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解读王小波的小说《红拂夜奔》.认为王小波是“荒诞的屈原”,他以荒诞的形式沿续了屈原对信仰和知识分子自身责任的执着;沿续了鲁迅小说“吃人”的主题并有所拓展。从荒诞的城、荒诞的人两方面论述王小波如何用荒诞的形貌揭示真实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杂志的编辑手记《请国人温习常识》、《南方周末)1999年元旦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你能想像将这些文字收入“语文教材”吗?、  相似文献   

3.
对于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的解读,历来的研究者们多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或探索其复杂的叙事艺术,或探索其虐恋—权利游戏,或探索其狂欢化诗学,而少有论者专章探讨《万寿寺》与唯美主义的关系。笔者即试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解析小说《万寿寺》,以期揭示出王小波在文本中流露出的唯美倾向。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在几十年前曾经刊登过《〈孔雀东南飞〉民歌特色》一文(该文被收入中学教参),该文分析了《孔雀东南飞》在“序曲与尾声”、“连绵字与叠字”方面的民歌特色,《孔雀东南飞》所体现的“民歌特色”不唯于此。本人在此试就《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民歌特色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自由”为核心,从“童心”、“智慧和创造”、“权力”、“对生存的反抗”和“生死观”几个方面展开对王小波作品的论述,通过和《边城》、《叔叔的故事》、《活着》等文本的对比,显示出王小波创作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正>记忆语录初次接触杜拉斯是源于王小波。那时看了王小波的书,他在书里一直推崇王道乾译的《情人》,"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而我那时是抱着一个跟风的心态,看看王小波推荐的这书究竟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7.
在对建国后17年文学的研究中,由于受到“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小城春秋》的文学史地位被《青春之歌》遮蔽了。其实,《青春之歌》的文学史地位的获得,主要来自知识分子类型化的设计和处理,而这一写法发端于两年前的《小城春秋》,《青春之歌》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工、完善和使之更加成熟。两部小说对知识分子类型化设计、处理的要素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两个向度”、“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周易》,在三千年前就开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易”是其一个主要思想,但由易走向和谐平衡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若干年后,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在他的著作《虹》中恰恰解释了这一探索,而“和而不同,刚健中正”的理想状态则是两者共同追求的和谐目标。  相似文献   

9.
《黄金时代》因为涉及到了性爱描写引起很多争议。本文试从如何看待文学中的性爱描写和性—权力—游戏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王小波小说中性爱描写。着重分析王小波小说中通过性的"游戏"来揭示权力运作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王先生《试论》,是要为杜甫无海棠诗之谜,作出新解。他根据涛诗《棠梨花和李太尉》断定:西蜀海棠是在杜甫入蜀70年后的830年,才由李德裕移来赠与薛涛种植的;涛诗《海棠溪》则是写西蜀海棠到830年后,才“栽种成片”的情景。我们在《质疑》中已证明“李氏移来西川海棠”说,纯属子虚乌有。现再《续评》辨明,《海棠溪》是早于李氏入蜀约二十年前(811年)就已问世了。更有《山海经》和《三巴记》的有关记述表明,早在周秦汉魏时期,西蜀不仅就有海棠生长繁殖,并且已分布很广了。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广东教育》2004,(11):64-64
王小波去世几年来,文坛上很多理论家以评论黑色幽默为时尚很多小作家以模仿王小波为跳梁资本很多大学生以翻看《黄金时代》为阅读时髦,集体演出一场中国当代文学的悲剧。我今天也是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散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通过话语理论与文化、政治、实践三个角度进行整合性的剖析,对王小波散文话语的时代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对其独具的话语特色进行详尽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看似虚无而实际超然的作家,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极力保持低调介入与精神底线之间的平衡,即保持其自由主义创作风格。为此在《黄金时代》里,作者注重叙事形态的更新,坚持黑色幽默风格的延续,巧妙地运用与黑色幽默相关的荒谬逻辑和怪诞语言。这使作者与现实之间的缓冲地带得以拓展直至自由驰骋。王小波就在这自由境地的"虚无"狂欢中走向圣境。  相似文献   

14.
王小波     
雅敏 《阅读与鉴赏》2006,(11):12-14
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文学评论家的赞赏。1997年4月11日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毕业的我,十几年前从民办教师起步,由一名普通小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学教管人员,并时有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杂志,如果说这些年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可以称之为“成长”的话,那么,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得益的莫过于自觉并坚持不懈地“读书”和“教研”。  相似文献   

16.
七年前,名为“天使”的少年的的全场,惊艳了《花火》初代读者。七年后,安格少年在无数读者热烈的呼唤中强势归来。七年前,作者小楼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最震撼人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的问世,不仅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亿万中国人自我权利意识增强的内在要求。“个人私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国有财产将受到平等保护。“从20年前制定的《民法通则》中“物权”这两个字连用都不能用.到一部完整《物权法》的通过,这表明中国社会现代文明的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历史》必修3(2007年版)第45页“历史纵横”说《红楼梦》“1842年,就有了英译本”,其实早在1830年,《红楼梦》就有了第一个英译本。赵长江、付天军《(红楼梦)英译与中国文化传递》(《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指出,“《红楼梦》的英译工作始于1830年.至1986年结束”.“发轫期从1830年至1846年,出现了两个有关《红楼梦》英译的片断。第一个是1830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德庇士的翻译,他译了《红楼梦》第三回中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译文的标题是《Chinese Po—etry》,刊登在英国皇家亚细亚学会会刊”。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一、引入(投影出示少先队大队部的一则“失物招领”)失摇物摇招摇领王小波同学于11月7日放学时在校门口拾到一张20元的人民币。请失主前来大队部朱老师处认领。大摇队摇部2004年11月8日师:看了这则“失物招领”,你有什么想法?生1:王小波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少年!生2:如果  相似文献   

20.
“四书”“五经”简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