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节 《科教文汇》2016,(4):81-83
近些年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国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然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为了检验"微"型翻转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课题组采用了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研究,证明将"微"型翻转模式应用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筹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项应用,也是目前国内外的热门话题,更是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研究重点结合经典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进行,从服务概念创新、投资者界面创新、服务传递创新、服务技术创新四维度对众筹服务创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构建了众筹服务创新四维度拓展模型。并对众筹"网络外部性"、"长尾效应"和"羊群效应"3个主要运行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众筹服务创新运行机理模型。因而,为了实现众筹持续的服务创新,我们应关注投融资者的潜在需求、追求简单便捷、关注"长尾"并提升众筹项目质量。研究对服务创新理论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众筹模式更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内涵,提出了"集成式"、"一站式"、"资源共享式"3种网络导读服务模式,并对网络导读服务模式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5,(11):97-100
通过对收录在CKN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2000篇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归纳了中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主题变更及发展历程。结合多种分析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最终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得出高频关键词贡献相似矩阵的社会网络分析图。研究发现,2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其中人力资源测评研究占微观研究领域的半壁江山;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中,研究成果产出较高的是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员激励模块;横向研究明显多于纵向研究,医院、农村、企业和高校成为学者关注较多的领域;研究模式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过渡,多数研究仍遵循"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的写作思路,其中影响因素分析成为实证研究分析的切入点。最后,概括了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利用Cite Space对2013—2016年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论文进行知识图谱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国内有关互联网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普惠金融、大数据的金融应用。而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以及大数据下的金融风险评估。此外本文发现,中外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的演进路径趋同,具体可归纳为"原理探究—方法设计—应用推广及机制建设"三步。其中原理探究阶段学者更关注技术创新;方法设计阶段学者重点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应用推广及机制建设阶段学者更关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以及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深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世界各国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运行与保障体系内,形成了"基础研究任务与应用研究市场相结合为导向"、"纯粹市场导向"和"政府计划导向"三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长期以来,中国科研活动与成果转化奉行"政府计划导向"模式,国有无形资产管理规范混同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之内,缺乏独立体系的管理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一种制度性障碍,导致中国技术类无形资产转化率低下。中国必须更新产权理论认知,构建独立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法律体系,才能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取2000年以来发表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标题含有"城市治理"的文献作为在线数据来源,从城市治理的内涵、主体构成、模式与实践、评价4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城市治理虽已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研究数量和质量上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学科间交融不够,各主体的权责界限模糊,治理模式粗放和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今后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于"李约瑟难题"从学者关注的层次、时间以及关注者身份方面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对该难题的关注有一个从解题到解构重心上的转移;之后作者从4个方面对中国人关注"李约瑟难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随着对"李约瑟难题"关注重心的转移,对该难题的关注也将逐渐淡化或转移。  相似文献   

9.
融资约束是企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西方学者从产生根源、影响因素、测度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为我国理论与实践界带来如下研究启示:(1)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特殊情境因素;(2)强化实证研究;(3)大力推动以项目融资为代表的融资模式创新;(4)以合作创新组织的兴起为契机,鼓励企业"抱团"融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者体验需求的上升,服务体验和体验经济得到重视和发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零售业的发展陷入瓶颈,"新零售"实践则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增长的动力,也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的零售概念、新的零售模式和新的零售理论便呼之欲出。因此,立足于中国"新零售"实践,对中国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梳理,总结出重要的研究框架和热点议题。首先,学者们界定了"新零售"的内涵,总结出数字化、全渠道、灵活的供应链三个特点。其次,从消费观念转变、传统行业发展瓶颈以及新技术广泛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新零售"产生的动因,通过"新零售之轮"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等基础理论解释"新零售"实践的发展规律。再次,总结提出"新零售"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消费关系、供应链系统和消费场景的重构上。最后,基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典型新零售实践案例分析,研究指出新零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