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韬奋一贯坚持以"人才主义"的用人政策来经营管理他的新闻出版事业,致力于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干部和人才,并关心和爱护人才,使他的事业得以发展壮大.他的"人才主义"内涵极其宽泛且具有实用性,其"人才主义"的思想精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说他是"草根局长"是因为他热爱教育,重视实践,敢于创新。李成林热爱教育,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人才成长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李成林对教育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一直强调"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的哲学启蒙开启了堪称古希腊哲学的三大"哥白尼式革命",在认识路径上,从外在的"受知"转向内在的"自知";在认识对象上,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在认识目标上,从相对主义转向普遍主义。但他的哲学启蒙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在启蒙方法上,他的"否定式论辩"和"无知论"容易滑向怀疑主义;在启蒙基点上,他的理念论容易滑向理性独断主义;在启蒙理想上,他的至善主义容易滑向极权主义。  相似文献   

4.
吴明香 《考试周刊》2011,(56):35-36
巴金小说《家》中觉新之死的原因是他被封建家庭所束缚,以及深受封建家庭长子身份的毒害。为了维护和发展封建家庭的秩序,求得大家庭的和解,他不反抗,采取"作揖主义"和"不反抗主义"的态度来面对,最后只有牺牲自己来保全封建家庭。  相似文献   

5.
1997年出版的《朱自清全集》最后一卷——"书信补遗编"中,收录了从1921年到1947年朱自清致俞平伯的15通书信。朱自清在这些书信中袒露了自己人生哲学形成的过程,同时表明他的"刹那主义"并非颓废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具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  相似文献   

6.
"英雄"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这样的人物他们的一生或是从事着伟大的事业,或是做着一些微小的事情,不变的是他们永远心系人民而且从不放弃。就像是马克思,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主义事业,一直都在都在为人民谋福利,就像是雷锋,他所做的事虽小,却始终让人们无法忘记。英雄是会被人们铭记的,英雄精神是会传递的。所以现在的学生教材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7.
杜威,进步主义哲学家。但他反复说明,讨论教育无须顾及一些"主义",甚至连"进步主义"也不必考虑,而应当只思考教育本身的含义。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呢?他坚定地认为:"在全部不确定的情况当中,有一种永久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即教育和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进一步地说,"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因此,"新教育哲学专心致志地寄希望于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显然,经验,是新教育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和核心理念,是他的教育哲学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如今,阿兰·巴迪乌成为了继德勒兹、德里达辞世之后北美学界大力"消费"并"加工销售"的又一位当代法国哲学家。但在这一新的哲学"热点"中,有一个有趣的时间差,即,巴迪乌的哲学发轫其实主要是在70年代,当时他活跃于后68语境中的"法国毛主义",而中国"文革"的退潮和结束也反过来伴随了他最初的理论表达,以至于今天他仍然强调毛主义对当代哲学和社会运动的巨大意义。本文译自他的《矛盾理论》(Thé orie de la contradiction),可以看作是全书的导论;  相似文献   

9.
南帆时常介入文学研究的各种重大话题,但是,他的观点往往与主导的观点存在相当距离。例如,当大家都在讨论"纯文学"的时候,南帆却认为"纯文学"是一个"有意义"的"空洞理念";当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时候,他却指出"阐释的有效与否比理论家的族裔更重要";当大家都在进行文化研究的时候,他却在许多不同场合表明,文学研究必须包含阐释文学的语言、形式、结构和美感;当大家都在谈论反本质主义的时候,他又提出了关系主义的理路。这种特立独行的思考源于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师生间进行了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10.
陶东风教授近年来的学术思想可以归纳为建构、反思和公共性三个关键词,体现他的根本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和学术兴趣、政治追求和现实关怀等三方面特点。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建构论之争"中,他倡导走向多元对话的建构主义。他对新时期文学从"精英化到去精英化"的过程进行了知识社会学的反思,肯定了去精英化的正当性,也察觉到其中的犬儒主义倾向。他通过对某些大众文化现象的解读,力图重建政治批评、开拓阿伦特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1.
墨子是一个勤劳主义的教育家,是一个苦行的宗教家,也是一个利他主义的实行者,所以他一生奔走列国,讲学传道,致使"突不得黔"。他之崇拜夏禹,即所以取法夏禹的节俭勤劳之精神;他之所以特重"义"者,正所以表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侠义精神。墨子虽然取舍与儒家不同,但在当时他的学说是与孔学齐名,他的及门弟子也是与孔门并称。墨学既与孔子齐名,弟子亦极众多,其传授之系统如何,没有专书可考。他奉行"兼爱主义"。儒家对于勿论何事只说出一个当然,墨子并要问出一个所以然。  相似文献   

12.
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在史学界和政治学界之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于他的思想是颠覆性的、创造性的,在史学界他打破了陈旧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方法论的革命,在政治学界他推翻了约定俗成的很多基本概念,让人们重新反省许多想当然的理论。斯金纳自身的政治思想倾向于共和,但是也不是传统的那种共和思想,所以有人把他称之为"新共和主义"、"公民人文主义"等。本文从斯金纳共和主义思想入手,介绍并评论当今学术界对斯金纳共和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否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迄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纠缠于鲁迅是否自由主义者身份似乎并不必要,重要的是明晰鲁迅在哪些方面和自由主义产生确凿有据的关联。鲁迅的一生特别是早期曾多次引用自由主义理论家的言论,鲁迅的"以众陵寡"论和自由主义的"多数暴政"、"多数统治"主张如出一辙,鲁迅的"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立场、鲁迅对于自由和平等的理解也在自由主义那里得到回应,鲁迅事实上对自由主义并无厌恶之感。鲁迅的独异之处在于他是"无所属"的,他不属于任何主义,但又和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多种主义发生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徐翔 《考试周刊》2009,(51):34-35
蒯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他哲学研究中的自然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观点,也是他整体主义观点的反映。本文通过对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可译性、翻译方法的可变性及翻译的交际本质的探讨,旨在推断出"翻译的不确定性"理论在翻译活动中所起到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博尔赫斯以"作家中的作家"而闻名,但笔者认为他独特的世界观才是他文学世界的根,他更应该是"思想家中的作家"。在《永生》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文学叙述技巧,更折服于他对永生的独特理解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他特殊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精神诉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宇宙主义"的大世界观和其"卡夫卡式幻想"为特征的文学迷宫。博尔赫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悬置"了,将我们生活的世界陌生化了。他的文学以独特的观照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充分体验了思想的快乐,拥有了超越现实的"精神财富",他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民族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可以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源于行动者反复博弈行为,博弈行为源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在效率、公平、问责制、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唐甜 《文教资料》2010,(36):171-172
如何使教育事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人才,向来是灵魂工程师们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作者就教育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不同心理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人"、"健康人"、"优秀人"、"和谐人"和"社会人"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波普尔把柏拉图看作是极权主义思想的始作俑者。他对柏拉图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上,他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明显的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因子,这是导致现代政治领域极权主义的最终根源,它属于"封闭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相似文献   

19.
王梅菊 《文教资料》2014,(19):10-1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宗教对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他,才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思想,但"托尔斯泰主义"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在其一系列观点中都可以找到宗教意识渗透的明显痕迹。1899年完成的《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它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其独特的宗教意识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增强西藏高校马克主义"四观"课的针对性,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厘清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教学针对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分析了影响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教学针对性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教学针对性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