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筛窦进路利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因外伤而致的眶纸板缺损的适应症和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眶壁骨折患者,其中单纯眶纸板骨折28例,眶纸板骨折缺损 鼻骨骨折8例。全麻下经鼻内镜暴露眶内侧纸板缺损区域,根据纸板缺损的面积取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并总结分析其疗效。结果:36例有眼球运动障碍患者,32例恢复正常,4例仍有不同程度复视;29例并发眼球内陷者,25例得到充分矫正,4例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鼻骨骨折同时复位,手术均Ⅰ期修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伴有眼球内陷大于3mm的眼球运动障碍的击出性眶壁骨折应在伤后1~4周内手术,内镜下术区暴露充分,自体鼻中隔软骨的修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远端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8~2005.12月,我们采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8例.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19~65岁.平均36岁;其中肱骨上1/3骨折6例,中1/3骨折22例,下1/3骨折lO例;闭合伤36例,开放伤2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方法插入自锁钉,其中顺行插针法28例,逆行插针法10例,术后网状绷带固定2周。结果:随访25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1个月,伤13均Ⅰ期愈合,无骨折不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自锁髓内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下颌骨骨折采取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96.2%)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复位准确。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20例颌面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颌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部分患者辅以颌间牵引。结果:20例坚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功能均恢复较好。结论:坚固内固定作为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一种方法,弥补了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颌间牵引固定等方法的不足,缩短了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片及臼唇损伤治疗与康复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2.3-2004.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薄片骨折片及臼唇损伤患者,均为机动车交通事故,闭合性损伤。采用急诊先闭合复位脱位关节,后行髋关节正位、髋臼闭孔位、髂骨斜位X线片及CT检查确定髋臼后壁骨折片的大小、对位情况及关节面的平整度,3~7d择期行切开复位、骨盆重建钛合金板内固定及臼唇修复术或撕脱臼唇切除术,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按预定康复方案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其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3年,X线片随访1~1.5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切口感染、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疗效评价按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Sanders)标准:14例髋臼唇修复良好者为优,4例髋臼唇软骨切除者为良,1例髋臼唇软骨撕脱只做断裂处缝合、未做软骨与骨性髋臼缘固定者为差。优良率为95.24%。结论:髋臼后壁骨折片一般均合并臼唇(软骨)损伤,若骨折稳妥固定,撕裂臼唇(软骨)修复后,经合理康复锻炼可以愈合;臼唇(软骨)长段撕脱损伤在无良好办法修复情况下应行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征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8~15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5分(78~100分),优良率为95.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自锁型髓内钉共治疗肱骨干骨折 2 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6 7岁 ,平均 37.5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2 2例 ,坠落伤 4例 ,病理性骨折 3例。全部病例均为中上段骨折 ,其中 5例为多段骨折 ,3例为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1例合并脊髓损伤 ,1例为肱骨干粉碎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开放复位 2 2例 ,闭合复位 7例 ,顺行插钉 2 5例 ,逆行插钉 4例 ,2例病理性骨折行病灶刮除术髓腔内填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嵌合髓内钉。1.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128例。其中86例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42例传统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相比较.结果:86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不明显,其中9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4例耳垂麻木.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和Frey.s综合征、凹陷畸形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是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肱骨开放性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31例儿童肱骨开放性骨折,在C臂X线机监视下行开放复位后,采用单侧外固定架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经6~15个月随访,3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12周。上肢无短缩、旋转及畸形愈合,无深部感染和再骨折,无断钉和螺钉退出,上肢功能优良率100%。浅表钉道感染4例(占13%),共9个钉孔(占7%)。结论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开放性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脑疝形成15例,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5例,其余患颅脑损伤者治愈。颅面部骨折中上颌骨和下颌骨骨折共27例,20例行小型或微型接骨板内固定,2例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5例行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固定,效果良好,其他骨折自行愈合。结论: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需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全面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率,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冠状切口加附加切口对128例颧骨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文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双侧面部基本对称,颧面部丰满,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开闭口功能正常,无复视。仅13例出现头皮麻木,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额纹消失,3例出现局部少量脱发。结论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具有术野清楚、效果可靠及切口隐蔽等优点,是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开放复位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6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年龄组15~49岁,平均年龄32岁)进行各种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指导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全部骨折己按期愈合,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100%。结论:切开复位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指导其功能锻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分析此种手术328例中22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并发症:其中大出血2例,脑脊液鼻漏1例,眶周血肿和气肿6例,中隔穿孔1例,鼻泪管损伤1例,术后窦口闭锁及术腔粘连10例,总发生率为6.6%.结论:熟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加强鼻内窥镜手术操作的训练,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0例(114眼)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实施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记录并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14眼中矫正满意者106眼(93%),欠矫者5眼(4.4%),过矫者3眼(2.6%),回退者7眼(6.1%)。结论: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手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l、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部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根据临床和术后病理确定为Ⅰ~Ⅱa期,Karnofsky评分≥70分,年龄在35-75岁。治疗组术后两周给予平消胶囊治疗,一次4~5粒,3次/d,90d为一疗程,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病人的1、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5%、66.5%;对照组为94.0%、64.5%。两组1、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生活质量调查、体重、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具有增加患者免疫力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但对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1、3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微创治疗青壮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1例青壮年股骨颈基底部GardenⅠ~Ⅲ型骨折或股骨转子间EvansⅠ~Ⅱ型骨折。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显示,41例患者骨折愈合率为100%,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失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Harris评分标准);股骨头坏死率7.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李萍  邹佑云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60-60,142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配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中药敷脐配合耳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9例(18.8%);显效20例(41.7%);有效15例(31.2%);无效4例(8.3%);总有效率91.7%。结论:中药敷脐配舍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效佳、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分型为5.6型)。方法:于05-08年采用膝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切口,内侧应用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或1/3半管钢板,外侧应用胫骨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例,术后早期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拍片显示均恢复了下肢的力线。根据Rasmussen评分,优良9例,占81.8%,一般2例,占18.1%。结论:通过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了膝关节的力线,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固定,减少了单外侧固定再移位的发生,通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三枚斯氏针闭合经矩穿针微创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下肢牵引复位器复位固定,在放射诊视床上,闭合经矩用三枚斯氏针交叉固定股骨颈骨折.结果:经1—3a的随访,20例患者除2例外均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术后20例均达到解剖复位.结论:闭合经矩三枚斯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微创、感染率低、内固定坚强、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需要精确的复位和内固定,对女性患者更为至关重要,治疗方法颇多。1997.4~2003.4月我们采用小切口撬拨术加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9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39例均获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