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国朝诗萃》是清代潘瑛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诗人集中在乾隆朝及嘉庆初年,客观上反映了清代中期诗坛繁盛的局面,对于研究清代诗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一,诗选继承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的选诗宗旨,以诗存人,注重诗歌的内容意旨。其二,诗选具有明显的复古色彩,清代中期诗坛的复古潮流由此可窥一斑。其三,其选录皖人诗歌很多,对于研究地域文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清代陇右诗坛诗人众多,创作兴盛,临洮诗人吴镇是清代陇右著名诗人,也是清代“三秦诗派”的代表作家,他曾跟随山左著名学者牛运震读书兰山书院,学问渊博,著述丰富,有各种诗文集三十多卷,但是学界关注较少。冉耀斌长期致力于明清秦陇诗人研究,积二十多年搜集、整理、点校吴镇著作,其《吴镇集汇校集评》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录吴镇著作最全,校勘比较精审,又增辑了许多吴镇集外诗词和吴镇研究资料,可谓近年来陇右诗人著作整理的一部力作,也是古典文学文献校勘整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试论晚唐咏史诗的悲剧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晚唐咏史诗的空前繁盛不仅是晚唐特定的时代特点所致,也与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形成的诗人的悲剧性心态有关。文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晚唐咏史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晚唐五代文学研究在2008年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词学发展和词人研究、晚唐诗人研究、晚唐五代时代风貌和诗人群体研究等方面均有某些新的论述,兹就上述几方面略为介绍。  相似文献   

5.
天山是清代西域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熔铸了西域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天山的高峻、险要既带给诗人强烈的震撼,也是诗人命运坎坷的象征;诗人描写天山时蕴含了浓郁的思乡之情、深重的历史沧桑感,诗中既表达了其对天山的喜爱之情,有时也流露出至西域的愁苦之情。因此,要完全理解这些西域诗歌的深刻内涵,就必然要结合天山这一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6.
戈涢是清嘉、道间直隶献县诗人,其《追逋集诗钞》的题材内容较为广泛,其中述怀、咏物和纪行诗较有特色,这些诗歌记录了诗人辗转漂泊的经历,也反映出戈涢豁达幽默的性格。从艺术宗尚来看,戈涢之诗有明显学习杜甫和苏轼的倾向,这与其兄戈涛“氾滥于李杜韩苏之间”的诗学路径较为相似,体现出戈氏诗人群体的诗学趣向。戈涢的诗名虽比不上戈涛,不过其诗为陶樑《国朝畿辅诗传》及徐世昌《晚晴簃诗汇》选录,还曾屡次被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提及,说明其在清代燕赵诗坛上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献县戈氏家族之中,戈涢更是代表诗人之一,其创作特色和成绩都值得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本朝、通代、跨代的框架下,全国类清诗总集的基本形态可分综合选本、专题总集与丛刻总集三类。综合选本是按照一定标准、系统编选而成的诗总集,它以普选全国各地诗人的各体诗为目的,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专题总集的采录范围则有一定的限制,依其着眼点的不同,可分为:专收某种体裁之诗歌;集中收录某一类题材内容之诗歌;着眼于收录某些特定诗人群体之诗歌,包括遗民、平民、弟子、交游等。丛刻总集则是若干作家作品集的汇编,同样带有一定的专题性质,但较之综合选本则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与散漫性,这就使它难以反映出一代诗坛面貌与代表作家阵容,不过若单就此类总集本身而论,却也有其独特的意义所在。总之,三类总集是既相互联系与又有区别,认真梳理它们的关系,特别是划分的依据,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清代诗文的类型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广西地域诗人群体的一个代表,"凹地"诗人群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且形成一种憧憬原生态的质朴生活情怀,一种秉持卑微的创作姿态和努力还原本真生活的创作理想,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诗学理论。对于该问题的探究和分析,无论是对"凹地"诗人群,还是当代地域性诗人群体,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随是清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社会地位低下,长期遭人唾弃;但另一方面却有众多的人群想方设法挤入这一群体。《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多则笔记跟长随有关,从中可看出纪昀对长随是怎样的态度,以及长随在清代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亦被誉称为“江北小苏州”,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有着与苏州相似的千姿百态的私家园林。明代中晚期已有40处,清代有增有减仍保持在40处左右,清未民初则锐减到20余处。私家园林荒圮增加,是随着运河兴衰而变化的,这反映出私家园林的修造乃至城市建设.是因了运河漕运、商贸业的发展繁盛而出现,并随着运河的兴衰而变迁的。它给近古济宁的城市环境增添了亮色,由此也折射出了运河文化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耶稣会士画家作为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的一个特殊群体,供职于清朝政治权利的中心,是清代中前期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耶稣会士的生动具体的画卷,不仅反映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也见证了清代热河成为清政府处理民族、外交政务的重要场所.在清代热河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活动通过耶稣会士的画笔被记录下来,成为清代历史的纪实.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江南的竞渡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渡是古代江南民间开展得极为活跃的一项民俗活动,相传是为了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早在唐代,它便已经发展到使人如痴如狂的地步。唐人对胜负“死生以求”,极尽其能。延至明代,竞渡活动已非常完备。此时造船材料、选桡方法、划船节奏、赛船技巧等等,都有讲究,社会影响也非同一般。清代北方民族入主,竞渡活动就自然消沉,再难见到昔日的规模和声势了。  相似文献   

