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级阶段的波兰学生在人称照应方面发生较多偏误,表现为名词、代词和零形式几种不同语法形式之间的误用。通过“回数法”将其与汉语本族人语篇进行对比,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呈现出代词“他”的过度使用、零形式使用略为过度的特点,第一人称代词照应则呈现出代词“我”的过度使用和零形式使用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进行了分析,人称指示语可以用作人称代词来使用,其用法有时与语境相关联,才能解释一些语言现象。通过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一些事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人称指示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言属不同语系,其人称代词的表达方式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这样的差异体现了两种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本文拟在探索汉语人称代词在英译时表达上的异同,从而使译文完整正确、符合英语通常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4.
语境体现权势关系,在总统辩论中尤其明显。候选人在总统辩论中对人称代词的选择其实是主观能动构建语境的过程,其中对人称代词“I”和“we”的使用体现出强大的政治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代词“it”用在某些动词或介词后 ,构成习语 ,成为动词或介词形式上的宾语。在具体使用中 ,本身有时无实义 ,语法上称作“虚义”it。在习惯用法中 ,它代表着不同的具体意义 ,而且比其它人称代词有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汉语的极大影响。但又保持了自己的语言特色。本文拟在就韩语汉语的敬语和表尊敬的代词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韩语敬语的使用比较发达并词汇丰富,对于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代词并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则相反,敬语词汇很少且代词的使用情况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7.
缅甸语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过程中长辈和小辈、上级和下级、僧侣和信徒之间存在有谦称、卑称和一般自称之别,同时这些称谓还有区分男用和女用的不同形式。这不仅与人称代词的形成历史有关,还与缅甸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8.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尔”和“汝”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恁”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的方言变体。“贤”是表示尊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伊”大多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二人称代词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个别的代词后加“们”表示童数的用法但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外国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分析叙述性文章中的间接引语偏误。研究发现,外国学生使用间接引语时,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引述动词的使用以及句类转换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偏误比率以人称代词偏误和引述动词的偏误为最高。此外,还存在大量回避使用间接引语的现象。针对间接引语的偏误情况,从成段表达教学的需要出发,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有必要引入间接引语教学内容,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重视间接引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尉缭子》中的代词按意义和功能可以分为3大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