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但在智慧城市治理模式上,缺乏全方位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基于SOP(主体-对象-过程)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型,从两两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各自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所构建的治理模型,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研究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内涵界定—效率评价—成因分析—处置研究"这一分析路线,总结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科学内涵,梳理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探寻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形成原因,系统分析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模式和障碍因素,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研究表明:(1)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厘清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产生机理、处置动力机制和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是研究的关键;(2)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指标体系的内容应注重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注;(3)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多局限于政府主导的处置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在低效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并实现利益共享是研究的重点;(4)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顶层制度供给远落后于地方实践,应尽快总结改革经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同时,探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与新兴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治理模式被迫从传统"垂直化"向网络的"扁平化"转变。以阿里巴巴"合伙人"与海尔"小微创客"两种治理模式为案例背景,采取开放式编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逐级编码程序,并运用"复制逻辑"进行跨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网络治理模式创新涉及网络治理环境、网络治理目标、网络治理结构和网络治理机制4个核心要素,其分别寓意网络治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治理环境和压力来源、治理群体和目标导向、治理主体和网络结构以及治理机制和运行机理。基于此,构建了网络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
西宝  陈瑜  姜照华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15-1624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治理是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技术治理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基于技术治理问题"结构-过程-关系"研究框架,认为该框架隐含"价值"要素的后置情境,特别在中国背景下,价值后置给技术政策过程实施产生冲击和扭曲。因此,提出"价值-结构-过程-关系"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以解释协同治理主体结构间如何调节、塑造治理技术的形式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网络的角色与关系,以期提高技术政策可接受度。研究结果认为技术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科技人员、科协、政府、企业、高校、金融部门、中介等社会组织及公众、国外部门八个主体;技术协同治理机制应包括问责机制、参与机制、评价机制、交流机制以及共享机制。研究结果建议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可以应用、复制类似的政府治理问题,以供例如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城市化协同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困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江苏省无锡市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有其自身的特色和成功经验。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智慧模式"对于传统模式来说体现出自身的优势。研究和总结无锡市治理水环境污染的经验和不足,在治理的做法上有许多"智慧"成分,并关注智慧化的发展,已具备构建"智慧模式"的基础。通过对无锡市的分析,在治理技术与手段、主体与结构、权责分配以及制度安排和模式构建等方面提出构建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智慧模式"。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在数据管理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数据治理框架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对象和主体不明确,过程和对象均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在复杂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从主体、过程和数据融合智慧城市治理框架来构建三维对象,在此背景下,为城市治理框架的智慧构建提供数据方法,同时也是在现有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遥  吴群 《资源科学》2018,40(6):1119-1129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研究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内涵界定—效率评价—成因分析—处置研究”这一分析路线,总结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科学内涵,梳理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探寻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形成原因,系统分析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模式和障碍因素,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研究表明:①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厘清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产生机理、处置动力机制和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是研究的关键;②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指标体系的内容应注重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注;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多局限于政府主导的处置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在低效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并实现利益共享是研究的重点;④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顶层制度供给远落后于地方实践,应尽快总结改革经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同时,探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与新兴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档案作为重构历史过程中最稳定、最可靠的资源,为城市记忆的研究提供事实、线索以及佐证,并映射某一历史时期的记忆。城市记忆的探究有助于个体、社群从心理向度将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活化为对国家的自豪感,通过整合多个学科关于记忆主题的文献,分析多种记忆模式的要素并耦合档案资源,构建出主体—个体、客体—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精神文化、本体—城市空间"三位一体"的城市记忆模式,并从组织、标准、技术、安全4个方面为城市记忆构建提供建设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转型期城市发展过程中面广、量大的住宅小区共享资源治理困境,从业主预期结构入手考察其治理模式选择,通过对非可控的样本观测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到结论:业主在"独立承担资源损益的预期"和"资源支配权的自我归属预期"之间能保持其偏好的逻辑关联,但与"共享资源自我治理模式选择的预期"没有显著的逻辑关联,即偏好发生变化.而通过模仿学习经历,业主能够达到和谐的认知状态,使得三类预期之间建立了一致的逻辑关系.