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戴宇 《考试周刊》2011,(18):62-62
目前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大为减少。可在文言文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不容易理解文言文,而且囿于考试,生怕漏讲了某个知识点,在课堂上仍然是逐段逐句地翻译和分析。本该属于学生读背的时间几乎全部占用了,读背只是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种点缀,这不能不说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历来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灾区。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仍然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趋于功利和浮躁,致使过多的讲解和训练肢解了文本的魅力,课堂教学往往费力而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文言文教学跟上课改的步伐,解决文言文"怎么教"的问题,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受到教育工作者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现时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改变现状,让文言文变成"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科目呢?本文试从创设情境、重视诵读两个方面,对文言文课堂教学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学会学好文言文。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主阵地,努力让文言文教学回归真实、自然,让课堂教学"有效、有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初学文言文,很多小学生都感到比较困难,一是难读,二是难懂。有些学生不大喜欢这些"之乎者也"的文章,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也比较沉闷。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会学文言文?如何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情趣"因素,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要对现今多元化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价值和目的进行再认识。进行中学文言文教学时,要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改"字词"教学为"文"的阅读教学,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创造意识,采用比较法、个性化写作的课堂教学和实习作业的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丰富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将会生动活泼、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刘秋红 《考试周刊》2011,(14):42-4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阅读篇目比重加大,但实际课堂教学却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局面。文言文教学是随新课改盛行阅读的重文方向,还是沿袭传统的主言思路?对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关系的合理处理和"度"的有效把握,已然成为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核心。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从文本特点、学生实际和考纲要求几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容理诚 《师道》2011,(12):33-34
此文想从"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教学角度,就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文言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思考与各位同仁交流。一、关于"串讲"式教学的思考。串讲,长期以来一直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喜忧参半,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的知识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  相似文献   

10.
庄荣凤 《成才之路》2013,(23):91-91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每节课的课前都做好预习。上课时,通过让学生阅读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自己动手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的翻译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中考常规题型。文言文的翻译教学要想达到"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的境界,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做到"四有":胸中有考纲,手中有方法、心中有考点、眼中有学生,在遵循文言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寻求翻译教学的有效方法,争取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解词——串讲——翻译"的模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因而改革文者文的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收到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3.
钱梦龙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文言文课堂教学真的只能是"沉疴"?有没有走出困境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语言训练还是重思想拓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文言文的教学必定是一番新的景象。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笔者在"主体参与"这一方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蓝秋燕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4):132-134,116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显得滞后和不够深入,普遍存在教学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的现象。本文应用"有效教学"的理论,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辅助等三个方面探讨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借用同课异构的方式,立足文言文教学价值,探究文言文教学效益。以期改变文言课堂教学缺失语文味的现状,还学生主动,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对文言文课堂教学建构的不同设想,让文言文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风格,让文言文教学独具个性地摇曳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上。  相似文献   

17.
在文言教学中如何做到"文"与"言"并举,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深思的问题,反思曾经在文言文教学中在解决"言"时,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有探索尝试更多新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文言文学习成为了老师同学共同烦恼的问题,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投入的精力很多,但收效甚微,综其原因就是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文言文不再成为学生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标中关于语文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应该从"读"上下功夫,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通过以文言文语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触发学生的语感,继而使学生得之领悟、习得,使得学生对于文言文语感的理解得到积淀与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今后更加深入地研读起着奠基作用。新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纵观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廖世全 《生活教育》2014,(16):25-26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厚的载体,但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却陷入了困境。学生学习缺乏热情,课堂教学沉闷乏味。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