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航空模型》2013,(12):52-55
在上一期文章的开头,笔者介绍了F3A特技飞行中3种不同的飞行模式,以及相应的设定位置。如果模友能针对相应的特技动作在遥控器上设置合适的飞行舵量,那么动作的成功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飞行体验     
跌跌撞撞的起步 笔者从小就喜爱无线电和航空模型运动,但由于经济条件和知识的限制,因此只能看看杂志里面的相关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航空模型对笔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烈,凭着对飞行的梦想,年近30岁时决定开始学习航模飞行。于是在网络、书籍等媒体上搜索航模方面的相关信息,找到很多网站、论坛,从中询问“老鸟”曾经是如何入门学习飞行,如何提高,购买什么样的器材等。经过多方指点,最终笔者决定从发泡材料的、使用最低的三通道遥控器即可飞行的电动模型飞机开始练习。于是,笔者购买了一架这样的模型飞机(图1)。这种气动形式的模型飞机在机身后部装有推进式动力系统,其特点是:抗摔性好、飞行性能优异、不用调整动力系统且价格低廉,是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梦霄 《航空模型》2009,(1):24-25
现在城市日益拥挤,往往要奔波很远才能找到合适的飞行场地。为了能足不出户就过飞行瘾,笔者选择了一款室内电动模型直升机——华科尔HM4-3。市面上小电直种类很多,最终选择这款的原因是偏爱它小巧精致。华科尔HM43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图1),但细节上毫不含糊。其十字倾斜盘和旋翼头都是金属材质,并且采用和大模型直升机相似的结构(图2);配套遥控器是4通道2.4G设备,能自动识别、精确对频、抗干扰能力较强;采用4通道比例控制。其它大多数同等尺寸的小电直机身为泡沫材质;  相似文献   

4.
戴琛 《航空模型》2009,(1):26-30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某公司举办的“模型直升机3D技术培训班”。由Jason Krause大师(亚拓600N模型直升机的设计者,以下简称JK)等高手们系统讲解发动机的调整、模型直升机的组装、陀螺仪和遥控器的设定等。现将课程的精华内容总结给读者,相信能为大家熟练掌握3D飞行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5.
杨帆 《航空模型》2006,(6):52-53
许多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在调整模型飞机时,往往会忽略舵机和连轩调整的细节,尤其是采用高档遥控器时,认为只要连杆和舵机连上,后面就可全用遥控器调整,最后舵面上下能“停”在要求的位置就行了。其实,这种忽略“过程”的“潇洒”调整必定会使模型飞机的操纵性能下降,还“浪费”了舵机宝贵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杨帆 《航空模型》2008,(3):48-49
遥控模型飞机的遥控器种类繁多,功能和价格也相差甚大,为了使爱好者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自己的遥控器,将模型飞机调整到最佳状态,下面就遥控器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功能、遥控器的选择以及模型飞机的调整等,作一系统、明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上期文章开头介绍了模友在周边选择飞行场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一期开篇先介绍遥控器的几种辅助稳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每次模友飞行聚会,大家都会热衷于探讨如何精确、细腻地操控模型飞行。除了个人操纵技术,遥控器的性能和设定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其中遥控器的曲线设定功能,包含了舵量大小、Exp设定等。正确的遥控器曲线设定,不仅能够帮助操纵者更细腻地操控模型,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使用者的飞行习惯。  相似文献   

9.
恒春雨 《航空模型》2009,(12):62-64
随着身边一些模友操控技术的不断提高,他们对遥控设备也越来越挑剔。近日,一个飞得不错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看到一段外国模型直升机的飞行视频,操纵者使用了一个带托架的遥控器。他觉得这个设备能帮助提高自己的操控技术,而国内又不易买到,想请笔者帮忙。  相似文献   