13.
一、九叶诗人和语言 九叶诗人是1945年—1949年出现的一群诗歌探索者,在文学史上作为一个流派被认定则是由于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它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湜、唐祈、袁可嘉、穆旦九位诗人的四十年代诗选集。其诗风独具特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天水师范学院清代货币史研究学者王德泰教授所著《清代前期钱币制度形态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之前,王老师已在清代货币金融史领域学术著述颇丰,本书的出版,凝结了作者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研究的成果精华.《清代前期钱币制度形态研究》对清代货币史尤其是清代前期货币制度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究,资料详尽,观点新颖,是一部清代货币史研究的开创性力作.  相似文献   

15.
女性的悲歌--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被称为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它的开放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妇女群体在这一时代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独特风貌.但是作为整个社会的受压迫阶层,唐代妇女仍然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这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是有所反映的.唐诗中有不少以描写宫女、征人妇、商人妇、农妇、弃妇、歌妓命运为对象的诗篇,充分展示了唐代妇女的不幸命运.  相似文献   

16.
清代北方学术是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要节点。作为研究清代北方学术的先驱之一,嵇文甫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将研究视域延伸至清代北方学术领域中,并构建出清代北学理论框架。在其研究内容上,嵇文甫以“整体史”研究思路归纳出清初北学一脉相承的学术特点,并分述夏峰学派、颜李学派的学术演变路径,从而发掘其内在学术联系。嵇文甫清初北学研究为清学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7.
乾嘉常州诗人钱维城的诗歌至今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原因是其诗歌成就相对不高,绘画上的杰出成就遮掩了诗歌成就。从审美角度研究诗歌的惯性思维容易遮蔽诗歌的认知价值、伦理价值以及历史见证价值。钱维城的状元出身、宦海生涯以及画家身份在其诗歌内容与风格上皆打下很深的烙印。通过解读其诗歌,我们发现从诗人身份、角色入手走进诗歌、走近诗人乃极佳途径,它启示我们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应该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新琴 《阅读》2007,(4):15-16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南方三大名楼,滕王阁最富盛名。滕王阁自唐初始建,至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虽历经沧桑,但它的名字始终留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是中国清代的一位杰出小说家、诗人,是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爱伦·坡是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一位小说家、诗人,这两位作家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区域相异,但在小说创作上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论文从两位作家的经历,创作的领域以及以神秘恐怖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方面的比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文学创作确有一些相通的规律,会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得到相似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