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大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将发挥重要作用。要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就要有效整合和开发大学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这就需要对大学文化软实力资源进行调查、统计,挖掘有吸引力、影响力、仿效力的文化软实力资源,有的放矢地制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和战略。建立大学文化软实力构成模型,需要兼顾指标筛选的原则、确立指标权重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型,将大学文化软实力分为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整合力和辐射力等五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文章首先明确了建设文化强国与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指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工作核心,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以此带动其他文化要素的全面发展,将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路径。基于此,作者提出八项对策建议,下"硬功夫"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马翔宇 《职业圈》2010,(18):83-83,82
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传统文化。提高公民素质的今天,对“八荣八耻”的文化内涵的思考愈发的重要了。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八荣八耻”对大学学生干部的作用愈发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声音     
《职业圈》2011,(1):10-10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是软实力,不是软任务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指出:过去五年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之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坚持“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5):87-87
师英杰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以驾驭当今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曹克诚 《职业圈》2014,(35):114-115
“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养老方式,正受到老年人的喜好和推崇,这也是新时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课题。本文从“文化养老”视角,分析了基层行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不足,探究其解决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其目的也在于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而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不仅被纳入国务院产业的“振兴规划”,还被写进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国民经济序列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软实力”问题。因此,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速  刘健 《文化学刊》2009,(4):31-34
高校学生工作者承担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其所持有的工作理念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坚持“文化育人”的新理念,以先进大学文化为引领,培养学生工作者传承大学文化精神的工作意识,解读大学文化的思辨能力,用先进大学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是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文化育人”理念是新时期学生工作者面临探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鹤北林业局是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并连续多年获得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单位荣誉称号。几年来,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鹤北林业局把弘扬林区先进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突破口。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创新”的方针,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林区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1,(6):39-39
师英杰在《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撰文指出,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李洪伟  向会珍 《职业圈》2014,(5):17-17,19
企业工会如何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工作根本是为了生产,实质是为了职工。只有职工安全了,生产才能正常运行,企业才能创效,职工利益才能有保障。笔者以为,企业工会组织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职工的生命健康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群众经济、民主管理的组织优势,大力培育职工“我要安全”的理念,大力提高职工“我要安全”的技能,大力优化职工“我要安全”的环境,用全新安全文化理念引导职工、企业愿景激励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制度规程规范职工,全方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内化于职工心灵深处,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肖坦 《职业圈》2014,(2):6-7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被解释为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始终处以领先地位的“核心专长”。这种核心专长,我以为不是“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能够担当的,历史证明,是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软实力只有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才有根,才给力。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就是把企业文化视为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手段,从而误导了管理者。  相似文献   

13.
王运启 《职业圈》2011,(10):64-66
在特定的时候.当文化成为指导企业的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时,那么,它也成为这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而这种以“文化”作为企业主导力进行营销的方式,从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企业取得骄人业绩和软实力有效证明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1,(4):102-102
谢师英杰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0,(6):119-119
沈其新、田旭明在《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既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融合了现代的文化价值观需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渗透性因素,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又贯穿于综合国力的其他组成部分,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0,(6):106-106
董全权在《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2—3期撰文指出:文化软实力衍生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本身就是现实的生产力。传统节日文化的背后实际上存在一条“文化产业链”,节日食品、节日服饰、节日吉祥物、节日文艺展演、节日旅游、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等,节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元素,这些元素如果得到了适当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近年来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的领地日益扩大,地位逐渐上升。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梳理并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以和谐的存在方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既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协调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环节,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的水平和质量,必然会对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丽芝 《职业圈》2012,(36):53-54
如何充分发挥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是我们广大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营造文化氛围、树立钢铁企业形象、弘扬钢铁精神为宗旨的一种“软实力”,是当前加强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19.
邱娟 《职业圈》2014,(35):64-65
“文化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实践的核心发展目标,群众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将群众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群众文化的概况、重要性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杨丽珠 《职业圈》2011,(35):12-12,14
团中央第一书记陆吴同志,在团的十六大报告和与企业共青团干部座谈会中。明确提出。在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传统领域一些企业中,要求广大企业团干部认真分析、准确把握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把企业共青团工作放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去思考.放到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去谋划,放到企业青工的新变化下来部署,推动团的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切实服务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青年的发展。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团组织工作的一个契机,将共青团的工作融入到“企业经营发展中心”中去,通过与企业文化四要素相结合。做好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