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教材中有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课文.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略读的篇目逐年增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旨在让学生大量阅读,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把握不准,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了偏差.因此,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可见在中段的语文学习中,略读课文在选文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高度重视。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略读课教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中有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课文。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略读的篇目逐年增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旨在让学生大量阅读,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把握不准,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了偏差。因此,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教材中,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有8篇,占总数的25%;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总数的45%;到五六年级,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就平分秋色。可见,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地位,略读课文随年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的选读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随着年段升高,略读的量也逐步增大。如三年段,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谈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至六年级共有233篇课文,略读课文有98篇,约占课文总数的42%。不难看出,略读课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8.
精读、略读由来已久。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就写了《〈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可见精读、略读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分三类课文(精讲课文、略讲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其中的“略讲课文”就相当于现在的“略读课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比重逐年增加,到五六年级已占百分之五十。可见教材编审者对略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曹鸿飞 《小学语文》2013,(10):39-42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种类型,其中略读课文的比例是逐册增加的,到五年级时,略读与精读课文已形成了各占一半的局面(六年级下册比精读课文还多了一篇)。但配套教学用书中,二年级中没有提及略读课文的教学建议,三年级上册中对略读课文教学只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  相似文献   

10.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1.
略读课文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二年级下册开始,为了实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以后逐渐加大了略读课文在所选课文中的比例。以四年级为例,上册略读课文14篇,占所选课文的43.8%;下册略读课文15篇,占所选课文的46.9%。略读课文在选文中的比例这么大,体现了课标对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高度关注。但不少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认识十分模糊,没能科学地运用好略读课文,不是将其当作精读课文来处理,就是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学了事,这两种做法与课标精神和教材编者的初衷都是相悖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教材的编写也随之焕发了青春:以前不多出现的略读课文变多了;以前只出现在单元末尾的略读课文出现在中间甚至前头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略读课文11篇,略读课文的篇数已约占全册课文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目录中首次用“*”对略读课文进行了明确的标示,并且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出现了一段流畅的文字,这段文字不但很自然地实现了由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使两者浑然一体,而且还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部分略读课文的练习题后,安排了“资料袋”的内容;另外,四年级上册教材中,还增加了略读课文的数量,由原来的每组课文的一篇,增加到每组一至二篇。可以这样说,略读课文的编排呈现一种逐渐加大数量、加长篇幅、加宽内容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略读课是与精读课相对而言的,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型.纵观初中语文六册教材169篇课文中,略读课文就占了79篇,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6.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7.
<正>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编排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一般都设置了“学习提示”,课后没有练习思考题。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既相似又有区别,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去学习略读课文,将在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进行实践性操练,让学生巩固学习方法,深化对单元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8.
耿兰君 《成才之路》2009,(27):37-37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略读每单元至少安排1篇。所占比例达到全册课文的三分之一。所以略读教学是不可忽视的。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一般选择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浓,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一般情况下要求一个课时完成,只要学生能读懂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9.
略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从每单元一篇过渡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到了五、六年级略读课文就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了。《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足见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何更好地实施略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是我们作为教学实施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安排了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的比重也逐渐加重。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需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技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藏戏》一课的略读课文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