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协商课程是一种实践性浓郁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它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协商学习而反对促动学习,库克与布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协商学习模式。批判教育学是协商课程的重要思想渊源。协商课程的后现代本质体现在:倡导动态的课程本质观,反对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反对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彰显学生的课程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历程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那些被认为是教师必需的知识、技能以一种序列式的课程结构置于教师教育机构之中。为确保这些课程培养教师的有效性,课程认可(鉴定制度)得以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及其认可(鉴定)可以选择一种基于协商的课程建设的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商课程就是师生共同作出有关课程的决定,一起开发、创生课程,使"文本课程"转化为师生共同的"体验课程".协商课程的过程就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的过程.许多教师对于课程行动研究的实际操作感到棘手,协商课程的实施过程:计划、协商、教和学、展示、评估五个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做课程行动研究的一个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4.
"协商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协商对话,它通过对学生的"赋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之中,从而促进课程权力的均衡分配。"协商课程"理念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协商,可以保障学生的课程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因此,公民教育有必要以协商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建构以公民课程和品德课程为核心的协商课程机制,发挥课程生活的隐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公民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使公民课程真正以公共价值原则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从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这个视角,介绍协商这个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及其思想渊源。并且从教育心理学、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以及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等方面,探讨了协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指出协商必将被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成为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协商课程——一种新的课程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协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摒弃了传统目标课程模式的弊端,强调师生共同研制课程过程,重视伴随性、自组织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协商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分享课程权力,它以师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协商课程研究者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为理论来源,对协商课程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作了富有创意的阐释,从而丰富了后现代课程研究话语。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在全国顺利实施。这是一次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特点,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深情呼唤具有真正操作意义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而协商课程是一种过程性的课程模式,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很多,互动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开发方式。互动是师生双方以红色资源为对象,进行意义的交流、协商,共同挖掘和提升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一种开发方式。但是,师生双方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要实现意义的交流需要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为此,可以在互动过程中通过经验迁移以及赋予红色资源现代意义来创设双方的共通意义空间,实现意义的交流,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自主学习意味着"学习者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师生协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考核评价是外语自主学习协商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协商"使"教师赋权于学生",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学习者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师生在平等协商对话中实现了课程的创生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1.
赵颖  郝德永 《教育学报》2004,(11):10-14
民主与协商 ,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与重要途径 ,也是今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对对话中心课程、协商式学习与非等级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阐明了当代学校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蕴含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Republic of Cyprus has been pursuing a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 across all levels of mandatory education, focusing especially on curriculum chan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hich in-service teachers have undergone a seri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minars. Individual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in-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regarding their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 within this curriculum change process, revealed that teachers positioned themselves largely onto different points on a continuum. These are conceptualized as positions veering between teachers’ sense of minimum and maximum autonomy ov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official curriculum. Framed by a traditionally centralized context, these positions were discursively negotiated in contradictory ways which allowed multiple positionings by each teacher.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positioning, as well as for considering how this might relate to curriculum chang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quires into the experiences of 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named Claire who taught a young girl with a chronic illness at East Willows Elementary School, a western Canadian elementary school. Using narrative inquiry as the methodology, Claire’s experiences in her curriculum making alongside Madeline a young girl with Turner syndrome were explored and analyzed. In navigating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around chronic illness, Claire negotiated liminal spaces between health and unhealth, sickness and wellness, capability and desire using stories of playful curriculum making. Through these liminal spaces, Claire created forward-looking stories of a new curriculum; a curriculum defined by playfulness, counterstories of play, the lived and planned curriculum, and the sharing of authority. This playful curriculum, this curriculum of play, became the negotiated story to live by for Claire and Madeline at East Willows Elementary School.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轨迹的总结,得出英国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重视制度保障,重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权力,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平衡发展及校本课程开发的伙伴协作等方面,进而提出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即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作保障,增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寻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配合以及争取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5.
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方式、课程目标和课程主体都有了全新的看法。新的课程观要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以新的面孔呈现。  相似文献   

16.
审议是概念重建主义的倡导者施瓦布提出的重要的课程研究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课程研究者的关注,沃克等课程研究学者对课程审议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第一次有意识、大规模地尝试使用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揭示表现在课程审议中的交流与决策,可为我们认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提供依据。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是课程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面临众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须克服现存困难,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能力,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师课程观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亮 《高教论坛》2005,(4):47-48,20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高师教育课程改革带来许多启示。重新认识高师课程的功能、课程的师范性,加强课程素养的培养,探索课程综合化的途径,是高师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两种影响较大的课程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我国长期以来以学科课程为主,并受其影响.找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和利用二者的优势,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最佳结合点具体表现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主体性;课程内容要现代化、生活化和信息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潜课程等.  相似文献   

20.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基于课程的;每一所学校的特色,也都是系于课程的。在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课程观的引领下,清英外国语学校从理念建构、体系架构、实践重构不断向纵深推进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