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6,(6):18-19
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新兴传媒的走向”。当前被公认的四大媒体是:印刷报刊、音频广播、电视广播和万维网。万维网是四大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媒体之前加“大”字,是形容社会影响力,看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能吸引多少“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在中国,四大媒体的任何一种,每天都要吸引上亿“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谌笛 《新闻窗》2008,(5):26-27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五个“必须”。“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是其中的一个“必须”。从《讲话》文内看,这个“形成舆论新格局”的新要求,是对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大媒体组成的整个媒体界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之后,又一种全新的媒介载体——手机,已经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已经开始形成一定规模,人们把这一新兴的媒介称为“第五媒体”。我们上网搜索在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就会发现“第五媒体”已经开始初试身手,从2001年的“9·11”事件,到2004年的南亚海啸、再到2005年伦敦地铁被袭事件,  相似文献   

4.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它不仅仅是传统电视的移动化,而是以便携性、移动性、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为特点,成为融“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的全息性新媒体。手机电视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可以说综合了传统几大媒体的优点,被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第四荧屏”。这些特点,同时也为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规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人的注意力。借助于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所有物品的生产都可以不断翻番,但惟有人的注意力是不可以生产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因此,当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引入到中国后,旋即成为了互联网和大众传播媒体研究的新宠,各种媒体都希望能在“注意力经济”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一方面,媒体依靠科技不断地抢夺“眼球”,企求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但另一方面,由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信息资源的共享产生了物质技术的基础和可能,那种靠单纯片面地追求狭义上的独家新闻制胜的做法似乎不再有效。电视媒介,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尽管在播报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6.
孙强 《新闻窗》2011,(2):64-64
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演化为传播媒介,被人们称作“第五媒体”。第五媒体”是指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又~种理想的新兴媒体,它集网络和电视功能于一体,通过宽带流媒体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信息数字化后传输给用户。  相似文献   

7.
西方有条新闻学标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是,在新闻媒体云集、新闻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管是“人咬狗”还是“狗咬人”,甚至是“人咬人”都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它们都不够“匪夷所思”“大跌眼镜”。 欲望就是罪恶的根源。受众猎奇心理不断膨胀,一些媒体记者便应声而起,一条条让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的“假新闻”开始频频曝光于媒体。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日常生活,虚假新闻可谓是把全国人民忽悠了个遍……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数字移动电视是国际公认的新兴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处于移动状态、时速120公里以下的交通工具上,保持电视信号的稳定和清晰,使观众可以在移动状态中轻而易举地收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9.
邢军  邢海峰 《青年记者》2006,(12):85-86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迅速普及和应用的信息时代,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迅速崛起。今天,人们将手机定位为继网络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媒体,而随着手机在现代传媒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在现代传播领域所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的延续,手机即将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并列的“第五媒体”这一事实,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第五媒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忠青 《新闻界》2007,(1):103-104,117
随着当前的媒体发展和科技进步及传媒经济的勃兴,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四大媒体,学界和业界很多人士提出“第五媒体”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引来较多争论,有学者认为“第五媒体”的概念还没有建立,更多学者认为“第五媒体”属于新媒体范畴,当把网络、手机等纳入,还有人已经明确指出“第五媒体”有了确指。一时间,围绕“第五媒体”众说纷纭。鉴于此,本文力求梳理众多观点,从学理与媒介实践两方面辨析概念,挖掘特征,冷静提出自己对“第五媒体”特征与归属的相关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昕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向传播媒介发展和渗透。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媒”这一提法,笔者认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是典型的“小众传媒”(或日分众传媒),原因正是基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得出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CMMIC1997年7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84%的网民上网是为了获取各类新闻。显然,传播新闻仍然是“第四媒体”最重要的一项业务。 目前,互联网中传播新闻的网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另一类则是“土生土长”的商业网站。它们都是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媒介新形态,但在计算注意力的网络  相似文献   

15.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平台、借助通信技术传播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媒介。是公认的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6.
新兴媒体如同“入梅”之雨,持续影响整个传媒领域。数字电视、IPTV、电子杂志、手机媒体、博客、播客、RSS阅读等层出不穷的内容提供方式和传播方式,正在改变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阅读习惯。由这场“新兴媒体革命”产生的新名词——“第五媒体”,大有“开机有益”取代“开卷有益”之势。但是,新兴媒体拿什么来赢利,其赢利模式又是什么?几乎在同一时间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贾影彪 《新闻窗》2009,(3):108-109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的出现。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被称为四大媒介。而手机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包括传播迅速及时,传播面广,反馈神速,传播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行为个性化而逐渐被业界认同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8.
刘悦 《声屏世界》2014,(2):50-52
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白热化的竞争之后,大家越来越认同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电视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受制于注意力,电视品牌的经营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的经营。一言以蔽之,这是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于是,不管是卫视还是地面频道,大家的目光都在整齐划一地直指“注意力”。在炒作“注意力”概念过程中,往往还连着诱人的“经济”二字。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力,争夺到足够数量的“眼球”,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营销(Attention Marketing)成为关系到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么,电视媒体要如何做好注意力营销?  相似文献   

19.
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是近年来流行的词汇,它是信息社会为媒体度身订做的。在信息过剩、媒体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仅仅争夺用户眼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已经不够了。有专家称中国传媒将走过“注意力经济时代”,步入“影响力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20.
白佳  张静 《青年记者》2010,(16):93-94
四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是全球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重要内容。绿茵球场上演的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比赛,也引发了全球媒体界在赛场之外的“报道大战”。传播学认为,受众是大众传播活动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在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媒体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吸引受众注意,才能够取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