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是最具影响力的跨文化传播途径,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电影文本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国度、民族之间独特文化因素的译介和传播。与其他文本的翻译不同,电影字幕翻译对语言的逻辑性、感染力和艺术性等有更高要求,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便是跨文化因素电影字幕翻译中常用的策略,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运用这两种翻译策略,力求使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实现成功对接,使观众顺畅观看和正确理解影片的源文化内涵,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作为深受全球化电影制作模式影响的影片,《金陵十三钗》在叙事策略上简化人性,打造救赎主题;注重色彩感官享受,凸显明星身体.以传奇式的叙事策略消费南京大屠杀题材,最终使影片沦为全球化视阈下的大众感官影像.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认知等因素影响,影视产品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会遭遇交流障碍。为克服交流屏障,提高影视艺术品的传播效果,我国影视剧应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观照题材选择和艺术风格表现,适当运用文化移情策略,以得到海外观众的理解和认同。影视剧的文化移情包括题材移情,思想主题移情和审美移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作为美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先驱的好莱坞电影不断用各种方式学习中国文化,并在影片中运用大量的中国元素,制作中国题材的电影。同时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潮。从传媒与国际关系的双重角度剖析其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层———将美国的价值观包裹上当下流行的文化的外衣,深层———"师夷制夷"的文化担忧。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给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李安电影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成功,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造诣。本文通过对李安电影作品的跨文化特质进行解读,总结李安电影作品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以期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电影的全球化传播中,字幕翻译的作用不容小觑。高质量的字幕翻译能够准确传达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深意,促进跨文化交流;反之,字幕翻译若出现歧义或误译,则无法确切传递信息,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冲突。文化负载词是字幕翻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美国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字幕汉译为例,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世博会的价值、探讨世博会传播的规律、阐述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利用世博会来有效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若干策略,这不仅对于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更好地传承世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促进跨文化沟通、理解和合作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在国际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字幕翻译是电影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因素之一。字幕翻译受到语言、文化、技术方面的挑战,它的特点和所受限制决定译者对文化信息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百年泰山电影创造了关于人猿泰山这个超级英雄的神话。泰山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国族与性别等丰富的所指意味。银幕上的超级英雄从无所不能到无所适从的演变,象征着美国的国家身份认同和现代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隐喻了全球化语境下普遍的心理症候。在泰山故事被建构为神话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向世界观众传播着隐蔽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其传播策略对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是电影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影片的灵魂。电影片名翻译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影片对观众的吸引程度。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探讨电影片名翻译,检验其是否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之桥》是乐黛云教授在跨越东西方界限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通过从全球化与多元化、中西文论的比较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新解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跨文化之桥》倡导一种跨越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为全球化时代中西比较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域,也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模式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将中国古代乐府诗《木兰辞》改编制作成动画电影《木兰》(Mulan).该片一上映,同时受到国内外影迷的热烈追捧,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这部动画电影具有重要的跨文化意义,表面上属于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在该影片中被电影制作者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们象征着美国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将电影中出现的女主人公花木兰、男子形象以及木须小龙这三个重要符号置于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借用象征符号学理论相关知识,结合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对上述符号进行解读,分析同一符号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象征意义,并剖析这种结果背后潜藏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播的独特媒介工具.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及其保护与传承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电影,这些影片通过矛盾冲突的设置、故事细节的铺垫以及文化符号与民俗元素的运用,使影片叙事与文化思考浑然一体,呈现了现代化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文化冲突等深层问题的担忧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和商业两个角度,通过社会成因、审美传统和影片发行策略等层面的考察来浅析《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与日本不同境遇的成因,并在揭示影片的人文内涵的同时探讨了中国电影发行策略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对奥林匹克文化以及北京奥运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各种冲突和矛盾,又具有明显的共同发展基础和融合的内容,奥林匹克文化整体呈现跨文化传播发展的趋势.中国武术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借助北京奥运会的机遇成功结合,北京奥运会是奥林匹克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在多元化的语境中,人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追寻和构建起新的文化身份,才能和谐的发展.在整合李安拍摄的电影<推手>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影片中的冲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华裔移民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中构建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新的文化身份,达到有效的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莱坞电影及中国电影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本质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全球化。“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资金流通、生产制作、发行放映三个方面。“好莱坞电影”发展模式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在于:遵循资本流通、生产制作、发行放映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体例。  相似文献   

18.
陈莹莹 《华章》2007,(9):168-168
电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电影片名翻译实例为论证,提出要使外语片名的翻译能达到体现异域文化和符合译语观众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在翻译中就应合理地选择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以李安导演作品为入口,采用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析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客观分析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通过文本比较分析、探索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对策。希望通过相关策略的提出可以帮助中国电影通过更具普遍意义的影响语言,摆脱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品作为文化产品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以及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融合的重要样本。综观世界影坛,有三部展现婚庆典礼的电影兼具文化融合这一寻根时代的时尚议题和轻松浪漫题材,在真实温情的家庭氛围、婚礼的喜庆和欢乐中融家庭关系和价值观念、文化身份和融合的探讨于一炉。它们是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宴》和希腊传统文化的《我盛大的希腊婚礼》及美国文化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本文以《喜宴》为基础,对比后两部电影,探讨电影折射出的不同民族间的家庭价值及文化身份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同时,揭示出这三部电影的共同议题:文化融合和文化整合,以及在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民族文化应如何面对挑战跨越文化藩篱,最后,揭示了多元文化共存和多向交流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