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龙舟课程开展现状、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论述了构建生态化龙舟课程群的理念及内容,其内容包括课程定位、价值取向、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团队建设、教学内容、评价及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检索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上海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5种趋势,并结合现有问题提出了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4点建议,为上海市甚至全国各地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通过产业关联理论体育产业的结构关联性,从关联效应分析体育产业主导部门产业选择。并提出相关部门应调整体育产业政策以提高体育产业各部门间的关联水平和关联程度,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力求为我国“十二五”期间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及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SWOT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上海景观体育发展现状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挖掘其中可与体育赛事相得益彰、有利于赛事价值提升的景观资源,从中提炼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和体育特点的景观体育赛事项目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民众奥运会赛后倦怠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运会后民众出现赛后倦怠的负面影响。针对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这一社会心理及其影响,提出北京奥运后消除民众"赛后倦怠"的社会焦点转移、场馆利用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通过多元业态布局、空间场景构建及体育文化氛围营造,能够很好地激发大众体育消费潜力,日益成为满足人们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结合空间生产理论,以北京曼联梦剧场为例分析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的特征与生产逻辑。发现: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表现出显著的文化属性、体验属性和符号属性等特征;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生产过程中呈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运行制度现代化和发展理念创新化等趋势。最后从实体空间的文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和品牌符号化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检索等方法,论述当前大学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现状,并结合大学体育的基本功能及国外大学体育运动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即育人基础的确认、学科建设的拓展、竞赛体系的建构、阳光体育的探索、社会服务的创新、先进文化的引领、"大学外交"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城市营销作为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发展的产物之一,其离不开时代背景及城市发展的内外动力。文章基于动力机制的视角来考察欧洲、美国及亚洲新兴体育城市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消费城市"的概念及对城市体育发展的要求,提出上海体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体育城市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萌芽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化基因和政策导向。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芝加哥体育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芝加哥体育城市建设历程可以分为工业兴盛期、转型期和全球化时期3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工业化奠定经济物质基础,移民社会催生心理需求,规划引导指明方向,政府支持给予发展保障。在此基础上,从物质基础、人力资源、文化环境和体制机制4个方面提出我国体育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赛事网络视角的上海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体育城市概念及内涵特质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5年的数据对国际赛事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的运动项目赛事网络发达程度各异,普及程度和职业化程度越高的项目其国际赛事网络越发达;(2)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城市所选择的赛事项目越具有国际代表性,即赛事体系越健全、赛事网络越发达;(3)城市国际赛事网络联系度的高低一是以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为基础,二还取决于赛事网络的复杂程度;(4)举办城市按照其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基本形成了核心、半核心和外围几种城市类型。最后,为上海体育赛事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