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1)确定对象,(2)分类讨论,(3)归纳综合.本文探讨分类讨论在几何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1背景1.1问题的提起文[1]正式提出、分析、讨论了“中国的数学问题解决”,指出中国解题教学的特点是:(1)注重研究数学解题思维过程.(2)强调数学方法论研究.(3)提倡数学解题策略研究.(4)应用题、数学建模教学研究.(5)开放题、情景题的教学研究,及其在考试中的大规模运用.顾持流研究员就中国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形象地指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西方教育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有吃前两个馒头的大多数学生就吃不饱了,于…  相似文献   

3.
文[1]从研究问题(以下简称问题1):“已知X∈[-1,1]时,f(x)=x^2-ax+a/2〉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入手,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对对称轴的位置进行分类,求出了在区间[-1,1]上f(x)的最小值,进而解决了不等式,并分析了“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解题方法”和“学习过程”等4个角度,阐述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理解和掌握分类讨论的“三步曲”,能减少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由上可见,分类讨论有“三步曲”:一是选择分类对象,即对哪个字母进行分类(本题是字母a);二是确定分类标准,即怎样分类(这里以对称轴t=-a/2与区间[-1,1]的位置关系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龙志明 《高中生》2014,(4):20-21
一、由于指数函数是以“底”大于1或小于1分类的。所以高考命题中经常在此处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能力与判断能力.这类题目往往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想掌握与此有关的内容。学生需要对指数函数及函数的基本理论运用自如。重点掌握含有参数的指数函数的讨论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6.
1.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设计把“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运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发现结论和证明结论的乐趣,使学生在长知识的同时,也长智慧、长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2.让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本设计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将等腰三角形转化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且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以挖掘等腰三角形中分类讨论的思想;设计中还注重首尾呼应,以渗透数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1.教学内容:行程问题(一)(教材第54-55页的“准备题”,例3和“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2.教学目的: 2.1 知识与能力: ①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分类讨论的思想是数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容易因疏忽了分类而导致漏解.在“圆”这一章的学习中,经常会发现有一道“弦”关挡在我们面前,即当遇到有关弦的问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否则就会“漏解”,导致答案不全.下面就有关“弦”的分类讨论问题作以说明,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一、综合应用题的分类 从总体上看,综合应用题可归纳为两种类型:(1)多题型试题.即在一道题中可能综合了选择、填空、简答、计算等多种题型.(2)科学探究的多环节试题.即在一道题中综合了科学探究的多种能力要素,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本文侧重阐述第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而且有助于提高认识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到考试中还能体现“着重考查数学能力的要求”.因而分类讨论问题现已逐渐渗透到整个中学数学的每个章节,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热点问题和重点方法.由于这类问题综合性强,逻辑严密又富有探索性,自然也是学习和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分类讨论问题是中考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谈“分类”色变.“分”与“不分”成为数学教学,特别是毕业班复习中教师关注的热点.下面我们不妨先分析几个题目.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题中有一些分类讨论问题,当用常规方法处理比较繁杂时,如能采用适当的变换策略,就可简化或避免讨论.下面结合一些常规问题谈谈简化或避免讨论的几种常见策略.一、变更主元策略有些分类讨论问题中,往往有几个变元,其中常有一个变元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不防称其为主元.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解题时,总是抓住主元不放,结果造成分类复杂,解题过程繁琐.如能采用变换主元,反宾为主的策略、则往往化繁为简,简化或回避讨论.例1已知二次方程ax~2+2(2a-1)x+4a-7=0中的a为正整数.问a取何值时,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整数根…  相似文献   

13.
方程(组)与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方程(组)与函数相结合的试题是考试的热点,也是难点.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组)相结合的类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问题十分常见,这类试题不但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还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命题者往往能利用分类讨论题来加大试卷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15.
分类讨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根据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但缺乏严谨性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和严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思七年级(上)的教学,分类讨论问题无处不在,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秦天来 《中学理科》2005,(10):17-17
2003年高考数学试卷(江苏卷)的第15题是组合中的“不相邻”问题,此题解法虽多,但大多避免不了分类讨论.其实对“不相邻”问题和“错位”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便捷方法可用,这个思路源于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下A)》的第122页的阅读材料,这篇阅读材料的一个深刻背景就是集合论中的容斥原王单.  相似文献   

17.
一、课题:CHUCK’S FRIEND 二、教学课型:阅读课 三、课时分配:一课时(45分钟) 四、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见课本3—4页) 2.教材处理。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朋友”,前面的“热身”(Warming up)、“听力”(Listening)、“口语”(Speaking)都涉及了“什么是好朋友?…如何交朋友?”等话题。在本部分里,“读前”(ire—reading)部分假设了一个情景You were alone on an island。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生存。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生存意识,而且引导学生为下一步“阅读”做好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8.
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讨论四个问题:(1)疑问句的语义分类;(2)疑问句的预设和回答;(3)疑和问;(4)“什么”在疑问代词语义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1.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流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以读为本,读中明理。围绕中心议题,自主探究与发现,个性解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1.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问题,通过对基础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分类讨论步骤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