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展现才华、充分运用体育知识的实践平台。在学校体育教育日益注重“学以致用”、课内外整体结合的今天,有必要认真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学生体育社团注重体育实践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其不利因素和诸多负面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引导措施,有计划的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对扩大学生体育人口,发展学生运动才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快学校体育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是现代高等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应重视加强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实践的平台,使大学生体育社团持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建宇 《精武》2012,(22):60-6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部分高校内的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存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通过社团体育活动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拓展了在校大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平台。它的存在带动了高校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给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5,(9):815-8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水平入团前与总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体质水平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水平参团前后(1年)有显著性差异,体质水平显著提高;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水平入团后与总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体质水平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体育社团成员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一致性的改善,在身体素质方面,性别不同,改善的程度有一定差别。研究认为,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是学生体质增强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社团对于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锻炼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四所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与非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率为48%;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加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身体体能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修正行为和意识,促进身心发展。结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学校体育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目前,宁波市高校体育社团面临的问题:活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组织松散,社团活动内容单调,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大等问题,阻碍了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间体育社团与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中国体育社团不断兴起.各种类型的民间体育社团也如雨后春笋,遍及社会每一个角落.大量民间体育社团自发地建立起来,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民间体育社团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检索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上海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5种趋势,并结合现有问题提出了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4点建议,为上海市甚至全国各地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成员、指导老师、普通高校社团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分析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大学生综合能力、高校校园文化和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格桑次仁  米玛顿珠 《精武》2013,(36):54-54,56
高校体育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校学生选修武术课动机的培养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具体地讲,包括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并对体育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培养激发高校学生选修武术课动机要重视影视媒体作用,注意武术文化资源及其影响,提高大学生对武术内涵认识,突出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社团活动区域特征。培养激发高校学生选修武术课动机要注意利用电化教学,建立良好的动作表象;注意利用少林与太极文化资源及其影响,提高大学生对武术内涵的认识;突出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社团活动区域特征,深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潜力,让学生不仅喜欢中华武术,而且更加喜欢武术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海市体育社团基本状况的阐述,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体育社团工作理念更新滞后;管理体制的转型尚需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大多数协会的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比较欠缺;对体育社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提出推进上海市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面对大学生的人格缺失,高校教育责无旁贷。健美操运动在高校中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使得健美操教学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除了对学生传授技术、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健美操的教学,提出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信息查询法等方法,对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健康危机同社会生力军——大学生新的健康理念建立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在直接对健康危机进行抗争的同时,必须注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在大学体育教学全过程中彻底贯彻体育健康理念的培养,树立新的健康理念,将健康视为最重要、可创造的财富,以克服现代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学生体育健康理念建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是每个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高校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当代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体现出大学生创新、发展的新思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使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一个新局面。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推向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的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继续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方式.从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特点的形成及其在运动态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对大学生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个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现实参与运动的需求又能适应进入社会长远参与运动的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贡献给社会。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大学生休闲体育与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探索符合大学生休闲体育发展和促进体育消费的对策。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还有距离,大学生经济收入和体育消费仍处于低水平状态,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需要依靠广泛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运动来推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贾丽娟 《精武》2012,(26):80-82
我国亚热带地区冬季湿冷,且高校处于学期末,这一特定时期内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值得关注。对所处该地域的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南京等六座省会城市中18所高校的2500名在校大学生冬季锻炼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冬季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较高,但受气候恶劣、场地不足、学习考试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此阶段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锻炼质量明显下降。亚热带地区高校应改善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环境和条件,以保证大学生冬季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巩庆波 《体育科研》2015,(1):96-99-103
大学生在享有法律赋予的学校体育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体育义 务。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权力的概念、特征、保障手段,以及体育义务的履行现状、缺失原 因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应在为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充分法律支持的同时确立大 学生的学校体育义务,使其能够更好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学校体育权利,履行好上好体育 课、积极参加学校体育锻炼、增加自身体质与身体健康水平等相应的学校体育义务,以便更 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