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程训练是给大学生以工程实践的教育、工业制造的了解、工业文化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更新工程训练体系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选择工程训练体系建设作为新工科改革试点必要性的基础之上,对标新工科建设要求,构建了训练平台校企融合、训练内容多学科融合、训练对象多专业融合、训练环境虚实融合、训练指导"双师"融合的"五融合"新工科工程训练体系,最后讨论了新工科工程训练体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工科教学存在的学科壁垒明显、学生竞赛能力不强、科研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结合教学科研和竞赛指导经验,创建了面向工科大类的学科交叉融合开放式系统创新训练平台.平台紧扣"新工科"建设需求,探索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技能与专才训练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实践内容与工程背景及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复合型...  相似文献   

3.
面向新工科建设,培养未来工程需求的人才,工程训练中心应促进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协同发展。本文指出工程训练中心应加强对"教学决定生存、质量决定兴衰、服务决定地位"的认识,构建工程认知、工程训练、工程探究3个层次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围绕更新教学内容、升级实践设施、改革教学方法、健全教学团队等方面加强质量建设,并以建设一处创客空间、一套创意实现服务、一门双创课程、一本制造技术培训证书、一个工程实践创新活动数据库为内容,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创新型、开放性、现代化的工程训练示范中心,构建一流教学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4.
石油与化学工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新工科理念高度契合,新工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在"理工融合"方面进行了前期实践,以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抓手,依靠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从"理工融合型本科生培养模块""理工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块"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模块入手,在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育人环境建设,培养模式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在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知识与实践创新相融合、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266-269
"双创"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工科"背景下"双创"实验室建设与探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应用拓展、实验室的智能信息化建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实验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专业认证等五个关键点对高校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工科"创新理念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加强专业基础课认识、教学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连接3个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尝试。"新工科"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一体化教学设计了实验教学、科研和企业需要导向结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改革3个方面内容。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机电课程体系不完善,各课程的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与新技术脱节、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落后、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典型测控实验缺乏等问题,依照新工科对学科的创新实用性、交叉综合性与成果导向性的要求,借鉴国内外以项目为核心与导向、强调实验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工程教育经验,开展新工科机电课程项目引导式改革。以实现复杂机电控制问题为牵引,融合测控新技术,打破传统机电课程的知识构架壁垒,实现项目引导式机电课程体系建设与授课内容再设计;探索面向新工科能力培养的"课堂+企业专家+实验"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机电理论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面向新工科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工科建设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科建设存在一定的耦合性。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创新思想及方法论,在创新理念层面和创新方法层面均与新工科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相契合。基于此,试验并打造新工科专创融合课程:工科中的设计思维,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形成一定的专创融合路径探索经验,为新工科及其他专业的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教育亟须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文章以新疆农业大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共4门机械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例,详细分析了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传统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科教融合,将科研项目案例贯通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体系的重构。基于PBL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造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并重、注重研发性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单片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意见,并探讨了实施方法,以期通过改革提高学生在机械工程和徽电子技术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为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执行,以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实际应用等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机械设计实践实验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为解决机械设计实践实验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可基于Fischertechnik模型搭建机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教师科研、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16+2实践周“职业技能训练”开展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工程人才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立足制造业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举措,系统阐述了借助实践思政协同、企业社会协同、教学科研协同提升专业人才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提出通过强化课程思政、细化产教融合、深化实践教学实现新工科专业人才"回归工程"的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5.
以机械工程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课程为突破口,依据机械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思路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以企业所需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为核心,以综合实训课程为技术载体,将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及金工实习三部分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的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智能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岗位能力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更加需求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明确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内涵,调研分析了智能制造型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专业基础知识、专项技术学习、综合实践模块强化、工程实践项目提升,构建了“核心技术技能+X”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研究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学科,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特点,并且结合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新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以机械制造过程中常规的工艺方法为实习内容,提高创新能力,为后续的理论课程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科研训练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并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促进专业骨干教师深度参与、指导管理全过程定制化,并充分与大创项目、竞赛项目等具体实施结合,从多个方面推进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科研训练培养趟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当下工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受到“新工科”、大类招生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内外驱动力的极大作用和影响,亟待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重新构建。该文针对工科改革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和工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当前发展动态,基于对原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提出了“新工科”专业实践体系改革设计的四大模块,需以“引导、拓展、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为阶段课程核心,平衡好扩展和进阶的关系,全面提升工科专业人才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期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