因此,要达成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自我治理模式,必须让业主认识到自身的治理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环境治理和保护是我国国泰民安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政府大力支持的、“谁污染,谁付费”的第三方模式,模式有效性是政策推广和应用的前提。区别于以往论文集中于定性分析第三方模式的应用,文章选取了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以及尚未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作为对比样本,定量分析模式有效性。首先通过邓氏灰色关联以及熵值法计算了样本城市的灰色关联度,并对各样本城市环境治理效果进行排序。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环境治理系数,并对各样本城市进行排序。最后,根据Kendall-W系数检验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样本城市环境治理排序上升,说明第三方治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现状,改善当地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更新是促进经济增长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战略性选择,不仅是物质空间的重构,同时,也是一种激活社区治理方式.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形式的城市社区更新实践,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生产已成为主流模式.如何使多元主体在满足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共同的行动目标,构建起合作生产的主体网络是关键性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转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各地区孵化器协会的纷纷成立,使得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地方政府—孵化器"的二级治理模式转化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了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特征,提出了网络动态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结论表明:(1)多中心治理改变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主体功能和网络结构,使地方政府成为网络的外围支持性主体,更加强调区域孵化器协会对孵化器和其他相关主体的整合与管理能力,形成了三层网络紧密嵌套、实体网络和虚拟网络并存、不同层次网络紧密互动的结构;(2)以区域孵化器协会为核心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应着重进行四方面动态能力的建设,即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关系组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治理权力向下转移和多元分享的过程,同时也是治理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的过程。建构"城市治理生态"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苏州纳米产业发展和区域治理的实践代表了这一治理趋向。充分引入多元治理主体参与,能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正向外部性的聚合和放大,增强治理的动态开放性。权力下行后,行政部门转而关注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自组织的治理平台培育,以期实现治理要素的互补性匹配,进而共享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型化、高参数、高危险性特种设备不断增加,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面临新挑战,数据孤岛、数据安全、监管效率等问题突显。智慧监管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能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立足于特种设备现状及其安全治理实践,选择"联盟链+私有链"的模式作为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治理区块链模式,进而在分析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主体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治理数据共享机制及智慧治理机制,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智慧化,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中的数据孤岛和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第234期双清论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与决策方法"研讨成果,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城市管理与决策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及研究趋势,明确了创建创新型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的基础,强调韧性城市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管理与决策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服务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需求,分析和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以及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智慧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评价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的"学术性"是科研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尝试在社会建构的层面上,厘清"学术性"的内涵、"学术性"评价的困境表现以及制度建构的路径。通过使用词源分析的方法,在古今、中外两个维度上进行考查,研究发现,"学术"一词是知识、学问和智慧三个不同层面概念的综合体,学科性、教育性和创新性是考查"学术性"的三个基本维度。通过使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当前"学术性"评价困境主要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合法性、评价指标的涵盖范围、学术对话机制的效率和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学术性"评价制度建构的首要问题是需要与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学科文化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专计算机学科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叙述了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应职教化、评价指标应综合化、评价内容和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结果具有职教特色的教育评价机制;评价与学习导向、评价与学生学习目的、毅力、情感乃至人生成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继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之后,城市信息化进入了智慧城市的高级发展阶段。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治理的发展推动了传统的突击式、运动式的城市管理向多主体参与的、标准化、常态化城市治理格局转变。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治理的创新模式是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支持下的,一种多部门协同管理的、公众广泛参与的、具有标准化的闭环运作流程的科学、高效、精准的城市管理模式,它推动了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特色办刊实践中,确定了围绕"工程与技术科学"中的热点问题组织稿件,以多个专栏带动出版的办刊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逐步改变"学科大综合、无特色"的状况。特色办刊实践不仅促进学报的良性发展,为学报数字传播提供便利,而且激发了学科编辑的主体意识和研究热情,形成"编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从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和稿源构成统计结果来看,多专栏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从栏目的定位、稿源的获取、栏目运行中的调整等方面对多专栏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从风险评估到建设全程跟踪监管,关于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探讨从未停止。研究将城市建设视为一个信息市场,构建以"信息价值链+智慧城市"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系统性探究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活实验区"和"创新区"的协调运行机理。该模式将城市中政府、企业及公众置于同一平台下,实现各方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整合、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