10.
EETT 《航空模型》2009,(5):16-20
F3A对场地要求较高,合适的飞行场多在数十千米外;小型电动模型飞机虽可在小场地飞行,但缺乏震撼力和速度感,操控感觉也不如油动特技模型飞机。为了能在小场地过足飞行瘾,笔者决定制作一架30级“花式3A”模型飞机,在普通特技模型飞机的基础上增大机身侧面积和尾翼舵面(图1)。  相似文献   

11.
陈欣 《航空模型》2005,(5):7-10
固定翼模型飞机的3D飞行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图1-4)。这里仅简单介绍3D飞行的软硬件设置和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12.
微型模型飞机的发展,得益于电子部件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近日,笔者就利用小电直的舵机、电机、遥控器等设备自制了2架微型模型飞机——Piper400和Fly Baby400(图1),飞行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飞鸟  大龙 《航空模型》2009,(11):38-39
很多飞固定翼模型飞机的朋友可能会羡慕飞模型直升机的模友——模型直升机,特别是小电直,插上电池打开遥控器就能轻松飞行,  相似文献   

14.
南木 《航空模型》2021,(3):64-65
学习遥控飞行,购买遥控器和适配的接收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习设定遥控器参数的正确方法。目前市面上的遥控器常为英文界面,其中操纵面多以英文缩写的形式出现,如ail.、rudd.、ele……不独固定翼模型,模型直升机也采用了类似的遥控器设定。  相似文献   

15.
2004年FUTABA T14MZ遥控器上市以前。FUTABAT9Z一直是很受玩家追捧的顶级模型遥控器。为区别于FUTABAFF9遥控器,大家昵称FUTABA T9Z为“大九”。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从2005年开始开设“F3A飞行课堂”至今,已较详细地介绍了F3A模型飞机的选择、安装、调试,遥控器的设置及几套特技动作,相信爱好者已有所收益。为让大家更好地掌握F3A飞行动作,建立准确的动作评价标准,本刊特邀请刘文章先生担任接下来几期F3A飞行课堂的主讲。刘文章先生为资深航空模型F3A国际裁判。20世纪80~90年代曾担任中国国家航模队F3A项目教练。自1995年起,他多次执裁F3A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并在执裁评估中成绩优秀。希望此系列文章不仅是遥控特技评分裁判的一个技术指导,更能帮助广大遥控模型特技飞行爱好者了解如何观察评价F3A的动作质量,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使更多的人对F3A项目有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以期提高我国遥控特技航空模型运动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王挺 《航空模型》2007,(6):34-3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高端航模遥控设备逐渐进入PCM时代。日本品牌Futaba和JR在这一时期分别推出了竞赛级PCM512遥控器,代表产品是Futaba的FP-T8JAP和JRProp的PCM9NET-J129H/A遥控器。本文介绍的是JRProp PCM9型9通道模型直升机专用遥控设备(图1,1986年购于香港永利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谈到遥控器4种操纵模式的发展过程,与我理解的大相径庭。于是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对遥控器操纵模式的认识整理出来,供大家鉴别。这篇文章中关于遥控器操纵模式的描述大意是:美国是遥控飞行强国,所以就有了“美国手”这样的操纵模式,后来遥控技术传到日本,于是产生了“日本手”……  相似文献   

19.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一款采用传统木材与工艺制作的普及型弹射模型飞机,本期介绍其飞行与调整方法。众所周知,一架设计制作再优秀的模型,如果不能调整到位,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性能。弹射模型看似简单,但要想调整好并非易事。调整时只有一点小偏差,就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飞行效果。下面,笔者就从手掷试飞和动力飞行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弹射模型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0.
喜欢航模的朋友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机的飞行后,不少人都会对特技花式飞行感兴趣。笔者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特技花式模型飞机来说,要求操纵者具有熟练的控制技巧和更快的反应速度。要想达到随心所欲地控制飞行还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习过程。而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近郊可供飞行的场地越来越少,不少人只能到远郊去练习飞行,模型飞机的携带就成为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在练飞过程中,错舵摔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架抗摔的便携式特技花式模型飞机,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