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粉碎穿刺针微创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CT定位 ,床边粉碎穿刺针微创清除治疗。结果 :血肿清除率 90 %~ 10 0 % ,总有效率 93.4 %。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 ,损伤轻微 ,适应证广 ,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CT技术的应用、普及以及颅外定位准确性的提高,微创血肿粉碎穿刺术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开辟了新途径[1]。我科用微创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40/90 mmHg,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其中基底节出血20例,≥30 mL,脑叶出血12例,≥30 mL,丘脑出血8例,≥10 mL。入院时嗜睡6例,浅昏迷10例,昏迷16例,深昏迷8例。根据CT定位选择出血最多,血肿最接近颅骨的CT层,并避开大血管及功能区。常规消毒、铺巾及麻醉,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向颅内血肿中心穿刺,取下针芯,缓慢抽吸,首次抽吸量控制在总量的1/3。插入冲洗针注入2万单位尿激酶,夹闭2 h后放开引流管,每日2次。根据引流量和CT结果调整穿刺针深度,待血肿清除达80%以上即可拔管[2]。本组治愈好转共32例,无效8例。2护理2.1术前护理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穿刺原理、必要性及并发症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器械准备:YL-1型颅内血...  相似文献   

3.
我科近2年来对20例脑出血病人CT定位血肿,采用锥颅穿刺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脑出血,取得较好疗效,大部病人得以病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病人,男16例,女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其中高血压性15例,外伤性5例,病人分别有昏迷,头痛、呕吐、痫痛、肌力障碍等临床症状,脑CT扫描所见,基底节脑出血11例,皮质下脑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2例,外伤性创伤为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1例,额叶脑内血肿2例,经治疗后,痊愈14人,好转4人,死亡2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创置管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9例,有效率86%,且死亡率仅14%,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本方法简单易学,不需要在手术室,仅在床边就可做.它的优点还有:损伤轻微,并发症少,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明显,花费少,易为患者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主要致死致残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人数的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以往主要是通过全麻下行开颅清除血肿术,这种手术对于基底节区主要神经结构创伤大大,且手术时间长,失血多,其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同样内科保守治疗也得不到满意疗效。近年来,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我院自1997a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诊断为肾盏憩室并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其采用B超结合C臂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碎石成功,根据个体情况运用扩张憩室盏颈或电灼憩室囊壁两种方法处理肾盏憩室。结果:本组患者均获穿刺碎石成功,手术时间45~120(65.8±7.89)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憩室消失9例,明显缩小8例,1例虽结石复发但可保守观察。结论:经皮肾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是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穿刺路径选择、小心建立通道以及憩室盏颈的处理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在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期间我们利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25例。术后12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达90%以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评价,Ⅰ级5例(20.0%),Ⅱ级11例(44.0%),Ⅲ级5例(20.0%),Ⅵ级1例(4.0%),Ⅴ级1例(4.0%),Ⅵ级2例(8.0%)。结论:高龄并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禁忌,采取小骨窗开颅微创术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06)。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发病第四天起在此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天一次静脉滴注,连用14天.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7d、14d、21d行头颅CT检查,计算血肿和水肿体积;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7d、14d、28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血肿、水肿体积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21d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7d两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28d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有利于脑出血患者血肿和水肿的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严密监测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GO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沉降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副反应,无患者死亡。结论:对于行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祛淤的中药辅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院开展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5例,死亡8例,死亡率17.8%,较内科保守治疗的死亡率50~60%明显降低,现将死亡病例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3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7岁。 1.2 临床表现 意识状态:昏迷4例,昏睡3例,意识模糊1例。瞳孔改变: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2例,一侧散大1例,两侧缩小2例,正常3例。CT扫  相似文献   

12.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适时进行钻颅血肿抽吸术,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的治疗手段。采用此方法救治脑出血,快捷、方便,手术要件要求低,能迅速减轻血肿压迫,降低死亡率和恢复期致残率,因此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科自1989年以来,应用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均因护理措施得当,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软通微创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12例神志清醒,出血量>10 m L的患者,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抽血加尿激酶溶解液化引流方法治疗,有脑积水加做脑室外引流。结果 12例患者均痊愈,无再出血及病情恶化。结论 >10 m L的小脑自发性出血,若神志清醒,积极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效果好,可避免病情突然变化及后颅窝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双腔管引流尿激酶持续注入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清除,改善脑水肿,增加脑灌注,改善脑功能.方法:12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钻孔双腔管引流尿激酶注入夹闭开放后连续一定浓度尿激酶冲洗.结果:血肿在短时间内很快清除(3d),水肿体积明显减少,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颅骨钻孔双腔管引流尿激酶持续注入冲洗,尽快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周围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98.10~ 2 0 0 2 .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 8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病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能生活自理 72 % ,好转2 5 %。结论 :采用微创治疗脑出血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从1996~1999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30例,并与纯西医治疗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冠心病诊断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诊断及分型。(中华内科杂志1989;20(4);2537选择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57例,随机分类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53例气胸患者中有较明显胸闷、气促的6例患者进行细管(选用16号20cm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观察。结果:6例患者气胸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指插管至肺完全复张所需时间)1~3天,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20G切割针),并发气胸时胸膜破裂口较小,往往形成闭合性气胸,使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不仅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经内科治疗失败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结果30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即刻止血率100%、治愈率70%、好转率23.3%,有效率100%,三年后复发率6.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同样能够立即止血,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再出血的措施;方法: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2例行小骨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1例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外减压;3例患者术前均行血管调查,CTA或者DSA均未见明显血管异常,其中一例术后6月临近部位再出血患者,术前再次行血管调查,DSA未见异常,再次行小骨窗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结果:1例接受再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其他2例未再手术,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脑血管调查结果阴性的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仍有再出血的可能,再次出血后者预后差,无论患者有无高血压,术后均需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三大特点。为抢救病人生命,必须及时清除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的形成。为了提高本病的治愈率,我院采用CT片上定位,进行颅骨钻孔吸引血肿治疗脑出血70例,现就其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