语境下,足球在很多中国球迷的心目中成了实用之物,这背离了足球的本义。足球的道德性与宗教性有差异,具体体现在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差异层面。中国人认为足球是喜剧,并由此萌生足球有德的理念;西方人认为足球是悲剧,只有救赎功能。中国人认为足球是道德,而西方人认为足球是宗教。近代以来中国足球界所存在的诸多特殊现象都源于此认知矛盾。足球原本是一种苦难的象征,可以给球迷带来自我救赎的体验,这便是足球的本意,也是足球超越工具理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是两部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交织着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时代的深层意义、作家的悲剧意识、人物性格的塑造、讽刺艺术手法、荒诞的表现方式及话语诉说风格来对比分析两部作品,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南非移民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两篇小说《我们的朋友朱迪斯》以及《老妇与猫》都控诉了父权制社会束缚女性和动物(猫)的自由,甚至逼迫她们以生命的代价来获取自由的现象。透过刻画喜剧叙事中猫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作者表达了她的生态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喜剧故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有一个悲剧人物,没有血性,没有情感,没有生活乐趣,连灵魂也挣脱层层的套子离开了躯壳.他的生活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通过对他的形象描写,给小说的喜剧色彩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调,提醒读者在嗤诮之后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次要人物,尽管他们在作品中的地位不高,但每个人物都承担着自己的使命,并且他们中许多人的人生及形象或带有悲剧性或富于喜剧性,凸显了一种戏剧美,由此获得了一种与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主要人物同样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在读者的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种戏剧美的形成,与民族性中的"做戏"意识有关,也传承了传统史传文学刻画"小人物"的创作经验,更与元杂剧中的"三国戏"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