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校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企业效益与人才的构成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企校合作、联合办学,为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实践证明,企校合作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既满足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激发了高等院校的办学活力.企校双方达到了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企校合作,不仅立足于当前,解决合作双方的切实利益问题,而且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庆石油管理局是我国特大型国有企业,位于全国500家大型企业之首.油田开发建设37年,已经取得原油5000万吨稳产22年的辉煌成就,开创了世界油气田开发史上的一个奇迹,为国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利用校地合作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提出进一步发掘高校和政府作为培养主体作用的应用型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实施校地合作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有效成果,可以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职学校对师资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培养"双师型"人才为目的,构建了校—企—校协同培养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目前校—企—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探索实施校—企—校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培训、横向课题开发、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广西科技大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根海  谭甲文 《成才之路》2014,(32):I0003-I0004
校地合作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个显着特征。地方高校依靠"校地合作"办学模式,走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是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以中东部高职院校和东部企业合作培养模具专业人才为案例,分析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并对合作已取得的成果以及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校-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催生的产物,担负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据此定位,提出并实践"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作法是: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强化本科职业教育;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学业与职业的互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统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保障;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校地(企)合作,联合培养,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东部高职"校-校-企合作"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的人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及东部模具企业通过实现模具专业"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实现了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和相互促进,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境与生化工程学院与武汉英纳氏药业有限公司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案例为主线,探讨了高职办学中深化校企合作的原则与具体方案。提出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必须达到"企离不开校、校离不开企、企中有校、校中有企"的状态,为高职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在中国大陆地区属于新生事物。艺术硕士的培养路径与课程设置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讨的新问题。文章以音乐教学为例,参考不同艺术类院校与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的课程结构,提出了科际整合、因校制宜与开展校际合作等方面的观点与建议,以实现“高层次、应用性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84-85
鲁东大学长期以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企校合作工作,把企校合作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结合我校目前实际,已有能源学院、材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认证,因此研究"如何开展以培养学生为主的专业认证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旨在探讨应用型本科质量内涵,强化质量指标,与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关系,强化质量指标的路径和模式,为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企校合作的现状以及面点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校企合作面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面点专业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面点专业培养学校和企业通过企校合作培养专业面点人才进行了深思和研讨,并提出了有效地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地合作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地方高校依靠校地合作办学模式,走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是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土木工程生产建设一线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进,本文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宗旨,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与改革,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采取为期1年的企业顶岗挂职的实训方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当前的培养模式中存在职业导向不充分、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培养环节安排不合理以及专业培养资源缺位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1+3+2"培养模式为例,提出构建以职业胜任力为价值导向、以"三位一体"为培养路径、以"第四课堂"和"合作共建"为机制保障和资源保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具有可复制化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三者联动的"一个基本四条路线"立体式双创培养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体系以学院的"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以"风险我担,利益均沾"为原则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在校企持久稳定合作的基础上,规划双创导师培养路线、学生双创能力提升路线、双创专业课程构建路线、优质创业项目培...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对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价值旨归、目标愿景、培养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的分析,发现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招生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培养主体单一、课程体系封闭、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考核评价未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问题。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追求卓越的新阶段,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生源选拔机制;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构建“校—企—校”协同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复合型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培养环节,发挥双导师在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校企联合育人"是提升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校""企"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将校企联合内容具体化、分层化。从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与企业五个角度层层递进式探索"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五个主体,一条主线,促三点有效衔接"的层递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发展和提高民族地区人才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方向,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担负起领航导向的作用,应用型专门人才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学校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社会需求和专门人才的就业率为改革培养模式的推动力,创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航向标。  相似文献   

20.
制药工程专业是我校技术应用型本科专业之一,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要特点。通过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行业背景调查和分析,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定位于以"药物合成和药物分析"为主的专业特色,并构建校内实验实训、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了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