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说“瓦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盛,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日趋繁荣。中学历史教材注意到这点,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一节中提到,“宋代的大城市中出现了‘瓦子’,瓦子既是综合性文艺演出场地,又是商业中心”。有同学会提出疑问,当时的娱乐性场所为什么叫瓦子,具体有什么功能?为了帮助老师和同学解开这个谜团,特对“瓦子”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历史演进至宋代,反映广大庶民百姓文化生活情调的俗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主要表现为:(一)市民文化大为兴盛;(二)俗文学创作的繁荣;(三)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特色出现了雅而俗化的趋势。宋代俗文化的发展,与宋代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首先,社会关系的变革,庶人阶层的崛起,开启了宋代社会文化平民化的进程,为文化下移创造了条件;其次,大量的下层士人进入上流社会,使世俗化的审美标准得以在上层社会确立;再次,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俗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3.
话本小说是民间口头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宋元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随之兴起,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由是,反映着现实市井生活,渗透着市民思想意识,洋溢着市民文化色彩,迎合着市民审美趣味的话本小说盛行一时。朦胧的人文精神宋元时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在崇尚功利的社会心态影响下,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削弱,市民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话本小说作为一种市民文学,其撰写者"书会才人"、表演者"说话艺人"和接受者都是社会中下层的人。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城市共和国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城市是相当发达的,城市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市民阶层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文艺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城市政权对文艺复兴的保护和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大运河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凿和扩建,开通后漕运成为其主要功能。运河对便利南北交通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运河沿线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隋唐时期江浙地区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江浙地区兴起了一系列的新型城市;第二,江浙地区的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第三,江浙地区的城市经济繁荣,港口城市增多,对外贸易发达;第四,江浙地区的城市突破了传统的"市"、"坊"格局。  相似文献   

7.
商品流通给城市规模的扩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宋以后,运河城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活力的城市。运河作为中国经济活动的大动脉,不但为市民阶层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而且成为明清通俗小说的重要摇篮。运河城市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商品流通、商业繁华等揭示了运河手工业的发展,透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通俗小说创作上的繁荣既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息息相关,也与城市刻书业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明清小说真实反映了运河城市兴盛的轨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市民的新形象及运河城市的风俗习惯。运河及城市给明清小说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成就了明清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老舍以文学家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老北京社会下层市民悲苦贫困的生存境遇,并通过市民群像的塑造,呈现了城市文明下的病态人性:一、愚昧的市民阶层因袭着封建宗法观念;二、封闭的人文空间给市民阶层带来保守性和盲目性;三、长期的封建思想文化灌输铸就了市民阶层奴性十足.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转型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及其音乐文化,逐渐替代宫廷贵族音乐而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音乐文化——市民通俗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注重写实主义,具有热情奔放和浅显直白的特点。戏曲音乐无疑是众多市民通俗音乐体裁中的杰出代表,综合运用诗、歌、舞等综合舞台形式,将市民阶层的寻常故事搬上舞台,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瓦舍勾栏、酒肆茶楼、寺庙道观或街头巷尾等公共场所的演出活动中,不断吸收各类文化形态和艺术体裁的精髓,完成了由滑稽小戏向成熟戏剧的过渡,宣告了剧曲音乐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以其特有的智慧和人格影响着后人,成为宋朝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话题,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人对诸葛亮的理解又大相径庭,形成丰富多彩的两宋诸葛亮论,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江湖诗派诗歌之所以成为商品,南宋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江湖诗人和达官贵人因此而成为一对供需关系。其供求既受艺术市场价值规律的支配,也有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诗歌的商品化代表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职业文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东京市场上的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市场的变革与繁荣。东京市场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形成了专业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商品交易异常繁荣。市场上的巨额利润使得商家们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激烈竞争及反不正当竞争,进而促进了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宋代城市文娱消费兴盛的经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 《保山师专学报》2004,23(1):12-16,20
宋代城市的文化娱乐业蓬勃发展起来,文化娱乐消费的兴盛成为宋代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道风詈线。在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原因,探源究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地域上讲,宋朝沿海港口地区是海外贸易集散地,外来人与物远远多于内地偏远地区,外来文化及观念都在这些地区首先产生影响。生长于沿海地区的人以及到这些地区游览、任职的官僚文人,都首当其冲地感受或接触到海外文化。明州与泉州等浙闽地区在宋朝是高丽物质文化最为流行、最先被认知接受的前沿,可以代表高丽文化在宋朝被认知和被接受的深广度。从阶层上讲,宋朝诗人所代表的士大夫文人,在认知与接受高丽文化上最为从容和理性,他们认知接受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体现整个宋朝文化界对高丽文化认知和接受的深广度。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右文"政策的引导,使宋代的读书人大量增加.巨大的需求量使墨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不仅消费者的身份多样化,而且墨的消费呈现出面广、量大、费用多的特点.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宋代墨的价格差异悬殊,这与产品质量、供求关系及消费偏好有关.而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则呈现出产区化、品牌化、传承化的特点.同时,墨的销售方法也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一代,明州港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三大海外交通港口之一。明州港的兴盛繁荣主要源于区位因素和市场因素。明州港具有海航行程短,可近距离辐射中国近海海域的国家和地区,有便捷的内陆运河和陆路交通连接长江黄金水道,靠近南宋都城杭州这一巨大消费市场等区位优势,这些区位优势决定了明州港处于连接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交接点,为明州港海外交通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南宋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江南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市场拓展力,极力面向近海市场扩张,明州港因而成为南宋商品经济从内陆向海洋,从区域市场向近海市场扩张的桥头堡。可以说,是南宋商品经济向海外扩张的动力机制推动了明州港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叫卖歌是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商品介绍手段;是商品经济发展年代的一种质朴的歌声,是最经济、最通俗、最普通的广告;是商品销售与民间文艺结合的广告词。流传于浙江的各行各业叫卖歌,为我们展示了其内涵丰富的叫卖文化,是我们研究浙江社会、民俗生活和商贩文化的最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研究宋六陵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陵园风水布局、陵区文物及建筑遗存、丧葬文化、思想发展等多个视角分析了宋六陵的历史文化价值,考察了其独特的文史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存在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就正确认识继而合理开发宋六陵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古代发展史上的重要王朝,在这一历史阶段变革与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经济是基础,社会系列变化皆因经济因素变动连环引发使其然。因此探讨宋代社会变革问题应首先从其最基础的社会经济变化入手,具体体现为市场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商人地位空前提高以及海外贸易高度繁荣,这充分说明宋代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20.
北苑贡茶在宋代"名冠天下"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北苑贡茶产地的独特地理优势,有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次,在贡茶的制作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斗茶品茗艺术,将茶饮艺术化并升华到高雅的精神境界,文人墨客的诗文歌咏和独到的茶学论著不断推高北苑贡茶的知名度;最后,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君王对享乐主义的鼓励使奢靡之风盛行,北苑贡茶成了达官贵族们显示身份和享乐的奢侈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