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已明确提出了实现“九五”和ZO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二是在生产力士一可发展上,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来说,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2.
<正> 李鹏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两个转变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体制转变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的方式问题。但两个转变的最终目的都是落脚于生产力,即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这里的生产力既包括企业的生产力,也包括社会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两个转变”的几点对策建议杨继瑞“九五”期间,我们面临着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的关系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相互...  相似文献   

4.
牵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国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去年...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一是生产关系的改革二是生产力如何发展,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说到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两个转变”的提出,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就第二个转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运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现行价格机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深化价格改革,以充分发挥价格在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的作用。一、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放开价格是建立市场价格机制的前提,也是转变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让绝…  相似文献   

7.
曹高举 《班主任》2000,(2):33-33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方式要求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与此相适应,笔者以为班级管理也应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与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实现“九五”及今后半个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有关键性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育与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谈到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时指出:“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9.
<正> 李鹏同志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李鹏总理在《建议》说明中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可见,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中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本文试图就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重要性及其转变的途径作一分析探讨。一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由与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相结合的生产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讲,它是以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价格变化调…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行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对高等学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该主动适应这两个转变。 一、实行两个转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关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方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原则上讲很简单,就是两句话: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又有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在这里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实行科技兴农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因素。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也相应进人一个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转变”与“两个市场”接轨的关系,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发展进程,而且也关系到“两个转变”能否实现。本文试就“两个转变”与“两个市场”按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两个转变”要求和制约着“两…  相似文献   

17.
八届四次人大会议通过的《纲要》中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是“九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是实现“九五” 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必将引起经济体制、教育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涉及到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等一系列内容.继续教育是科技、教育、人才的结合点,发展继续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因此,继续教育如何面对当前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迅速地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接轨,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中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泽民总书记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曾明确指出:“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  相似文献   

19.
节能与职业教育张朝君,胡忠梅我国“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亦即将国民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我国今后15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目前,围绕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讨论相当热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要切实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加深对转变的认识。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 经济增长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而经济增长方式,不过是经济系统在一定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的统称。从动力结构上分析,经济增长方式可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增加投入实现产出增长的“外延扩张”方式,即粗放型;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增长的内涵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